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是個退休工人,平日里身體硬朗,喜歡和老友下棋、釣魚。可最近幾個月,他總覺得身體有些不對勁。先是頻繁咳嗽,他以為是換季著涼,吃了點止咳藥就沒當回事。后來,咳嗽越來越嚴重,還伴有胸痛,痰里偶爾還有血絲。
老伴勸他去醫院,他卻覺得是小毛病,不想折騰。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暈倒在家,被緊急送往醫院。經過一系列檢查,老李被確診為肺癌晚期。這個消息如晴天霹靂,讓一家人陷入了悲痛之中。
其實,老李之前出現的咳嗽、胸痛、痰中帶血等癥狀,都是肺癌的先兆。但他沒有重視,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在此提醒大家,身體出現異常癥狀時,千萬別大意,及時就醫檢查,才能早發現、早治療,避免癌癥等嚴重疾病帶來的傷害。
人人都有癌細胞,但癌細胞并非想象中可怕
很多人一聽到“癌細胞”就嚇得不行,其實人人身體里都有癌細胞,但它們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咱們的身體就像一個龐大的“細胞王國”,每天都有大量細胞在分裂、更新。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比如基因突變、環境影響等,偶爾會產生一些“叛逆”的癌細胞。
不過,咱們身體有強大的免疫系統,就像忠誠的“衛士”,時刻監視著這些癌細胞。一旦發現,免疫系統會迅速出擊,把它們消滅掉,所以大多數時候,這些癌細胞掀不起什么風浪。
而且,從癌細胞出現到發展成癌癥,需要很長時間。這期間,我們有很多機會去阻止它。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合理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油高鹽食物;堅持適量運動,增強身體免疫力;戒煙限酒,減少有害物質對身體的傷害;還要定期體檢,早發現早處理,就能把癌癥扼殺在搖籃里。所以,別被癌細胞嚇倒,積極預防,我們就能和它“和平共處”。
癌癥來臨并非靜悄悄!這6個信號早就提醒你了
很多人談癌色變,覺得癌癥是突然降臨的災難。其實,癌癥來臨前身體往往會發出信號,只是容易被我們忽略。下面這6個信號,一定要重視起來。
一是長期咳嗽、痰中帶血。如果咳嗽持續超過三周,且用藥后不見好轉,還伴有痰中帶血,尤其是長期吸煙的人,要警惕肺癌。
二是身體莫名疼痛。身體某個部位出現持續疼痛,且逐漸加重,比如頭痛、骨痛、腹痛等,可能是癌癥侵犯神經或壓迫周圍組織導致的。像骨癌早期就可能有骨痛癥狀。
三是體重無故下降。沒有刻意減肥,體重卻在短時間內大幅下降,可能是癌癥在消耗身體的能量和營養物質。
四是長期消化不良、腹脹。經常感覺腹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可能是胃腸道癌癥的信號,如胃癌、腸癌。
五是皮膚異常變化。皮膚出現新的痣,或者原有的痣突然增大、變色、破潰出血,要小心黑色素瘤;皮膚出現不明原因的瘙癢、紅斑、潰瘍等,也可能是癌癥的外在表現。
六是不明原因出血。比如女性出現非經期陰道出血,可能是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出現便血,可能是腸癌;咯血則可能與肺癌有關。
預防癌癥先做好這3點
癌癥雖可怕,但做好預防能大大降低患病風險,以下3點很關鍵。
1.健康飲食:多吃新鮮蔬果,它們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能增強免疫力,抑制癌細胞生長。全谷物、豆類等粗糧也是不錯的選擇,可減少精細主食攝入。少吃高油、高鹽、高糖和加工肉類,這類食物易引發肥胖,增加患癌幾率。同時,戒煙限酒,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和酒精代謝產物都會損傷細胞,誘發癌癥。
2.規律運動: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結合力量訓練,像舉啞鈴、俯臥撐等。運動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質,還能調節內分泌,降低癌癥發生風險。
3.定期體檢:不同年齡段和人群,體檢項目有側重。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做一次胃腸鏡檢查,篩查胃腸道腫瘤;女性要定期進行乳腺和宮頸檢查。早發現、早治療,能提高癌癥治愈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