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一個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與26種疾病具有因果關系。過去50年間,全球肥胖發病率大幅增加,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常規減重手段,如飲食、運動療法等難以獲得穩定、快速的減肥效果,而目前多數具有減重作用藥物的主要適應證為糖尿病,不宜用于單純肥胖人群。傳統外科減肥手術普及率低、手術費用及并發癥風險高。因此,減肥栓塞術(bariatricarteryembolization,胃左動脈栓塞)作為新興的減肥療法應運而生,快速發展。胃左動脈栓塞不僅能夠減少胃底部饑餓激素的分泌,實現長期有效的體重控制,還可能給糖尿病前驅期患者帶來額外的血糖獲益,且相比于傳統減重手術,胃左動脈栓塞創傷小、恢復快、術后并發癥風險低,已經在隨訪的臨床應用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減輕體重的效果,且并發癥輕微。
1975年起,全球肥胖人口快速增加,至2016年已有成年人中有39%超重(24≤BMI<30)、13%肥胖(BMI≥30)。每年肥胖導致的死亡人數高達280萬,成為僅次于吸煙的第二大危險因素。與肥胖相關的并發癥會導致壽命顯著縮短,也給衛生服務帶來重大經濟負擔。肥胖與26 種疾病均有因果關系,其中與2型糖尿病、高血壓及骨關節病等關系最為密切。目前臨床上控制體重主要有5種方式:改善生活方式(低熱量攝人和鍛煉)、藥物控制、內鏡治療、外科手術治療和介人栓塞胃左動脈治療。其中前4種應用較早,但由于療效不佳或者并發癥較為嚴重而并未取得十分滿意的效果。因此在外科手術與其他3種治療方式之間存在著一個鴻溝,亟需創傷很小的新治療方式來填補。介入栓塞胃左動脈減肥,作為一種新興的微創手術,是具有潛力的一種減肥方式。
1、胃左動脈栓塞減肥的生理學及解剖學基礎
胃左動脈栓塞減肥,通過微導管超選至胃底部供血血管,主要是胃左動脈,再經導管注射栓塞劑后導致胃底部細胞缺血甚至壞死,從而減少ghrelin激素的分泌進而減輕體重。盡管目前發現有超過40種激素與限制飲食相關,但僅ghrelin這一種激素與增加食物攝入相關Ghrelin是由28個氨基酸組成的肽類激素,90% 以上由胃底部的P/D l 細胞分泌,通過血液循環與下丘腦相關受體結合后,刺激產生神經肽Y 和Agouti-相關蛋白并與下丘腦其他神經核團作用后增加食欲。血液中ghrelin水平在空腹狀態時升高,進食后則快速降低但對于肥胖者,進食并不能有效抑制血液中ghrelin水平,餐后的飽腹感因此減弱,進而導致過度飲食7 抑制ghrelin水平也能通過控制能量平衡而降低心血管系統疾病的風險。正是由于這些獨特作用,ghrelin被作為了減輕體重的靶點,盡管抑制ghrelin分泌的研究有過報道,但尚未應用于臨床。
胃左動脈起自腹腔干動脈,是胃底部分泌ghrelin的細胞的主要供血動脈,并且胃底部的供血情況在DSA下很容易分辨,從而為胃左動脈的介人栓塞提供了解剖學基礎。栓塞胃左動脈治療出血的歷史已有40余年,現已成為治療胃底部出血的基本方法之一,該手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了臨床實踐的普遍認可。
2、靶向納米技術用于肥胖治療
靶向納米顆粒(targeted nanopartieles)是一種新型給藥手段,其包裹減肥藥物成功治療肥胖的工作,已經由哈佛大學醫學院與麻省理工學院Robea Langer團隊完成,并發表于2016年5月份的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納米顆粒遞送給藥技術,可成功促使脂肪組織轉化、并優化糖脂代謝;為肥胖、二型糖尿病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思路與新方法。
減肥栓塞術(bariatric artery embolizationembolization,胃左動脈栓塞)最初用于治療上消化道出血。1973年,Prochaska等以自體血凝塊進行胃左動脈栓塞,成功治療了胃小彎潰瘍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術后的長期觀察發現,部分患者出現了減重效應。
Arepally等在動物實驗中證實,栓塞胃左動脈抑制饑餓素分泌可實現體重控制。相比于其他減肥手段,介入栓塞減肥療效確定、創傷小、恢復快、費用低,是填補藥物輔助生活方式干預減肥和傳統手術減肥間的良好措施。
3、胃左動脈栓塞的臨床前研究及證據
2012年,Bawudun等比較了碘油+博來霉素與500~700μm聚乙烯醇微球對實驗犬進行胃左動脈栓塞的結果,發現兩種栓塞材料均使實驗犬體重、饑餓素水平顯著下降,但碘油+博來霉素組出現了非靶向栓塞,聚乙烯醇微球可能是更適合于胃左動脈栓塞的栓塞材料。后續的研究也更加傾向于以微球進行減肥栓塞。Fu等對比了100~300μm與300~500μm粒徑微球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結果顯示,與較大粒徑的微球相比,液體栓塞劑或小粒徑微球的末梢栓塞效果更好,有助于長期抑制胃底的側支供血,減少饑餓素的分泌,從而達到更佳的減重效果。Weiss等將抗反流導管和50μm的X線可見微球相結合對豬進行了減肥栓塞,以期實現栓塞微球向靶動脈的定向輸送和胃底灌注的長期抑制;術后實驗組豬的體重及血清饑餓素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
Sato等以明膠海綿和300~500μm微球對豬進行減肥栓塞,兩組術后均出現了饑餓素分泌水平的顯著下降。
相對于明膠海綿, PVA微球性質穩定,能在血管內停留更長時間,可能在對實現胃底血流的長期控制方面更具優勢,給患者帶來更多的減重收益。
4 、胃左動脈栓塞的臨床研究現狀及證據
既往臨床前研究已經對減肥栓塞進行了驗證,但胃左動脈栓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臨床證據的支持。Gunn等在2014年首次報道了胃左動脈栓塞術減重效應的臨床數據,胃左動脈栓塞組術后3個月內平均體重減輕了7.3%,顯著高于對照組。但由于是回顧性研究,并未檢測術前術后患者饑餓素水平的變化情況。
Kipshidze等于2016年完成了第一個針對胃左動脈栓塞的單臂前瞻性臨床研究,5例肥胖患者胃左動脈栓塞后出現了饑餓素水平下降,隨訪6個月體重顯著減少;患者術后僅有輕度上腹不適,未見胃炎或胃潰瘍。Syed等開展的單臂前瞻性研究對胃左動脈栓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了報道,納入4例患者均以直徑300~500μm微球栓塞胃左動脈,術后患者體重、糖化血紅蛋白(HbAlc)等指標顯著下降,心理評分得到改善。3例患者出現淺表性胃潰瘍,均于30d內愈合,無嚴重并發癥發生。
既往針對代謝手術的研究表明,傳統的減肥手術具有快速糾正2型糖尿病患者異常糖代謝的能力。2019年,Zaitoun等對10例糖尿病前驅期患者行胃左動脈栓塞術,術后6個月體重顯著減輕,體重和體重指數的降幅分別為8.9%和8.8%;所有患者都于短期內擺脫糖尿病前驅期狀態,HbA1c水平顯著降低術前(6.1±0.2)%,術后(4.7±0.6)%],表明糖尿病前驅期患者可能是手術的潛在獲益人群。
5、胃左動脈栓塞的減重效應和安全性得到了證實
2020年,Reddy等在RCT研究中將37例患者納入意向性分析,31例患者納人符合方案分析,結果意向性分析中胃左動脈栓塞組患者體重減輕的絕對值和百分比分別為7.8kg和6.5%,符合方案分析中則為9.3kg和9.3%;術后部分患者出現了短暫的惡心、嘔吐以及上腹痛,胃左動脈栓塞組5例無癥狀潰瘍均于短期內痊愈。
Bai等發表的Meta分析顯示,胃左動脈栓塞后患者的體重減少了(8.11土1.46)kg。最常見的手術不良反應是嘔吐、腹痛和胃淺表潰瘍。
6、適應癥
(1)肥胖(體質量指數超過30kg/m2,且伴有內臟脂肪堆積表現為腰圍增大(男性≥102 cm,女性≥88 cm),高血壓(血壓水平超過140/90mmHg),血脂異常(表現為高甘油三酯血癥、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或合并確診為肥胖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表現為空腹血糖升高(≥7.0mmol/L)或餐后血糖升高(≥11.1mmol/L),胰島素抵抗;
(2)思維意識正常,依從性較高,能夠按照醫囑用藥的患者。
7、禁忌癥
(1)確診為其他類型糖尿病的患者;
(2)肝腎功能嚴重受損的患者(腎小球濾過率(eGFR)<30 mL/(min·1.73m2);
(3)合并嚴重胃炎、胃潰瘍、胃輕癱、胰腺炎(癌)等疾病的患者;
(4)對選用的藥物過敏或存在其他不耐的患者。
要求:在治療期間,嚴格控制飲食(按照本院醫師建議食譜,保持低油低鹽低糖飲食),一日三餐規律進食,不要熬夜,每周鍛煉5次(每次30分鐘,散步、游泳(蛙泳)、慢跑等)。
8、自體納米血小板載藥靶向遞送減肥治療常用藥物
(1)、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利拉魯肽(國藥準字J20110026,規格3mL:18mg,1支/盒)。
利拉魯肽作為一種長效胰高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在人體內發揮著重要作用。
?、佟⒋龠M胰島素分泌。利拉魯肽通過GLP-1受體激動作用,能顯著增強餐后胰島素的分泌,尤其是在餐后血糖濃度較高時,這種作用尤為顯著。由于利拉魯肽是依賴血糖水平發揮作用的,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低血糖的發生率。此外,由于其特定的作用機制,利拉魯肽能在不引起低血糖的情況下,有效地維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圍內,減少糖尿病患者對外部胰島素的依賴,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在臨床應用中,這一特性使得利拉魯肽成為治療2型糖尿病的理想選擇,特別是在伴隨胰島素抵抗的患者群體中。
?、?、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利拉魯肽能夠有效抑制胰島α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從而減少肝臟葡萄糖的生成,進一步幫助降低血糖水平。通過這種機制,利拉魯肽不僅有效改善餐后高血糖,還能對長期高血糖狀態產生持續的調控作用,避免了血糖波動過大。所以,利拉魯肽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有助于減少過量的葡萄糖釋放,尤其在進餐后,這一點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至關重要。與此同時,抑制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也有助于減少脂肪的過度積累,間接地促進體重管理。
③、延緩胃排空。利拉魯肽通過延緩胃排空速度,減緩了食物進入小腸后的糖吸收速度,從而平緩了餐后血糖的上升幅度,不僅有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還能增強飽腹感,有利于體重管理。除此之外,這種效果還有助于減輕餐后胃部不適,減少脹氣和惡心等常見癥狀。對于那些體重超標或伴有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利拉魯肽通過促進飽腹感,不僅控制了血糖,還有效輔助減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
④增加飽腹感。GLP-1受體激動作用還涉及中樞神經系統,通過作用于下丘腦的飽腹中樞,利拉魯肽可以顯著增加飽腹感,減少食物攝入,從而達到體重減輕的效果。通過這種機制,利拉魯肽幫助患者有效降低食欲,減少不必要的熱量攝入,對體重管理產生積極作用。
應用自體納米血小板包裹利拉魯肽遞送至胃,能明顯降低肥胖病人體重。
(2)、平陽霉素或博萊霉素注射液是常用于血管瘤或抑制瘢痕增生的藥物,能有效抑制血管和細胞生長,通過抑制胃饑餓素細胞,能減少饑餓素分泌,增加飽腹感,減少食物攝入,從而達到體重減輕的效果。
所以,自體血小板靶向載藥治療聯合胃左動脈栓塞治療有利于抑制胃底血供,實現體重的長期控制。在Zaitoun等的研究中,所有糖尿病肥胖前期患者均于短期內擺脫糖尿病前期狀態。表明胃左動脈栓塞具有改善機體異常糖代謝的作用。 此外,觀察到患者的腰圍和體質量指數也顯著下降,腰圍從(103.56±4.56)cm降至(90.5±4.1)cm,BMI從(34.5±1.5)kg/m2降至(26.5±0.5)kg/m2。上述結果表明,自體納米血小板載藥行胃左動脈遞送并栓塞治療不僅在血糖控制方面具有顯著優勢,還能有效地幫助患者減輕體重,特別是在減少腹部脂肪方面表現突出,尤其是考慮到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自體納米血小板載藥行胃左動脈遞送并栓塞在體重管理上的效果進一步凸顯了其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自體納米血小板載藥靶向遞送至胃左動脈聯合胃左動脈栓塞(胃左動脈栓塞)能通過抑制胃底饑餓細胞和降低胃底血流、減少饑餓激素分泌的方式實現了肥胖患者的體重控制,具有療效肯定、減重效果好、創傷小、并發癥少等優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