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6月入汛以來,南方多個省份已經遭遇了多輪強降雨,貴州、廣西、湖南等地的雨勢尤為猛烈。大家可能也都有一種感覺,自己的城市現在一到暴雨季節雖不至于有洪水,但是很容易發生內澇,一場暴雨過后,許多城市街道秒變 “河道”,車輛如 “孤島” 漂浮,居民出行受阻,城市仿佛瞬間陷入 “水城” 困境。
而一到這個時候,“城市排水系統”就成了繞不開的話題。有市民疑問:“每年都在說管網改造,為什么遇到大暴雨還是會積水?”其實城市內澇頻發,首要原因還是在于排水系統跟不上城市發展的步伐。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大量的土地被開發建設。然而,城市的排水管網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升級和完善。有許多老舊城區的排水管道管徑偏小,使用年限也久,老化嚴重,排水能力遠遠跟不上。
不僅如此,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地面環境的硬化改變了自然降水的排泄方式。城鎮化率越高,硬化的地面面積越大。這種情況下,當降雨來臨,落在地面的雨水無法下滲,只能順著流入下水道。一旦降雨量過大,排水管道無法及時排出雨水,就會造成積水。再加上現在極端惡劣天氣的發生,短時間內的強降雨紀錄不斷被刷新,城市內澇也就難以避免。
那在這種情況下,大家要如何避險呢?首先,在外避雨時盡量往地勢較高的地方避險,不要停留在涵洞、立交橋低洼區、地下通道等地勢較低的地方,盡量不要在有積水的道路上行走,注意路邊防汛安全警示標志,不要靠近有漩渦的地方,防止跌入缺失井蓋的深井、地坑等危險區域。
地勢低洼地帶居民住宅區,可以提前在門口放上沙袋、擋板或堆砌圍墻。當積水漫入室內時,一定要及時檢查家中電路設施,立即切斷電源,防止積水帶電傷人。家中積水過深時,要迅速撤離,尋找制高點等待救援。
大家也要常備內澇防范用品,例如手機收音機,及時接收有關部門發布的暴雨和積水預警信息,哨子,是我們求救的工具,一定要準備手電,可以幫助我們在晚上安全撤離,也是重要的求救信號。救生衣和救生圈,是防止溺水的保護工具。車里常備應急錘和五金工具箱,可以幫助我們在車輛被淹時打開車門逃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