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天比往年整整少了10天!7月20日就要正式入伏了。
初伏7月20-29日,中伏7月30日-8月8日,末伏8月9-18日。
這30天里,最熱的中伏正好趕上大暑節氣。
晚入伏的年份往往更熱!
今年夏至到入伏間隔29天,遠超20天的"晚入伏"標準。老話說"晚入伏熱死牛",地表積熱多,中后期高溫概率大。"母伏"就一定涼快嗎?
今年入伏農歷是雙數日,按說是"母伏"該涼快。但農諺又說"夏至無雨三伏熱",6月21日要是晴天,這"母伏"怕是要打折扣。莊稼就盼著三伏天!
"三伏不熱,五谷不結"可不是瞎說。
玉米灌漿、水稻抽穗都需要高溫,但持續35℃以上又會造成熱害。防暑降溫要講方法!大晌午別下地,清晨干活最明智。
綠豆湯比冰棍管用,苦瓜冬瓜要常吃。三伏貼不是人人都適合。今年會不會出現"秋老虎"?
8月18日出伏后,處暑前很可能殺個"回馬槍"。
大棚蔬菜要提前做好通風降溫準備。
您覺得老輩人的經驗還準嗎?
評論區說說您記憶中最熱的三伏天是哪年?
現在的防暑方法和過去有什么不同?特別提醒:具體天氣以實時預報為準,本文僅供參考。高溫天氣盡量減少戶外活動,多補充水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