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兆
本文約3700字,預計7.4分鐘閱讀完畢
商務君按:AI與出版深度融合勢不可擋,但通用大模型并不完全契合出版業的需求,很多出版機構嘗試自主研發出版AI工具與垂類大模型,果麥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果麥文化”)便是其中之一。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書世界、AI校對王和“麥麥知書”微信小程序,不僅服務于公司內部,也為外部用戶提供服務,助力出版業實現人機融合工作模式。
在數字化與智能化浪潮中,出版業正以AIGC技術為引擎,加速“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擁抱變革浪潮。在這一過程中,果麥文化無疑是行動最早、探索最深入的公司之一。
目前,果麥文化已經對外發布的AI產品有3款:書世界(www.booooks.com)、AI校對王和“麥麥知書”微信小程序,分別實現了在提報選題、校對文稿和數字人伴讀等環節的AI賦能;正在開發的還包括在選題策劃、圖書翻譯、圖片設計和營銷方案等環節降本提效的AI項目,有些已進入業務團隊試用階段。
眾所周知,自主研發AI工具面臨研發周期長、資金投入高的挑戰,但果麥文化表示,通用大模型技術雖發展迅猛,但在出版等垂直領域缺乏成熟解決方案,唯有自主探索才能打通AI賦能的“最后一公里”。
已對外發布3款AI產品
AI校對王是果麥文化較早投入研發的AI產品,目前已進入商業化加速期,客戶覆蓋數十家出版機構、上市公司及部隊機關。果麥文化副總裁蔡鈺如詳細闡述了該項目的發展路徑:第一階段是實驗室階段,重點解決兼容性問題,確保產品適配不同類型稿件;第二階段是當前的大規模市場化推廣階段;第三階段是定制化需求拓展階段。“譬如AI校對王之前較少涉足教輔產品,但隨著在教輔業務上的深度發力,我們注意到了大型出版機構對于‘AI+教輔’的強需求,所以及時分配了研發資源,開始基于教輔產品的特點,開發具有針對性的功能模塊?!辈题暼缯f。
她還強調,AI校對王目前已積累百億字級別的專業校對語料,后續將強化精準度與召回率,同時針對出版、內容機構的更多需求,開發定制版本,并推進多模態校對能力。蔡鈺如強調,AI校對王作為果麥文化AI戰略的“原子能力”,正與公司創立以來積累的數據資產、數字化工作流體系深度融合,推動AI能力向出版價值鏈上下游延伸。
AI校對王網頁端首頁
果麥文化數智化總監蔣凡介紹,果麥文化的AI產品都將集成到書世界,為出版行業提供一站式全鏈路開放平臺服務,用產業互聯網的方式定義AI時代出版新業態。“用戶只要在書世界注冊賬號,開通不同權限功能,就能像果麥文化的員工一樣體驗這些AI工具,成為這個出版合作平臺上的作者、編輯、譯者、校對和營銷人員?!睍澜缫盐?400多名外部用戶注冊,累計收到合作選題800余個。
書世界選題界面
自主研發過程不乏“至暗時刻”
果麥文化在AI領域的探索始于2022年,2023年通用大模型技術的成熟落地,以及2024年AIGC工具在各行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堅定了果麥文化自主研發AI產品的決心。蔣凡指出,雖然自主研發成本高、周期長,但從長遠來看,這是符合果麥文化遠景目標的選擇。一方面,作為出版企業,自主研發能精準優化產品功能,解決自身業務痛點,有效提升競爭力并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用大模型技術并不適配于出版等垂直領域的專業要求,只有自主研發才能打通AI賦能的“最后一公里”。
這其中必然需要高額的研發成本。僅AI校對王這一個項目,果麥文化就已投入了數千萬元資金,調配了三四十人的技術與內容團隊。
AI校對王于2023年6月立項,研發過程中曾遭遇諸多困境。蔡鈺如坦言,面臨的最大挑戰來自大模型的快速迭代。通用大模型的每一次版本更新,都可能影響到專注垂直需求的AI產品。“每次通用大模型有新功能出現的時候,我們都‘如臨大敵’,然后以最快的響應速度去做測試。在不斷測試的過程中,我們逐漸了解了自己的優勢所在?!彼ΨQ,這種“強敵環伺”時的緊張和“發現護城河”時的欣慰交織,讓人印象深刻。
此外,還有一些更具體的“至暗時刻”,如AI校對王從“實驗室階段”邁向市場時,遭遇了各種復雜問題與需求。團隊不僅要快速理解用戶的硬件、軟件、網絡等情況,還要驅動研發高速迭代。這一過程中,內部意見分歧頻發,作為團隊帶頭人,蔡鈺如需在安撫與鞭策間尋找平衡,重新梳理工作流程,全力攻克難題。
蔣凡補充道,果麥文化的AI項目采用內外部協同模式,涵蓋內部產研團隊、投資控股的技術公司、合作開發的基座大模型廠商及定向采買的技術服務團隊。但在項目起步階段,語料收集整理工作成為最大阻礙。像AI校對、AI翻譯等應用,需要海量適用于出版行業的訓練語料,數據清洗與模型預訓練周期長、不確定性高,一旦方向失誤,所有努力就可能付諸東流。
對此,蔣凡建議,有搭建垂類大模型需求的團隊,在項目初期應明確應用場景評估標準,同步開發成本可控、效果可信的標準化評估工具,形成可持續迭代閉環。例如,果麥文化在開發AI翻譯模塊時,同步構建翻譯質量評估智能體,將專家知識融入其中,讓它學會以人的標準評估譯稿質量?!斑@樣就能將原先不可控的訓練迭代流程拆解成可批量自動完成的小任務,實現AI項目開發的AI化?!?/p>
實現人機融合全新工作模式
在人工智能技術高速迭代的當下,出版從業者普遍認識到,善用AI將成為個人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由此催生出人機融合的全新工作模式。
蔡鈺如強調,果麥文化始終秉持“AI讓人變得更好”的理念。她以編輯能力提升為例,新入職的編輯綜合能力可能僅為60分,借助AI工具,其能力可快速提升至80分;而對于行業頂尖編輯,AI不僅能打破能力天花板,還能幫助他們擺脫重復、低效的工作,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創造性工作中,“因為人的創造力是AI無法企及的。我特別認同李智勇在《無人公司》一書中的觀點——未來,大部分非創意性的、規則性的工作都應該交給AI來做,要讓AI去‘畫龍’,而我們的編輯需要做的只是‘點睛’。”
蔣凡也認為,AI的價值在于輔助人類完成更高質量的工作。這一理念在果麥文化形成共識,并推動著AI工具的廣泛應用與深度融合。早在ChatGPT興起之初,果麥文化便邀請國內首批參與通用人工智能業務的企業負責人開展全員培訓;后又在企業微信中嵌入DeepSeek等工具,開發AI問答機器人,助力員工獲取公司信息、了解工作流程、查找資料。通過多維度的舉措,果麥文化鼓勵各部門學習和應用AI工具,推動工作流程革新。
2025年1月上線的AI選題系統,展現了編輯工作中人機融合模式的成效。果麥文化擁有成熟的選題提案方法論,其中“價值原型”提煉與數據調研是關鍵環節,但許多編輯在這兩方面存在短板。AI選題系統可快速生成符合標準的“價值原型”,編輯只需從中篩選優化;在數據處理層面,該系統能自動抓取、分析數據,并輸出可視化圖表,突破人工調研的認知與技術瓶頸。以往編輯需耗費數天完成的選題提案,借助AI選題系統不到一天即可完成,釋放出的時間能讓編輯專注于創意深化,真正實現“解放生產力”。
蔣凡觀察到,AI選題系統上線后的4個月里,61個選題在提案撰寫階段啟用AI輔助。“統計用戶數據發現,恰恰是過往選題通過率低于平均值的編輯更傾向于使用AI輔助,而這些編輯在使用AI輔助后的選題通過率有明顯提升,而且是使用得越多,提升得越明顯?!?/p>
AI選題系統
如今,人機融合的工作新模式已在果麥文化生根發芽。蔣凡認為,隨著技術發展與應用深化,出版行業必將涌現出善于運用AI工具的“超級個體”。
積極探索AI創意短視頻
在出版業數智化轉型浪潮中,AI工具不僅大幅提升辦公、編輯、校對、營銷效能,更推動出版流程向智能化、高效化邁進。那么,果麥文化自主研發的AI產品與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等通用工具相比,有哪些獨特優勢呢?
蔡鈺如強調,“通用大模型之所以是通用,因為它的目標是AGI,所以在更具體、更細節的需求上,未必會更有優勢?!彼f,像AI校對王在訓練中所使用的語料是公開出版物,它經過了專業性的清洗和規范處理,嚴格遵守出版物校對規范?!斑@種語料,以及我們訓練語料的方式,都是‘專項專攻’,確保AI校對王能展現出更精準、適配的校對能力?!?/p>
除了自主研發AI產品,果麥文化也在積極探索AIGC工具在短視頻創作領域的應用。蔣凡介紹,果麥文化已產出多部優質AI創意短視頻,助力圖書營銷。如為新版《麥田里的守望者》制作的作者塞林格人生歷程短片,以生動敘事吸引讀者。
此外,果麥文化開發的AI產品“麥麥知書”小程序,也在通過數字人的形式,構建獨特的數字閱讀生態。麥麥知書小程序目前已上線100余個文化數字人,為會員提供定制化對話服務。伍爾夫《一間只屬于自己的房間》營銷期間,波伏娃《第二性》與之聯動,通過數字人形象展開女性主義對話,賦予經典著作新的傳播形態。蔣凡表示,隨著AIGC技術的迭代,未來將創作出人物更逼真、情節更生動、鏡頭語言更豐富的短視頻及系列短劇,為出版營銷與讀者體驗開拓更多可能性。
*本文圖片由果麥文化提供
2024年全國出版從業人員收入調查開啟!
去年你掙了多少錢?
歡迎掃碼參與不記名問卷調查!
分享、在看與點贊,商務君至少要擁有一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