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得開空調,差點連命都沒了。”
7月5日下午
武漢江漢區73歲的王先生
因連續高溫天氣仍堅持不開空調
僅靠電風扇降溫,不幸中暑昏迷
送醫后確診為熱射病
所幸救治及時,脫離生命危險
據介紹,王先生一向節儉慣了,即使室外氣溫飆升至39℃,他仍堅持不開空調。7月5日午后,家屬發現其電話久未接聽,趕回家中時,他仍昏睡未醒,渾身滾燙并伴有抽搐。緊急送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武漢協和醫院)急診內科后,診斷為嚴重中暑,發展為熱射病。
什么是中暑、熱射病?
中暑有哪些癥狀反應?
哪些人群容易發生中暑?
如何預防和急救?
一起來看
中暑是一種因高溫環境導致的急性疾病,通常發生在炎熱的夏季。當人體在高溫、高濕度環境下長時間暴露,且未能及時采取降溫措施時,體溫調節功能可能失調,導致體內積熱過多,引起中暑。
中暑的類型及癥狀
出現先兆中暑,應及時轉移至陰涼通風處,降溫,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出現輕癥中暑,采用和先兆中暑相同的處理方式,數小時內可恢復。
如果輕癥中暑不及時救治,可能會進一步發展為重癥中暑。出現重癥中暑,患者應立即脫離環境,快速、有效、持續降溫,并盡快轉運至醫院。
具體來說,中暑的發生與個體以及環境等因素有關。
(1)個體因素:
①有基礎疾病的人群: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超重、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精神分裂癥、帕金森病、少汗癥、嚴重皮膚疾病等;
②年齡:如嬰幼兒、65歲以上的老年人;
③防暑意識不足:如因節儉選擇不開空調、泡溫泉或蒸桑拿時間過久、戶外勞作人員等;
④超重或低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大于25或小于18.5;
⑤藥物影響:服用某些影響體溫調節的藥物,如抗膽堿類藥物、抗組胺類藥物、抗精神病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
⑥特殊人群:如孕產婦、臥床需要他人照顧的人群。
(2)環境因素:
①居住環境:高溫(濕)、通風不足或條件差;
②強烈的太陽輻射:連續數日高溫天氣、突然升溫≥ 5~10 ℃等。
01
保持涼爽
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如中午12點至下午3點)進行戶外活動。
穿著輕便、透氣的衣物,選擇淺色服裝。
使用空調、風扇等降溫設備,保持室內涼爽。
02
充足飲水
多喝水,避免咖啡、酒精等利尿飲料。
在大量出汗時,適量補充含電解質的飲料。
03
注意飲食
多吃水果和蔬菜,補充水分和維生素。
飲食清淡,避免油膩食物。
04
了解自身健康狀況
老年人、嬰幼兒、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應特別注意防暑降溫。
定期監測體溫和身體狀況,及時發現異常。
中暑急救措施
01
立即轉移
將患者迅速轉移到陰涼、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
02
降溫措施
用濕毛巾擦拭患者身體,或者用冰袋敷在頭部、腋下、腹股溝等部位。
用風扇對著濕毛巾吹風,加速降溫。
03
補充水分
讓患者飲用含電解質的涼水或運動飲料。
如果患者意識不清,不要強行喂水,防止嗆咳。
04
尋求醫療幫助
如有嚴重癥狀(如體溫過高、昏迷、抽搐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并在專業醫護人員到來前持續降溫。
中暑
是一種可防可治的急性疾病
了解其癥狀和預防措施
及時采取正確的急救措施
可以有效減少中暑的危害
希望大家在炎熱的夏季中
注意防暑,保持健康
來源:湖北發布、“健康湖北”微信公眾號
1.
2.
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