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對于一般人來說,只限于知道它是文化表現形式的一種,因為在平時的生活中很難去接觸這類的藝術形式。但是我們學校的劇社社員和新聞傳播學院的藝術生以及一些對話劇感興趣的同學們,為我們接觸、了解、甚至喜歡上話劇這門藝術提供了許許多多很好的機會。他們演出《喜劇的憂傷》就有這個效果。我也因此開始對話劇有了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
話劇指以對話方式為主的戲劇形式,于19世紀20年代初來到中國。與傳統舞臺劇、戲曲相區別,話劇主要敘述手段為演員在臺上無伴奏的對白或獨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樂、歌唱等。而在于我的理解中認為,話劇就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僅僅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以及演員之間的動作,就能夠將人物的心理活動描繪的如此生動,通過一幕幕的表演與銜接,勾勒出一部完整的作品。
《喜劇的憂傷》原作品是2011年由徐昂執導,陳道明、何冰主演的一部話劇。該劇被定位為一出喜劇,改編自日本編劇、導演三谷幸喜的作品《笑的大學》,全劇講的是一個劇團編劇和劇本審查官之間發生的戲劇故事。這次,我很幸運的看到的這部作品是由西法大劇社的兩位大四的學長進行的演出,這部作品也將成為了他們畢業前的最后一部作品。能夠很明顯的看出來,這次演出,兩位學長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心血,才換來的演出成功。
這部話劇,將近持續了兩個小時,但是從頭到尾只有兩個人的對話,他們之間不斷變化和轉移的矛盾焦點便成了所有的看點,從一開始相互之間的爭論和矛盾到最后兩人合作共同完成了一部完美的劇本,這之間體現的也正是藝術的魅力。尤其是在將近最后審查官的那句“戲比天大”讓我印象深刻,由此也表現出了兩人在文化意識上出現的高度一致性,在這部劇中,不知大家是否有留意到,審查官和編劇都是沒有姓名的,都是以他們的職位相稱,這反映出了導演要表現的并非僅僅只是演員所表現出來的那兩個人個體,而是審查官和編劇這兩大社會群體。
參演的我們學校的這兩位大四的學長,朱桐和張壯,通過累積的豐富的四年舞臺表演經驗和對這兩個角色的理解,以及他們自己精湛的表演技巧和全身心的投入,為我們傾情呈現出了這樣一部精彩絕倫的喜劇故事,真的很感謝,而我自己有這樣的一個機會看完了這部話劇,覺得實在是太榮幸。
所以說,話劇的魅力就在演員到位以及精湛的演出,以及作為觀眾的我們領悟到了什么,并不是簡單的笑一笑,這也是這部話劇所要表達的內涵的一部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