5月3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發文污蔑我國。同一天,美國即宣布對全球鋼鐵和鋁產品的進口關稅提高至50%。
5月3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美國不會再做“好好先生”,這暗示了特朗普將對我國采取更強硬的措施。
同一天,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場集會上宣布,日本新日鐵與美國鋼鐵公司即將達成“合作關系”,并宣布美國將于下周起把鋼鐵的進口關稅從25%提高一倍至50%。
特朗普說,這項措施將“進一步保障美國的鋼鐵產業安全”。隨后,特朗普又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文稱,鋁關稅也將在下周三起提高至50%。
特朗普此舉,毫無疑問是劍指中國。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和出口國。盡管自2018年特朗普第一任期對華加征25%關稅以來,我國鋼鐵就開始退出美國市場。
但到今天,我國仍然是美國的第三大鋁供應國。
顯然,這一次特朗普突然發難,是“有備而來”。
5月中旬,雙方在瑞士日內瓦達成了一項“貿易協議”。雙方都同意暫停施加關稅90天,但僅僅半個月后,特朗普就撕毀協議,顯然是心有不甘,妄圖以關稅繼續打壓我國。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究其原因,就在于美國對我國高科技產業的卡脖子。
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上,美國的出口禁令乃至最近針對國際留學生的措施,幾乎都是奔著我國來的。
作為回應,我國自然也能夠在稀土上卡美國的脖子。
此前我國曾禁止稀土出口,雙方在瑞士日內瓦達成協議后,我國恢復了稀土出口,但需要出口許可證,而美國企業要想拿到出口許可證,顯然沒那么簡單。
而這,可能才是特朗普發難的根本原因。
而我國這一波反制,應該是非常精準的。
全球汽車制造商已經發出警告,我國稀土磁鐵即將出現短缺,它被廣泛運用于雨刷電機、傳感器等汽車零部件,而稀土磁鐵的短缺可以在短短幾周之內,就讓部分汽車工廠停工。
而我國則掌握著全球80%以上的稀土供應,可以說是非常重要。
總的來看,雙方的博弈還在繼續。
6月1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接受??怂剐侣劜稍L時就表示,他預期特朗普會在7月初、90天暫緩期結束時會堅持其關稅立場。
盧特尼克還表示,特朗普無意延長其全球性關稅計劃的暫緩期。換句話說,90天一過,如果還達不成貿易協議,特朗普可能會恢復對等關稅稅率。
而這項協議的關鍵,顯然就是我國。
6月1日特朗普貿易顧問團隊在接受美國各大晨間節目訪問時,均展現出了一致的立場,這也表明隨著90天的期限不斷逼近,特朗普也在無形之中向外界發難。
盧特尼克說:“美國的關稅不會取消”。
他也補充說道,美國現在可以簽很多協議,但特朗普正致力于讓協議變得更好。這位美國商務部長還吹噓稱,接下來幾周將看到對美國工人非常有利、真正一流的協議。
一旦暫緩期滿,理論上美國將對全球多國再次實施全面性的關稅。
其中有60個國家被美國列為“最嚴重違規者”貿易伙伴,其中就包括歐盟、我國、越南和南非等國。
這一次特朗普把鋼鋁關稅從25%提高到50%,現在也在提前給各國“敲警鐘”。
特朗普選擇鋼鋁提高關稅,背后有什么深意?
和大多數已經宣布的關稅措施一樣,特朗普表示,這一舉措可以提振美國本土鋼鋁產量,減少對我國的依賴。
自我國加入WTO之后,美國在“去工業化”的道路上就越走越遠,底特律這樣曾經的鋼鐵中心,也徹底淪落。
隨著美國鋼鋁生產下滑,我國、印度和日本正成為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
這個時候特朗普對鋼鋁提高一倍的關稅,顯然也是為了敲山震虎。
就目前而言,雙方之間的關系,可能還遠未到可以平心氣和坐下來談判的時候。
試探、交鋒、博弈,這個過程,還仍然在持續。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表示,美國必須擁有一個服務于美國國防的鋼鐵產業。
這句話,也許才能夠解釋為什么特朗普要對鋼鋁加征如此高的關稅。
隨著全球局勢的不確定性升高,美國正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在關鍵領域內,對華要“去風險化”。
這已經體現在了對國際留學生,尤其是我國留學生簽證的審核。按照美國國務卿盧比奧的說法,就是要審核那些“關鍵領域”內的赴美留學生。
而現在,特朗普再對鋼鋁加征關稅,也是要將美國的軍工業,徹底抓在自己的手中。
這看起來不是脫鉤,但就從在做的事情來看,這是赤裸裸的脫鉤無疑。
不管是去風險化,還是脫鉤,未來我們可能都不得不直面來自美國的壓力和特定領域的“圍追堵截”,這已然成了一個極其現實的問題。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