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幅地連墻鋼筋籠精準入槽澆筑
地鐵6號線文化宮站圍護結構施工
正在快速推進
今天
福寶就帶大家一起走進
這座未來與地鐵1號線換乘的
新線車站建設現場
探尋安全文明施工常態化管控
共筑和諧建設 幸福工程
智慧賦能筑牢降噪抑塵防線
在文化宮站建設現場,一幅標準化與智慧化交織的施工畫卷正徐徐展開。一幕幕整齊明亮的藍色圍擋映入眼簾,它們不僅是施工區域的邊界標識,更是無錫地鐵建設團隊踐行綠色施工的陣地。
文化宮站圍擋
在工地現場出口,車輛自動沖洗平臺成為了運輸車輛的“專屬浴室”。這套系統通過感應裝置自動識別進出車輛,同步啟動高壓水霧沖洗,能有效沖刷車身上的泥土、雜物,實現揚塵控制。所有車輛在出場前都必須經過“沖澡”環節,保證車身干凈,做到“泥不沾路”,從源頭上減少了對城市道路的影響。
綠色智能沖洗平臺
通過在施工現場廣泛布置物聯網傳感器,建設團隊在圍護結構開工前就搭建起智能化揚塵噪聲監測系統,實時、精準地采集噪聲和揚塵數據,這些智能設備如同敏銳的“環境哨兵”,時刻關注著施工環境的變化。
揚塵噪聲監測系統
動土作業時,圍擋噴淋系統和可移動霧炮裝置立即啟動,細密的水霧如同輕柔的紗幔,迅速將揚塵“馴服”;焊接作業時,焊煙收集器則發揮關鍵作用,及時將有害異味焊煙收集處理,避免對空氣造成污染;同時,移動聲屏障及時增設到位,精準阻隔噪音的傳播,努力為周邊居民和城市環境撐起了一把堅實的“大傘”。
可移動霧炮裝置
焊煙收集器
黨建引領凝聚工程民生溫度
自施工進場建設以來,建設團隊依托地鐵城際黨建聯盟平臺,積極聯動車站周邊街道社區、工人文化宮等單位及居民,把紅色力量注入施工一線。一方面,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設立居民意見反饋專線等溝通舉措,讓施工意見能及時傳達、妥善處理,搭建起高效溝通橋梁。另一方面,開展“工地開放日”活動,邀請周邊單位和居民代表深入工地,實地探訪了解安全文明舉措與技術創新,以“黨建+文明施工”模式賦予民生工程溫度。
此外,建設團隊不僅“請進來”,還主動通過“錫鐵行”志愿者“走出去”,為社區居民提供交通宣講、消防知識普及、植樹種苗等溫情服務,為孤寡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傾聽他們的故事。同時,志愿者還在開學季和考試季與交警、學校緊密配合擔任護學崗,通過交通引導服務為孩子們的出行安全保駕護航,用實際行動傳遞溫暖,營造“和諧建設 幸福工程”的良好氛圍。
品質建設,民心工程。從降噪防塵的“硬舉措”到便民志愿的“軟服務”,無錫地鐵將持續以文明施工為紐帶,用更加優質精品的地鐵工程,回饋廣大市民的支持與期待,實現工程建設與美好城市的共生共融。
站點介紹
無錫地鐵6號線文化宮站位于五湖大道與觀山路交叉口,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共設置3個出入口,與地鐵1號線換乘。建成后,將形成區域內公共交通中心,進一步提升服務周邊住宅小區的客流能力,打造成適于休閑游憩的區域型車站。
信息來源:無錫地鐵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作 者:吳浩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