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日頭毒得很,曬得地皮發燙。
玉米正拔節抽穗,最怕天干缺水。 可最近市場上玉米價一個勁兒往上躥,鄉親們心里既高興又犯愁。
高興的是囤的糧能賣個好價錢,愁的是地里的棒子經不住老天爺折騰。
進口玉米拍賣雖說成交火熱,可咱自家地里的貨才是根本。
東北那旮旯,黑龍江好些地方玉米漲到2300元/噸了,山東也眼看要沖破2500元。 這價兒看漲是好事,可要是天公不作美,棒子減產,往后怕要后悔沒護好苗。 后天開始,平原地區晌午溫度能到35℃以上,葉子都能曬卷邊。
山區晝夜溫差大,夜里涼快是好,可白天高溫照樣烤根兒。
湖邊潮氣重,雖說墑情好點,可連續大晴天水汽散得快,也得防著干旱。
老輩人看天種地有經驗,說“旱天鋤地賽澆水”,中耕松土能保墑。
咱現在可以結合著,給玉米地鋪點秸稈、雜草,蓋住根兒別讓日頭直曬。
有水井的趕緊抽水澆,沒條件的挑水也要潑潑根,別等葉子發黃才著急。 有人可能想,反正價兒高,少收點也能賺?
這想法可要不得。 市場上糧商搶著收,正因為供應偏緊,咱要是再減產,往后價兒漲得兇,可手里沒糧也白搭。
就像黑龍江綏化那些深加工企業,價兒漲到2300還在往上沖,說明缺糧啊! 我個人覺得,眼下護苗比盼漲價更實在。
土辦法加上科學招,雙保險最靠譜。 各鄉鎮農技站這兩天該忙起來了,有啥澆水、施肥的技術難題,趕緊去問。 合作社要是有滴灌設備,抓緊統籌著用,別讓一家一戶單打獨斗。
留個心眼兒,下周說不定還有雷陣雨,但別指望老天爺解渴。 提前挖好排水溝,防著暴雨來了積澇,可眼下先把抗旱擺在前頭。 玉米桿兒挺得直,棒子長得飽,咱手里有糧,漲價潮里才不慌。
最后列個急活兒:明天把地頭雜草清了,后天晌午前給小苗培培土,引水渠檢查一遍。
缺農資的趕緊聯系村里供銷社,別耽誤了護苗黃金期。 糧食是咱農民的底氣,天熱人更要勤,護好這茬玉米,就是護住錢袋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