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
大力不會出奇跡,費錢!
四兩才能撥千斤,出圈!
一個城市,連續第三年搞廠BA,就能出圈?
如果用前兩年的套路去搞,很難。
還好,第三年有了許多的變化。
這一屆號稱3.0版的“廠BA”,除了繼續把湖南株洲各大企業里的鋼鐵直男們拉出來打籃球,也開始考慮Z世代們的需求。
諸如“次元潮流谷”潮玩基地,還有NPC帶年輕人玩轉劇本殺之類的打法,確實有了一些出圈的范式。
年輕人如果來了,出圈就會容易許多。
至少,不再是場內就是打籃球,場外就是夜宵攤的那種放諸四海皆可的味道。
樣就能實現“讓株洲人民快樂,讓制造名城出圈”的辦賽初心了嗎?
從上層建筑角度看,機會有了:這次明確了出圈是初心,就可以擱置爭議,專心搞事。
不出圈,快樂有限,出了圈,株洲人民大快樂。
可怎么出圈,還要看具體執行,僅僅看目前的宣發,還不夠。
此處需要機遇的偶遇,更需要創意的爆發。
作為一個株洲人,惟愿家鄉好,于是有了這篇文章。
01 大力出奇跡,假的!
破圈,是個增量市場急速膨脹的通俗稱謂。
它從來不是個體力活,而是技術活。
這些年,在品牌推廣中有一種迷之自信,叫作大力出奇跡。
此前筆者寫了篇《蘇超這么火,湖南學不會》,很多人留言說,因為江蘇GDP很猛,別人沒法學。
這里面就有一個認知誤區,即:只要花的錢足夠多,放的煙花足夠大,請來的大腕足夠炫,出圈,小事而已!
問題是,貴州咋就辦成村超了呢?
大家沒想這些問題,只是覺得,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可問題就來了,全國都這么玩,變成了內卷,但出圈的依然只有少數幾個。
為何他們會出圈?
并不是依靠大力出奇跡,而是此間樂不思蜀。
蘇超怎么出圈?
十三太保互相斗雞眼就是底色,但剛開始也打了一陣,外地人并不關注,咋就突然眼熱了?
在于同期,國足把球踢成了棒槌,紅花還須綠葉扶襯,就這么簡單。
于是,足球,哪里都能踢,只是這時候正好江蘇的球踢得特別圓。
處處都有,那就是路人緣,別處沒有的精彩,才會讓人奔襲而來。
出圈,就是在既有存量粉絲基礎上,找到海量增量粉絲。
株洲廠BA有沒有這種精彩嗎?
前兩屆,就是株洲的企業組隊打了個籃球,株洲的市民在場內加油、場外擼串。
再多一點也就是場外再來個演唱會、蹦個迪、潑個水,五花八門,但也沒什么特色。
大力用下去了,奇跡沒有發生,就該想想怎么用力,而不是用力過猛。
02 如何制造別處沒有的精彩?
這一屆廠BA有個新套路,周一到周四開設“廠BA社區籃球賽”,這似乎是從去年天元區的社區拔河啟發而來。
效果會如何,活躍度會高。
此處的活躍度,是存量市場的活躍度,讓受眾從周末看球的中低頻,變成每天有球可看的中高頻,頻次的增加會帶來更多存在感。
只是,這個存在感,或許更多只是在一個城區。
如何增加存在感,就是一個品牌推廣的活計。
而這個活,真正的明白人,都知道不是靠大力出奇跡,而是四兩撥千斤。
舉個例子,08奧運會過去這么多年,你回憶起來會想到啥,那個唱歌的小姑娘。
北京冬奧會才過去幾年,突然問你,你想到啥,冰墩墩。
這就是記憶點,也是差異化,更是引爆點。
看慣了大牌歌手的亞洲雄風,小姑娘的親聲歌唱,不在于唱的真假,而在于不一樣。
看慣了各種固定形態的吉祥物,突然冰墩墩出來耍寶賣梗。
這些就是別處沒有的精彩。
費用高嗎?
不高,冰墩墩還賺大發了。
同時,各種路人轉粉絲,自覺自愿自發推廣、主動玩梗,才是大力出奇跡的真諦。
想起《人間正道是滄桑》里的一句話:市場上吆喝聲大的,都是賣狗皮膏藥的。
言簡意賅,未必是錯。
只有四兩撥千斤,讓路人都樂意為你去傳唱了,出圈才開始了。
光靠自己扯嗓子喊,容易冒煙。
廠BA,如何創造這種別處沒有的精彩?
要用巧勁,要先撬動特定的一批人,讓他們成為爆發的奇點。
這些人是誰?
Z世代,追求個性的這波人,也是Labubu出圈的背后推手們。
他們是萬億消費的主力軍。
03 出圈的好創意,從來不貴!
提出問題,就要給一些解決思路,不然就成了吐槽大會。
不然,肯定有人吐槽:站在說話不腰疼。
此前3月初,筆者曾參加過一場廠BA的神仙會,就是給想法,出腦洞。
作為一個學傳播、做傳播的非著名人士,筆者提到了一些想法:
如何把IP傳播出去,傳給更多增量受眾?
目前,國內傳播的主力是Z世代,也就是95后們。
破圈的關鍵也在Z世代,新型消費往往也是從Z世代策源。
所以,或許破圈之路,也可以鎖定在對Z世代的吸引。
目標明確了,事情就有了眉目。
賽場上是一個好舞臺,可不可以角色扮演cosplay。
球賽的精彩程度,我是外行,不懂。但能否更加吸睛?
顯然,NBA賽前的扣籃大賽,包括吉祥物花式扣籃,沒有必要模仿。
能否換個角度,在服裝上找突破,在不影響球員動作的前提下,給他們換賽服,用球服做設計?
一些打工人,穿上代表重工業的藍領工裝,會如何?
株洲硬質合金廠,代表中國硬質合金的超硬戰力,穿上鉆石閃閃球服,是不是特別閃耀?
三一重工,既然走港鐵路線,能不能搞出一套鋼鐵戰士球服?
當然可以是圖案上或顏色上的,借鑒一下鋼鐵俠、圣斗士之類設計。
株洲服裝產業如此強悍,正好借此放大招,亮下肌肉。
此外,籃球上能不能做一些文章,球上做一些花式,當然,比賽的時候不用,有礙公平。
但熱場的時候,打個金球、鐵球、花球,又或者是株洲炎陵的黃桃球。
又或者扣籃表演的時候,進球鳴火車汽笛、飛機起飛、打鐵號子之類和工業有關的元素。
此外,賽場主題切換,是否可以通過一些簡單裝修,給賽場定期換主題。
例如還原20世紀80年代廠礦文化,給籃筐布置貼紙,看起來像老式木框鐵籃球架,周圍放一些老廠礦的布景。
下一期再做新質生產力主題,就把株洲的一些新質生產力代表產品,用泡沫模型裝點。
這種概念其實文和友就可以做參照物,而每一次主題切換,都可以把上一個主題的布景,放到場外,繼續做主題展示。
至于現場,針對不同主題播放不同的時代的主旋律音樂,處處都飄蕩著咱們工人有力量。
如此花式,會不會讓年輕人們也有沉浸感呢?
04 上熱搜,出圈的起手式!
要出圈就要上熱搜,頻率越高影響越大。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今年1月,我關于“美國網民涌入小紅書”1分鐘短視頻,以微博以#專家稱小紅書未必想要TikTok流量#為話題,登上熱搜榜第一名,1小時閱讀量9416萬。
此處還不算由此在抖音、頭條和更多傳統媒體上引發的熱議。
1個小時的流量大不大?
大約是去年好幾個月廠BA全網熱度的十分之一。
對于廠BA來說,結合此前的村超、蘇超,不難發現,真正的出圈賽場是在賽場外。
只是,千萬別學蘇超玩梗,那都是別人玩剩下的。
跟風的結果,總歸是吃灰,此處必須有株洲的特色和特產。
過去我們的傳播喜歡找美女球迷,找特色人物。
但在當下,這種套路,其實很老套,不能說沒用,可以做,反正爆點誰也不知道在哪,多做一些,萬一爆了呢。
但真正的引爆點,就需要用心去經營,最好的突破口在哪:谷子(動漫、游戲等IP衍生的周邊商品)
株洲廠BA谷子必須有,而且還要不一樣。
哪吒火了,燃爆了周邊,有公仔,有卡牌,有咖啡,有鑰匙鏈,國人都說搶不到。
Labubu熱了,連LV和愛馬仕的包包也只能成為掛件的背景板,地球人都說搶不到。
廠BA也可以有自己的谷子,有兩條路:
其一是找中國頭部谷子廠商,比如泡泡瑪特、卡游。
去做公仔、做球員閃卡,當然也可以自己做,只是現在沒這個必要,可以作為后手。
其二是搞土味谷子,把株洲的土特產都變成潮玩。
醴陵的陶瓷,可以做成陶瓷人偶,炎帝形象,工人形象,都能入畫。
蘆淞的服飾,也可以參與進來,仿照潮牌的設計,去做國潮風味的廠BA服飾。
T恤也好,衛衣也行,要就要有個性,有國風,要潮里潮氣。
此外,這些東西,株洲擁有在全國以包裝設計聞名的湖南工業大學,學校的設計專家、學生都可以參與進來,企業也能摻和一下。
自己容貌的廠BA積木、硬質合金的廠BA榮耀戒指,只做樣品,在每場比賽都可以作為獲勝者的頒獎禮,然后網上眾籌。
不一定非要眾籌成功,就要裂變式的傳播出去,讓更多人看到,不斷制造話題,讓更多的人玩起來,嗨起來。
讓大家都有參與感,而不是光聽喇叭喊。
這些東西,比賽結束后還能買,不斷刷出存在感,這個可以參考不去故宮博物院也能買故宮好物的成功案例。
然后,如果賽場內外開盲盒,用各種人人都能參與的投籃活動玩獎勵,獎勵就是有各種谷子。
這時候,當然少不了各種優惠券、大額獎金。
此處,也不能少株洲土特產,比如北汽某車1年使用權、阿若拉乘坐時間、精美醴陵定制陶瓷、到季送到家的炎陵黃桃之類。
別處可沒有這些好東西,就更加能誘惑外地人、年輕人來試試手氣和運氣了。
這比拿高考證、獻血證去株洲偏僻的景點免費玩一圈,更有誘惑。
如此一來,更多的熱搜就會伴隨著一個又一個意外驚喜而來。
出圈的可能性,也就由此越來越大。
關鍵是,這樣做,還很便宜,也很占便宜。
別光顧著打球,真正出圈的賽場,不是打球打出來的,更不是燒錢燒出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