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印度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87型客機在起飛時,墜毀在印度艾哈邁達巴德機場附近。并且,從墜機現場視頻上來看,該機墜機時發動機沒冒黑煙,但是卻滑翔墜毀在居民區內。
根據印度民航部門的消息,這架墜毀的波音787型客機飛行編號為AI-171,墜毀時飛機上載有242多人,包括2名飛行員和10名機組人員。目前印度方面已經確認,機上242人全部死亡。此外,還有部分地面人員也因這次墜機事件死亡。
那么,印度AI-171號航班墜毀的原因,會是什么呢?
根據航班追蹤網站“飛行雷達24”的相關消息,印度AI-171號航班在起飛后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內即從雷達上消失。
印度民航官員則表示,AI-171號航班在墜機前,曾經向空中交通管制系統發出了求救信號,但此后飛機沒有對空中交通管制系統的呼叫做出任何回應。
這一切都說明了,印度AI-171號航班在短時間內就失去了飛行動力,并且,機上的備用電力供應可能出現了問題,導致飛行員在呼救之后,要么是無法接收空管系統的呼叫,要么是無法對空管系統的呼叫進行回應。
實際上,在此之前,波音787客機就已經多次因為質量問題,發生過嚴重的停飛事件。
2013年1月份,日本航空一架波音787客機在地面停靠時,電子艙的電池起火爆炸。時隔一天之后,日本航空的另一架波音787客機,在滑行時左側發動機發生漏油事件,機上200人緊急疏散。同一天,聯合航空的一架787客機在進行檢查時,該公司維修人員發現配線錯誤的情形。
在短短10天的時間內,日本民航公司的多架波音787客機發生各種故障,日本全日空不得不緊急停飛自己下轄的17架波音787客機。
當時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反應更加激烈,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則發布命令讓所有登記于美國的787客機強制停飛,并要求波音公司徹查787客機的安全性,日本政府也設立小組對一連串事故進行調查。這是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在1979年美國航空DC-10客機墜機事故后,首度頒布停飛指令。
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也立刻發布停飛相關命令,印度民航局也要求印度航空停飛該機,接著全球各地陸續停飛787客機。2013年1月19號,波音公司在事故后表態將暫停交付787客機,直到問題解決為止,但仍會持續生產。
在調查后,各項證據直指787客機所使用的鋰電池系統為首要原因,波音公司對此問題進行一連串的改良、測試后,2013年4月26日,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正式解除787客機的停飛命令。
2023年2月23日,由于波音787的供應商對耐壓艙壁分析出現錯誤,波音再次暫停向用戶交付波音787。
換言之,也就是在這次印度AI-171號航班墜毀爆炸的前兩年,波音787型客機還存在著達到暫停交付標準的質量問題。所以,印度航空公司這次出事的這架波音787型客機,也有一定的可能,和質量問題有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