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鞏留縣最權威的信息發布平臺
入夏高溫持續,鞏留縣腦卒中患者顯著增多。來自張家港的援疆醫療專家、神經醫學科醫生季東凱,帶領團隊奮戰救治一線,近期已連續成功為18名危重患者實施高難度溶栓與取栓手術,在炎夏中為當地群眾構筑起堅實的生命防線。
7月4日清晨,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死營救在鞏留縣人民醫院緊張展開。73歲的劉某突發右側肢體完全癱瘓、口角歪斜、意識不清,病情危急,NIHSS評分高達23分(重度卒中)。得益于醫院去年成功創建的自治區二級卒中中心平臺,季東凱團隊立即啟動“一鍵聯動”應急機制——急診、影像、麻醉、介入室等多科室無縫協同,僅用10分鐘即完成頭部CT檢查,排除了腦出血。
“夏季是缺血性卒中的高發期,”季東凱解釋道,“高溫導致人體水分流失加劇,血液黏稠度上升,加之室內外溫差、睡眠不足、情緒波動等因素,極易誘發此病。每一分鐘的延誤,都意味著約190萬個腦細胞發生不可逆死亡。”評估患者病情后,季東凱迅速判斷其為急性大血管閉塞,且尚在救治時間窗內,果斷決策:立即實施靜脈溶栓,并橋接機械取栓手術。
手術室內,在季東凱主導下,團隊憑借先進的血管造影設備精準定位血栓位置。采用經股動脈入路,熟練操作6F長鞘及中間導管到位,造影明確血栓后,送入取栓支架。一次釋放、一次回收——短短30分鐘后,閉塞血管成功再通,達到理想的TICI 3級血流灌注。
奇跡在術后第二天顯現。劉某的右側肢體肌力由術前的1級恢復至接近正常的5級,能在家人攙扶下行走,語言表達也恢復清晰。他激動地緊握季東凱的手:“援疆醫生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劉某的成功救治并非孤例。近期,季東凱已主導完成多例機械取栓手術。此類高難度手術的常態化開展,正是張家港市對口援疆“院包科”協議結出的豐碩成果。援疆九個多月來,季東凱傾力培養本地醫療人才,累計帶教超100人次,開展腦卒中專題培訓20場,將涵蓋快速識別、高效轉運、規范急救的“黃金救治鏈”深植于鞏留醫療體系。如今,鞏留縣及周邊地區的卒中患者無需再長途奔波,在“家門口”的縣醫院即可獲得及時、有效的救治。
在爭分奪秒搶救生命的同時,季東凱深知“防大于治”。他積極組織健康講座、發放科普資料,向各族群眾普及腦卒中的可控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及吸煙的防控要點,強調“合理飲食、科學運動、戒煙限酒、定期體檢”的健康生活方式。
鞏留縣人民醫院副院長胡軍勝高度評價季東凱的工作:“季醫生不僅將卒中救治的‘張家港速度’和先進技術完整引入鞏留,更通過扎實的‘師帶徒’機制,顯著提升了本地團隊的專業能力,真正實現了從‘輸血’援助向‘造血’自強的根本性轉變。江蘇援伊·蘇州(張家港)工作組投入的每一分資金、每一臺先進設備,最終都轉化為了服務各族群眾生命健康的強大能力與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來源:江蘇援伊·蘇州(張家港)工作組
鞏留零距離鞏留好地方
舉報(投稿)郵箱
3211156009@qq.com
投稿電話
0999-5620506
舉報電話
0999-5628232
●編輯 張 靜 孔慶平
●責編 王 敏 朱 婷
● 審核 唐 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