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武漢常流傳一句話“貨到漢口活”。
翻譯過來是貨物只要運到漢口,一定賣得動。說的就是漢口貨物運輸集散之便利。
從盤龍時期算起,武漢就是水運要道。現代化社會,它依舊承擔著九省通衢的要職。
但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距離武漢僅一小時車程的#鄂州,正在為身處內陸的湖北編織一張天空網絡。
這張網絡,還帶動了區域的經濟增長。
這是一個硬生生鑿出產業新賽道的故事。
鄂州花湖國際機場,是全球第四座、亞洲第一座貨運樞紐,也是中國唯一的專業貨運機場。
2024年,憑借86.5萬噸貨郵吞吐量,花湖機場躍升到國內航空貨郵第五位,僅次于上海浦東、廣州白云、深圳寶安、北京首都這幾個機場。
2024年全國民用運輸機場貨郵吞吐量排名
在此之前,是“中部航空貨運第一樞紐”鄭州機場。
鄂州花湖的崛起,取代了其穩坐四年的位置。
當年,#花湖國際機場以252.7%的貨運量增速,實現增長速度全國第一。
要知道,此時它投運不過兩年。
花湖國際機場設計初期,目標是2025年達到245萬噸貨郵吞吐量,2030年達到330萬噸。
按照這一規劃和實際增速,有機構預測,鄂州花湖未來幾年內有望沖刺全國貨運量前三位置。
花湖的成績,還不止于此。
2024年4月,花湖國際機場航空口岸正式獲批開放。
鄂州花湖國際機場
這是全國少有、湖北省內除武漢市以外,唯一擁有雙一類開放口岸的城市。
鄂州還是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是湖北省唯一入選城市。
同時,鄂州還入選全球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承載城市。
與這些輝煌成績成對比的是,鄂州是湖北管轄面積最小的地級市,人口僅百萬。
小到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鄂州都被認為將要被武漢合并。
從一座默默無聞的小城,到和省會城市武漢相提并論,鄂州是如何逆天改命的?
答案是快。
在鄂州,古時貨到武漢那句話重新呈現出新樣貌,叫做“貨到花湖快”。
花湖快,有多快?
是怎么快起來的?
這樣的快,又是如何給鄂州輸送能量的?
要回答這些問題,得先知道順豐為何選擇鄂州。
過去幾十年中,中國的航空貨運都圍繞以上海、廣州、北京為首的幾個大城市構成網格樞紐。
大城市,是貨運中心,亦是客運中心。
這意味著,貨運必須與當地客運爭奪機場資源,而民用機場基本以客運為主,由此造成一個局面:
十年里,國內航空貨運的年增長率僅為2%-3%。
具體到物流公司身上,點對點的航空物流成本高,依靠客運航班的零散腹艙運力,又難以把控飛機調度的主動權和靈活性。
舊有的布局,嚴重地束縛物流的效率。
物流巨頭#順豐,一心想要建設更加合理和高效的航線網絡。
順豐亟需一個中轉場,打造如自行車般規律的“軸輻式”結構,讓航線上的運量不再局限于發貨地和收貨地,而由中轉樞紐匯總之后統一調度。
鄂州,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脫穎而出。
它位于我國中部,是經濟上的地理中心,也是長江流經地中波動最大的地方,被比作長江在此地“扇動”了翅膀。
鄂州俯瞰圖
僅用兩小時飛行圈,鄂州就可以覆蓋包括長三角、珠三角在內的中國五大國家級城市群,輻射貢獻全國90%經濟總量的地區、以及80%的人口,絕大部分城市都能夠實現次日達。
鄂州還擁有完備的“公鐵水空”立體交通體系:擁有三江港、燕磯港、楊葉港等眾多深水港口碼頭;毗鄰武鄂高速及公鐵兩用的長江大橋,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點;京九、武九兩條國家骨干路網上的鐵路聯絡線和武黃城際鐵路交會在鄂州。
如此一來,貨物落地后可以快速和地面交通展開銜接。
通過聯合運輸的優勢,大大降低運輸成本和提高時效。
與武漢相比,鄂州的地價更便宜,與黃岡相比,鄂州的地質更適合建重型建筑。
鄂州,堪稱天選。
2017年,順豐和湖北政府達成合作合建鄂州機場項目,順豐全面負責機場建設和運營。
為了抓住順豐這棵“搖錢樹”,花湖國際機場創造了中國民航史上審批最快、建設最快、投用最快的紀錄。
例如原本需要一年半時間辦理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20個證件,鄂州市相關部門最終只耗時半年就審批完成。
建成后,順豐逐漸將轉運中心由緊鄰貨源地的蕭山機場遷移至花湖機場。
花湖國際機場,順豐貨機作業中
2023年,順豐在花湖機場每日快件分揀量可達227.7萬件,高峰期處理能力超過28萬件/小時,一件快件從卸車到裝車只需要28分鐘。
2025年,順豐全面把轉運中心遷址到鄂州,鄂州正式晉升為順豐全國最大中轉分揀中心。
通過在鄂州花湖建立中轉樞紐,順豐完成“全鏈路資源盤+落地倉配+品質服務配送能力”體系搭建,可以提供一站式供應鏈服務,讓客戶實現“一鍵下單,一鍵收貨”。
順豐快遞產品的時效也得以和同行再拉開3小時差距,逐步達成“一夜達全國,隔日連世界”基本盤。
這不僅是國內時效網絡,也是服務全球和供應鏈產品的核心優勢,航空貨運市場結構因此重塑。
以順豐與小米集團的合作為例。
2024年,小米海外工廠生產量暴漲,穩定且高效的出口航空能力成為重要需求。
于是,順豐與小米共同開設國內至印度等全貨機航線,并提供到港供應鏈一體化服務,滿足多樣化生產需求。
一架貨機從花湖機場起飛
集約化樞紐的作用已不言而喻,順豐之后,京東、圓通、中通也將航空布局提上日程。
順豐和鄂州一起編織了張空中網格,這張網也將鄂州帶“飛”了。
上世紀70年代,聯邦快遞落戶孟菲斯引起轟動。
時至今日,孟菲斯機場周邊已經環繞著美國重要的計算機維修中心、美國最大的醫療器械制造中心、美國中南部最大的醫療中心,以及大量電商的營運中心。
通過孟菲斯模式,后來者可以清楚看到,機場不再是一個純粹的交通樞紐,而是能形成一個以機場為中心的空港產業群。
順豐落戶鄂州,不僅承載著對標國際物流巨頭聯邦快遞的雄心,更肩負著打造中國版“孟菲斯”——全球航空物流樞紐標桿的使命。
由順豐貨運重心遷移帶動,花湖機場貨運吞吐量逐漸加大,樞紐作用凸顯。
此前國內貨物如果去美國洛杉磯,需要先走陸運至口岸城市,再辦理多次報關手續。但現在經花湖機場去洛杉磯,可以采用國際聯運,實現無縫轉運。
花湖機場南面工作區
截至2025年3月底,花湖累計開通貨運航線95條,其中國際航線38條,覆蓋42個全球航點,通達2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不乏歐美、亞太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及地區。
理論上,地方發展離不開招商引資、建設良好的營商環境等舉措,鄂州也確實如此。
不同的是,發揮貨運樞紐作用后,虹吸效應使產業更主動聚集到鄂州來。
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鄂州自投運以來持續引進項目,并在最初就設立規模20億元鄂州臨空產業發展基金,聚焦引進航空物流、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偏好臨空的產業。
憑借花湖機場的樞紐效應,鄂州展現出非凡吸金力。
2022年,鄂州市臨空經濟區招引項目59個,總投資額610億元。到2024年,引進億元項目已超96個,總投資達1080億元。
在物流方面,截至2024年,有京東、圓通、中國物流、中國郵政、東航物流等超80家物流企業入駐花湖機場。
另外,還有嘉里物流、絲路國際等50家國際貨代公司在鄂州開展業務。
其次是智能制造。
因為航空物流強調對貨的服務,天然和生物科技、精密儀器等高端制造業更為緊密。
鄂州“光芯屏端網”企業人員在工作
截至2024年,花湖機場吸引包括蘋果、施耐德、徐工機械在內的8家世界500強企業設立中國區中心倉。
同時,鄂州還精準對接武漢光谷“光芯屏端網”萬億級產業集群,引進三安光電、瑞華光電、芯映光電等項目,與光谷華星光電、天馬電子、長江存儲等形成上下游產業鏈。
借用這一機遇,鄂州和武漢光谷共建100平方公里的光電信息產業聚集區,共同打造國家千億級光電信息產業基地。
在醫藥領域,鄂州引進明理醫療、九州通、云晟研新等知名醫藥企業,并撥款4000萬元支持明理國際生命健康產業園建設。
鄂州空港保稅物流中心
除此之外,還有電商產業。
2025年,順豐計劃增加跨境電商貨物專機,并在轉運中心內設立倉播一體化區域。
國際生鮮產品一經運抵鄂州,直接在轉運中心進行直播帶貨,訂單貨物當晚就可以由順豐國內航班轉運,次日即送到客戶手中。
從長遠來看,鄂州樞紐的目標是打造成全球供應鏈中心和高端加工流通中心。
一座機場,讓鄂州站到產業升級的風口上。
鄂州與孟菲斯相似,又不止是孟菲斯。
按照臨空經濟產業發展圈層理論,新機場周邊大概15公里半徑內的區域是核心區,15至30公里的區域為聚集區,30至50公里區域則為輻射區。
所以,花湖機場產業群可以鏈接其他產業鏈,最終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發展。
身為坐擁兩大口岸機場的省份,湖北率先推動武漢天河機場、鄂州花湖機場客貨運“雙樞紐”聯動發展:天河機場負責發展客運航線沖GDP,花湖機場構建國際貿易航空港。
從中心城區到花湖機場距離均在輻射區內的黃岡市、黃石市,也被拉入產業發展群。
黃岡臨空經濟區
一批英山茯苓、杜仲等道地藥材,經過黃岡城市貨站完成預申報等流程,再運往花湖機場搭乘貨運專機飛往韓國仁川,只要兩個半小時。
“武鄂黃黃”湖北東部大臨空經濟區躍然紙上。
2024年湖北花湖國際機場開放暨臨空經濟發展大會上,“武鄂黃黃”四地簽約項目191個,投資總額達3651.5億元。
其中,以打造國際自由貿易航空港為目標的臨空經濟項目77個,簽約項目金額1451.5億元。
雙木成林,鄂州創造的奇跡是“一子落,滿盤活”——以貨運樞紐為支點,撬動湖北省的產業發展。
鄂州花湖國際機場也因此成為湖北連接世界的空中通道,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撐。
2024年,湖北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進出口總值首破7000億元,達7058.4億元,增長9.6%,增速為中部第一,高于全國4.6個百分點。
其中有1023.6億通過花湖機場完成,這就好像在全省開了個“空中拼多多”。
湖北企業從該機場進出口203.5億元,增長686.9%,拉高同期湖北外貿增速2.8個百分點。
鄂州城景圖
鄂州將順豐帶來的“貨運流量”轉化成“經濟增量”,為湖北省打開“空中出海口”,九省通衢邁向“九州通衢”。
長久以來,傳統中國城市通過工業基礎、城市規模來晉級的規則也因此改寫。
順豐在鄂州得到的也絕不止“軸輻式”網絡,當鄂州產業引入越多,順豐通達全球的基本盤就越穩。
順豐與鄂州,一起“起飛”!
●參考資料:
1.《借“機”起飛 大臨空經濟區蔚然成勢》,湖北日報;
2.《看,鄂州扇動了一雙翅膀!》,長江云新聞;
3.《亞洲第一個貨運機場 為什么是鄂州》,中國物流與采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