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首個北大校友鄉村振興實踐基地在武漢市黃陂區掛牌。(受訪者供圖)
湖北正在推進的“校友回歸”行動,有效地推動新時代校友經濟發展,讓校友經濟演化為“校友+智力、+科技、+項目、+企業、+教育”的平臺和舞臺。
6月9日,湖北召開“抓創業促就業”系列行動之“校友回歸”工作新聞發布會,將通過打好“校友+”五個專項的組合拳,全面掀起校友回歸熱潮。
此前的4月18日,湖北發布《湖北省“校友回歸”工作方案》,旨在充分挖掘校友資源,激發校友經濟活力,推動湖北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助力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建設。
武漢無疑是新時代校友經濟的策源地。作為先行者與探路者,早在2017年武漢率先推出“校友資智回漢”系列活動,全力打通高校、校友、城市這三者的關系,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力。如今,武漢新時代校友經濟已迎來第8個年頭,已從1.0版本演變成3.0圖譜。
如何讓“校友圈”成為撬動經濟提質躍能的支點?6月4日,支點記者采訪了湖北省北京大學校友會會長、武漢市校友經濟促進會會長、長江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萌。他創建了國內首家校友經濟促進會,其實踐和理論模式已被國內多個城市應用。
劉萌(受訪者供圖)
校友經濟是科技創新重要一環
Q
支點財經:近年來,您為何一直不遺余力為發展校友經濟鼓與呼?
劉萌:作為湖北省和武漢市兩級的政協委員,我每年都在省市兩會上提出至少一件關于校友經濟的提案。
同時,武漢市校友經濟促進會已經匯聚了187所高校校友會,團隊化、常態化、生態化地迭代應用校友經濟,其中在全國校友經濟中實現了三個第一,即掛牌全國第一個校友經濟大廈、成立全國第一家校友經濟研究院、發起全國第一支校友經濟基金。
截至2025年4月底,武漢市校友經濟促進會累計舉辦了163場大大小小的活動,成為全國最活躍和最有影響力的校友經濟組織之一。
我認為,校友經濟是校友們實現家國情懷的良好平臺,不僅是推動湖北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還是撬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的重要支點。
Q
支點財經:無論是大學的科技成果轉化,還是校友的科技創新,特別是湖北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都離不開校友經濟。
劉萌:是的。在科技創新方面,融合成果突出。科教資源是湖北的核心優勢,校友經濟是湖北科教優勢轉化成發展勝勢的有效路徑。湖北也明確提出,科技創新是湖北的最大優勢、金字招牌。校友經濟能有效地鏈接教育、科技和人才,讓教育圍繞科技,科技找到人才,人才推動教育,形成融合閉環。
在人才匯聚方面,招才成績明顯。校友經濟實質性地連接高校、校友和城市,校友是連接“母校”與“母城”的聚合體,不僅能將校友從情感共同體變成發展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而且能把校友的情感力量轉化成與湖北共同發展的強大動能。近年來湖北本土高校與地方融合越來越密切,全球越來越多的高校校友人才匯聚湖北,通過校友會的引導和校友的口口相傳,助推湖北發展成為全球人才高地。
在營商環境方面,招商成效卓著。校友經濟在各地的招商引資中所起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也成為各地政府發展校友經濟的最大動因。
一個講感情的城市是吸引校友的,一個重視校友的城市是有未來的。
Q
支點財經:從全國看,校友經濟演化出哪些值得借鑒的發展模式?
劉萌:目前,校友經濟主要演化為五種發展模式:一是招商引資型,校友經濟的功用主要是政府的招商引資平臺,其成立的校友經濟促進會組織主要由政府招商部門主導,比如廈門;二是招才引智型,校友經濟成為招引高校校友人才的渠道,其成立的校友經濟促進會組織主要由組織人才部門主管,比如無錫;三是市場發展型,校友經濟促進會組織按照平臺經濟的模式運行,比如天津;四是服務高校型,校友經濟主要是為服務高校發展,校友經濟促進會組織主要是匯聚高校、校友會和校友,比如廣州大學城;五是活動影響型,校友經濟促進會組織通過活動的開展,凝聚更多校友會和校友,從而為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和服務高校創造機會和提供平臺。
校友經濟組織也呈現多種模式,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三類:一是南派的政府主導型,以廈門、無錫為代表,早期的武漢也采用這一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政府在政策制定、資源整合、活動組織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積極引導校友資源與本地經濟發展需求相結合。二是北派的民間活動型,如北京、青島和沈陽等地,主要依靠民間力量自發組織校友經濟活動,強調校友之間的情感聯絡和資源共享,市場機制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三是合派的政府主持、市場引領型,武漢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呈現出這種模式的端倪,政府與市場相互配合,共同推動校友經濟的發展。
校友經濟成為城市發展的新IP
Q
支點財經:有專家表示,校友經濟將會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您怎么看待這一觀點?
劉萌:近年來,校友經濟作為一種獨特的經濟形態,在我國發展迅速,逐漸成為推動城市經濟發展、促進高校成果轉化以及凝聚校友力量的重要力量。
“校友經濟”概念于1997年由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呂世杰提出,最初定義為以學校為核心的校友四方關系交互產生收益的經濟活動。彼時,校友經濟主要圍繞大學校辦企業以及校友捐款反哺母校等形式展開,其影響力和涉及范圍相對有限。
2017年,武漢市政府主導的“資智回漢”活動成為校友經濟發展的重要轉折點,標志著校友經濟進入新時代階段,武漢也因此成為新時代校友經濟的策源地。在這一階段,政府取代學校成為校友經濟的核心驅動力,極大地拓展了校友經濟的內涵與外延。校友經濟的參與主體從單一的大學擴展到政府、校友、校友會和校友企業等社會多元力量;其活動范疇也從傳統領域推進到雙招、雙引、雙創、雙投等多個方面,逐漸演變為平臺式的產、投、研、學、用一體化模式,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新IP。
Q
支點財經:近年來,全國各地校友經濟活動不斷,其內生動力何在?
劉萌:2023年,天津、福建廈門、浙江湖州、江蘇無錫、內蒙古阿爾山等地紛紛舉辦大型校友經濟活動,這一系列活動標志著新時代校友經濟進入新元年。
從內涵上看,新時代校友經濟不僅僅是一場帶來客觀收益的經濟活動,已演變成為一個商業范疇的概念;從內驅動力上看,新時代校友經濟已從過去的單一的大學,演變為政府、校友、校友會和校友企業等社會多元力量;從場景應用上看,新時代校友經濟從最初的大學校辦企業和校友捐款反哺母校等,推進到雙招、雙引、雙創、雙投等越來越多的范疇,是平臺式的產、投、研、學、用。
新時代校友經濟已成為一種新業態、新平臺和新引擎。
打造校友經濟發展生態
Q
支點財經:城市高質量發展需要產業轉型升級。探索適合本地的校友經濟發展,成為推動城市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劉萌:當前,傳統的發展模式面臨諸多挑戰,尋求新的內生動力和內在邏輯轉變成為必然。
以武漢為例,其期望從土地財政中轉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涵蓋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領域。這些產業具有高附加值和強競爭力,能夠帶動稅收增長和創造大量就業機會。而校友經濟憑借其獨特的資源整合能力,能夠有效鏈接教育、科技和人才資源,聚合中小科技企業,將高校的科教資源轉化為科技優勢,成為推動城市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
中國式現代化強調因勢利導和因地制宜的發展理念。不同城市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發展需求,充分挖掘校友資源,探索適合本地的校友經濟發展模式。
Q
支點財經:今年省兩會期間,您提出為助力支點建設,建議迭代應用校友經濟,匯聚全球科技力量。目前,湖北支點建設正當時,如何發揮好校友經濟優勢,助力支點建設?
劉萌: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城市在學習和應用武漢校友經濟。
湖北在打響“第一槍”后,仍需進一步解放思想,特別是在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打造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的開放創新體系,更好集聚國內外優質創新資源,推動校友經濟迭代發展與應用,助力支點建設。
我認為,一方面,打造校友經濟發展的生態,匯聚校友經濟力量。充分發揮在漢187所國內外高校校友會的平臺作用,支持舉辦全球校友經濟論壇、武漢校友經濟論壇和中國校友經濟50人論壇等活動,設立校友經濟發展基金,投資孵化海外校友新興科技產業落地武漢。
另一方面,利用湖北高校海外校友聯盟和武漢海外聯誼會等社團組織的力量,充分發揮校友的渠道作用,通過各高校校友會的海外組織,建立校友會組織與人才集團協調發力的合作模式,精準有效地招引海外高精尖人才回國創業。
湖北應進一步發揮校友經濟的鏈接作用,通過舉辦雙創大賽或校友經濟大賽,轉化更多的高校科技成果,培育新質生產力,形成校友經濟生態圈。
校友+平臺賦能區域經濟
Q
支點財經:國內校友經濟多種發展模式的并存與演進,展現了校友經濟的適應性和活力。當前,校友經濟呈現哪些發展趨勢?
劉萌:一是生態化趨勢。當前,校友經濟已不再局限于單一的經濟業態,而是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校友經濟大廈、校友經濟基金和校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等各類載體不斷涌現,它們相互關聯、相互促進,共同孵化新時代校友經濟,催生眾多新興科技產業。這種生態化發展模式有助于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協同效應,為校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二是聯合化趨勢。各地校友經濟組織之間的聯合趨勢日益明顯。在國內某市舉辦的新時代校友經濟峰會上,九個城市的校友經濟組織達成聯盟。
三是動能化趨勢。校友經濟已從最初的一種現象逐漸轉化為成熟的業態,并進一步發展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動能。通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吸引投資和人才,校友經濟在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產業升級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Q
支點財經:校友經濟從1.0模式逐步發展到3.0,湖北下一步該如何做好校友經濟生態建設?
劉萌:當前,校友經濟3.0模式更加注重實際效果、覆蓋范圍更廣、發展更加全面,實現了從活動、運動到聯動、驅動的轉變。校友會的平臺價值,從找到自己到找到項目、找到資本、找到資源,到找到湖北。
湖北正在推進的“校友回歸”行動,有效推動了新時代校友經濟發展,讓校友經濟演化為“校友+智力、+科技、+項目、+企業、+教育”的平臺和舞臺。
劉萌簡介
全國工商聯十三大代表,湖北省和武漢市兩級工商聯執委會常委,湖北省政協委員,湖北大學產業教授。
現任長江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長江產業投資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近年來投身鄉村振興與慈善事業,現任湖北省慈善總會副會長、湖北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湖北省紅十字會理事、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雨霖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等職。
他創建了全球商業領袖平臺長江國際商會,已在全球十個城市成立了同名商會。現任湖北省北京大學校友會會長,創建了由百余所高校校友會聯合組成的武漢市校友經濟促進會,并任會長,踐行和提出了新時代校友經濟的理論體系,為國內多個城市引用與實踐。
來源丨《支點》雜志2025年6月刊
新浪微博|@支點財經
地址|湖北·武漢·楚天傳媒大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