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常州,有這樣一位00后,他是積極投身家鄉發展建設的“蟹二代”,是關注農耕文化、做好鄉村振興的“實踐者”,也是積極運用新技術、開拓新市場的“新農人”。
他就是常州市樂富里生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楊家樂。
02年出生的楊家樂,大學畢業后并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進行河蟹的養殖與銷售工作。楊家樂說:“我從小就與蟹農打交道,所以說與蟹農們有著很深厚的感情”。
那雙本該手持話筒,在鏡頭前閃閃發光的英俊主持人,卻脫下了西裝戴上了手套、穿起了水褲。2023年在父親的支持下楊家樂租賃了近70畝的蟹塘作為試驗田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他一邊上學一邊養蟹,暑假的2個月每天晚上他都要親自巡塘,觀察蟹塘的水環境、水草的形態及螃蟹的長勢等等;基本上一圈下來就是3個多小時,她的母親說:“每次晚上巡塘回來基本上都是凌晨,衣服也全部濕透、身上也被蟲子叮的全是包”。到了秋冬季,楊家樂每天早晨4點就起來下鄉去收購螃蟹,有的時候要收到下午2點才回家,午飯都沒有時間吃?!梆B螃蟹非常不容易,特別是在第一年”楊家樂坦言,第一年養蟹的他多地奔波考察學習,即請教于具有豐富經驗的資深蟹農又同步聘請專家給予技術的支持與指導。令人欣喜的是第一年他養的螃蟹不僅規格大,母蟹打底3兩,公蟹打底4兩;而且肉質緊、蟹殼白、硬度強,受到了來自安徽、浙江、江蘇等地的客戶的滿意評價。當地的養殖戶也紛紛表示“真的沒想到,這個小伙子第一年就把螃蟹養的這么大,這么好可以做我們的專家了”。公司成立后,楊家樂在養殖過程中也積極探索和應用河蟹養殖的新技術、新成果。為了降低蟹的死亡率,提升優質蟹的存活率在螃蟹的喂食過程中楊家樂透露他們就采用了中草藥的成分從而來改善河蟹的吸收并且也有利于促進蟹黃的形成等。
今年是楊家樂養蟹的第三年,自己的事業有了起色之后,楊家樂也積極幫助周邊蟹農解決他們的急難愁盼。一方面長期提供就業崗位近30個,在螃蟹的養殖和銷售旺季還吸收附近賦閑在的村民“靈活就業”,教他們扎蟹、打包、發快遞等等;另一方面,主動向其他蟹農傳授經驗,致力為蟹農穩就業、促增收。同時他還通過社區團購、電商直播、第三方銷售平臺等多種銷售模式,為蟹農們爭取更多的銷售訂單,將優質大閘蟹銷往全國各地。截止目前,累計帶動創業就業近300余戶,實現戶均年增收超3萬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