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家社區民俗博物館——蘇州無言齋創始人許遜宣布啟動個人書法作品全國巡回展。這位 19 歲即入選硬筆書法名人錄的早慧書家,在沉寂多年后攜其深耕三十余載的筆墨藝術重返公眾視野,以"布衣行者"之姿開啟傳統文化傳播新篇章。
書法創作的許遜
許遜的書法之路始于童子功,少年成名:自幼熏習書法,1988 年出版首部硬筆書法專集(時年 19 歲),成為當時最年輕的硬筆書法出版物作者。獎項認證:多次斬獲全國硬筆書法大賽一等獎、二等獎,其硬筆作品以剛勁峻拔的獨特風格被編入《硬筆書法名人錄》。軍旅淬煉:石家莊陸軍學院服役期間,將書法融入軍事文書創作,鍛造出"鐵骨柔情"的筆意特質。
1988 年出版的《許遜鋼筆隸書》
許遜的藝術理念扎根生活本真:硬筆為骨,軟筆為魂。早期硬筆功底奠定其結構嚴謹之風,轉攻毛筆后獨創"刀劈斧削式"運筆。獨創筆意載體,曾將書法刻于水煙桿、印于名片筆,踐行"藝術日用即道"。生活即藝境,居所門懸"許遜臥此"手書木牌,居室內僅一桌一硯,墻上自題"無欲則剛"。獨創"韭菜絲瓜炒洋蔥"生活美學,將市井炊煙升華為藝術靈感。布衣書道,"不說真話,也不說假話,只說實話"——其書法拒絕矯飾,如榜書《佛》以枯筆飛白顯ft河本 色,小楷《婚書》系列重現民間文書樸拙之美。
許遜的書法作品
從 19 歲出版首部專集的風華正茂,到知天命之年重啟翰墨征程,許遜始終以"布衣"自守。正如其自嘲:"寫字的比看展的多,就是成功"。這位曾以硬筆驚艷時代,又歸隱市井三十載的書家,正以最純粹的筆墨初心,完成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
創作中的許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