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砸向全球鋼鐵市場那刻起,加拿大總理卡尼的操作真是讓人看傻了眼 —— 跟美國硬碰硬討不到好,居然轉頭把刀子捅向了中國。這波操作,簡直是給自己挖坑埋雷,明眼人都能看出,這哪是解決問題,分明是在火上澆油。
事情得從今年6月說起。特朗普一聲令下,對進口鋼鐵加征50%關稅的政策正式落地,作為美國最大鋼鋁供應國的加拿大直接懵了。要知道,加拿大每年向美國出口的鋼鐵占其總出口量的 91%,這突如其來的關稅就像一把大錘,狠狠砸在了加拿大鋼鐵產業的頭上。自家鋼鐵廠天天喊著要倒閉,安大略省的一家老牌鋼鐵廠短短一個月就裁員300多人,工人們舉著 “我們要工作” 的牌子在省政府門口抗議。卡尼帶著團隊跟美國掰扯了二十多輪,從華盛頓吵到多倫多,光是跨洋航班就跑了十幾趟,結果特朗普就一句冷冰冰的話:“稅,一分不能少?!?眼看跟美國耗不出結果,卡尼居然把氣撒到了中國頭上,這操作真是讓人看不懂。
就在近日,卡尼特意跑到安大略省那家剛裁完員的鋼鐵廠,對著剩下的工人拍桌子喊:“絕不能讓中國鋼材趁機占我們的市場!” 話音剛落,就甩出了早就準備好的陰招:原本從中國進口鋼材的額度直接砍半,超出去的部分加征50%關稅;更絕的是,只要鋼材里有一點中國冶煉的成分,不管從哪個國家轉口過來,都得額外交25%的稅。這哪是防什么傾銷,分明就是沖著中國來的。要知道,中國對加拿大的鋼鐵出口量僅占其總進口量的10%,說中國要傾銷,簡直是無稽之談。
說起來真是笑話,加拿大自己91%的鋼鐵都得靠美國市場消化。當初美國加稅的時候,他們又是罵娘又是放話要告到WTO,加拿大國際貿易部長甚至在記者會上怒摔文件,說美國這是“不講道理的霸凌”;現在輪到自己限制進口,就換了副面孔,說什么“維護市場秩序”。這雙標玩得也太溜了,連他們自己的《環球郵報》都在社論里說這是“遷怒式政策”,還諷刺道:“如果這都不算雙重標準,那世界上就沒有雙重標準了?!?/p>
中國駐加大使王鏑早就把話挑明了,中加貿易是互利的。加拿大每年從中國進口的特種鋼材,比如用于高鐵和核電站的高強度鋼材,質量好價格還合理,至少能幫他們省12億美元。就拿加拿大的龐巴迪公司來說,他們生產的地鐵車廂用的就是中國的特種鋼材,不僅重量輕了20%,成本還降了15%,這才能在國際招標中跟中國中車競爭?,F在卡尼非要撕破臉,受傷的可不止是貿易,這些依賴中國鋼材的企業日子肯定不好過。
最坑的是,加拿大這是在給自己找不痛快。他們國內汽車業每年得用400萬噸中國的高強度鋼材,像福特在安大略省的工廠,生產的F-150皮卡用的車門框架鋼材就來自中國。一旦加稅,每噸鋼材成本至少增加800美元,一輛皮卡的成本就得漲300多美元。福特加拿大公司的負責人已經放話了,如果成本降不下來,他們就要把生產線搬到墨西哥去 —— 那邊不僅沒額外關稅,離美國市場還更近,運輸成本都能省一大筆。Stellantis 公司也跟著湊熱鬧,說正在評估把部分SUV生產線轉移到南美,這可不是說著玩的。
多倫多大學的貿易專家霍金斯算過一筆細賬,這么一折騰,加拿大的汽車零部件、建筑等行業至少得丟2.3萬個工作崗位。而且這些崗位一旦流失,想再招回來可就難了。這不就是剛從美國關稅的坑里爬出來,又自己跳進另一個坑嘛。更要命的是,加拿大的鋼鐵企業也未必能受益,因為他們生產的鋼材在某些領域根本替代不了中國的特種鋼材,最后只會導致整個產業鏈成本上升,競爭力下降。
說到底,加拿大的麻煩是美國惹出來的,卻非要拿中國出氣。這種“惹不起硬的就欺負軟的” 的慫樣,騙不了自己人不說,還會讓自己在國際貿易里路越走越窄。加拿大的消費者也不傻,他們知道加稅后鋼材價格會上漲,建筑成本、汽車價格都會跟著漲,最后還是得自己掏腰包。最近加拿大的民調顯示,有62%的民眾反對這種加稅政策,覺得政府這是在轉嫁矛盾。
真等哪天沒人愿意跟他們做生意了,卡尼再后悔可就晚了。國際貿易講究的是互利共贏,不是耍這種上不了臺面的小手段。加拿大要是執迷不悟,最后只能是自己玩死自己,到時候可別怪別人沒提醒他們?,F在全球經濟本來就不穩定,各國都在想辦法加強合作,加拿大卻反其道而行之,這波操作實在是昏到家了。
參考資料:《加拿大總理卡尼:向來自中國鋼材產品加征25%關稅,以防止中國由于特朗普實施關稅措施,而向加拿大傾銷鋼材》和訊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