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老鄉注意了,未來幾天天氣又要折騰莊稼地了。前幾日高考時那場狂風暴雨帶冰雹,可把人嚇夠嗆,魯西北、魯中不少麥地遭了殃。
麥子剛割下堆成垛的,沒來得及蓋防水布的,雨水一泡就怕發芽發霉。
眼下雖說雨勢減弱了,但氣象上提了一嘴,過兩天還有“轉頭雨”可能來搗亂。咱種地的最愁收麥時遇連陰雨,麥粒泡漲了掉穗,曬場堆著的也怕捂出潮氣。
先說魯西北、德州、聊城這些麥收早的地方,趕緊趁著這兩天放晴翻曬麥粒。堆在院子里的麥捆別摞太高,底下墊上木架子,離地通風才不容易返潮。
沿海的青島、威海,雖說氣溫涼快些,但濕度大,得防著麥子吸潮氣。
老輩人傳下來的土辦法挺管用,往麥堆里插幾捆干透的玉米稈,能吸吸潮氣。
不過咱也得結合科學,買些防潮膜蓋在麥垛上,邊緣用石頭壓牢實了。魯中山區的坡地要留意,暴雨過后可能有積水,趕緊挖排水溝引流。
那些還沒收的麥地,盯著天氣預報,趕在下雨前搶割,割完就捆扎整齊。平原地區的大型收割機這兩天抓緊作業,別等雨水泡軟了土地不好進地。最讓人掛心的是玉米苗,剛破土的小苗經不起水泡,地里積水超過半天就發黃。
種大棚蔬菜的老鄉,重點檢查棚架子,前陣子大風把不少棚膜刮破了。
該換的趕緊換,該加固的用鐵絲多捆幾道,別等下次風雨來了抓瞎。有人可能問,這天氣咋越來越琢磨不透了?
氣象上說是高空冷渦搗亂。咱農民不管那些,關鍵是學會看云識天氣,早上東邊天泛白,午后可能有雨來。但也不能全靠老經驗,現在手機上的天氣預報挺準,每天出門前瞅兩眼。
我個人覺得,咱得把天氣預報當“種地鬧鐘”,該搶收搶種別拖延。就像這次高考期間的暴雨,考點提前做了準備,咱地里的活也得打提前量。
還有個事得提醒,收完麥的地別閑著,墑情好的趕緊整地種玉米、大豆。
但要是遇到連陰雨,整地時多摻點草木灰,既能肥田又能降降土壤潮氣。不同地方情況不一樣,山區地塊小,適合人工搶收;平原適合機械作業。咱得根據自家地塊特點,該找人幫忙的提前聯系,別誤了農時。
最后說個緊要的,現在趕緊檢查家里的排水渠,別等下雨了水流不暢。
大棚區的排水溝要挖深些,防止雨水倒灌,苗子泡壞了可就虧大了。未來天氣多變,咱農民就得眼觀六路,手底下勤快點,才能少受災。
記住了,種地不怕天氣變,就怕提前沒準備,多聽多看多動手準沒錯。想知道更多應對極端天氣的土辦法和科學招,關注咱們賬號,天天聊種地那點事。
農時不等人,眼下這三件事趕緊辦:曬麥粒、清溝渠、加固大棚,一樣別落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