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但吃的不對就是“服毒”!
一、“吃錯藥”的代價,比你想的嚴重!
據國家藥監局發布的《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2019年)內的數據顯示,自1999年~2019年,我國藥品不良反應以及事件報告數量每年都在增長。我國紅十字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每年因醫療損害事件造成約40萬人非正常死亡,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安全用藥。
用藥不遵醫囑、不按說明書、盲目使用看似很常見的錯誤,在損害健康的同時,還可能讓生命受到威脅!其中較為常見的錯誤用藥法有孕婦濫用抗生素可導致胎兒畸形、新生兒抗生素過敏可能致聾、酒后服藥可能致死、服藥時機不對可能導致消化道疾病等。
不合理用藥會給體內各臟器、組織健康都帶來影響,如藥物主要通過肝腎代謝,濫用藥物可能導致肝腎負擔加重,誘發肝腎功能損傷;也可能會對呼吸系統造成抑制、損害,引起呼吸系統癥狀;另外,一些藥物會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傷,讓大腦活性下降,引起嗜睡、精神失調等癥狀發生。
二、這些用藥誤區,你有沒有踩雷?
服藥是一件十分嚴謹的事情,在用藥時一定要避開這幾個誤區,以免因不當的用藥方式而給健康帶來影響。
1、用果汁或茶水送服
果汁會影響藥物的正常吸收代謝,茶水內的鞣酸成分會與藥物相互作用,影響正常藥效。在服藥時,要以溫開水或涼開水送服。
2、認為輸液比口服的效果要好
不同的給藥方式適用于不同的病癥,靜脈輸液屬于有創操作,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會明顯增加。而口服藥物是相對安全的措施,非必要情況下,醫生一般不會推薦靜脈注射。
2、隨意增減服用劑量
服藥的劑量要嚴格遵醫囑進行,很多人在用藥后感覺療效不明顯會自行增加劑量,殊不知這個做法非常危險。
4、進口藥肯定比國產藥好
進口藥是原研藥,在上市之前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成本,所以價格也更貴。而國產藥是在專利期過了之后仿制的藥物,兩種藥物的化學成分一致,在上市之前也需要經過嚴格的試驗。同樣的藥品名,國產藥和進口藥的藥效幾乎差不多,不用盲目追求進口藥。
5、道聽途說共用方案
同樣的藥物對于不同病情的患者效果也不同,切不可因為看別人用藥效果好就盲目效仿,他所服用的藥物不一定就適合你。
三、這5種常備藥不宜長期服用,你家有嗎?
很多家庭都有備著家庭小藥箱,在感覺身體有不適時會自行用藥,但你知道嗎?這幾種藥物不能長期服用,否則可能會給健康帶來不小的影響。
1、抗生素
頭孢、阿奇、阿莫西林等藥物均屬于抗生素,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是對抗細菌、真菌。對于細菌、真菌感染所致的疾病,服用抗生素可起到不錯的療效。但抗生素無法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沒有感染的情況下服用藥物,會讓體內的健康微生物環境受到破壞,影響正常免疫力。
2、抗組胺藥
抗組胺要主要用于治療過敏性鼻炎、哮喘等過敏性疾病,但它無法根除過敏原。長期用藥可能會導致視力模糊、口干、嗜睡等異常癥狀出現,還可能會引起心律失常、心臟毒性或是肝功能異常等嚴重不良反應。
3、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地塞米松、潑尼松等藥物,具有很強的抗過敏、抗毒以及抗炎作用,長期大劑量服用容易引起庫欣綜合征。讓體內的脂肪代謝紊亂,引起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異常、痤瘡等多種不良反應。
4、止咳藥
止咳藥分為鎮咳劑和祛痰劑兩種,鎮咳劑是通過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來減少咳嗽反應,祛痰劑則是稀釋痰液來促進咳嗽排出。無論是哪種止咳藥,都不能根本性治療咳嗽,只是能緩解癥狀。長期使用止咳藥可能會掩蓋病情的嚴重性,還可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且一些止咳藥內有可待因、麻黃堿等成分,長期用藥可能會導致上癮。
5、短效降壓藥
短效降壓藥是指每日需要服用3次以上的降壓藥,目前臨床已經不推薦服用這類藥物,一般只要有有醫療監護條件下的緊急降壓。
是藥三分毒這句話是有科學依據的,在中藥上也同樣適用,日常服用任何藥物都建議遵醫囑,盲目濫用藥物可能會給健康帶來不必要的影響。
參考資料:
[1] 《這4種常見藥不可亂吃,嚴重可致肝腎衰竭!多人已中招》.名醫在線大講堂2023-12-02
[2] 《【話不要亂說,“藥”也不能亂吃】很多人都會犯的“吃藥誤區”,快看看你有沒有“吃錯”》.廣安區人民醫院微服務2025-02-12
[3] 《提醒!這5種藥不宜長期服用→》.湖北藥監2023-10-2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