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持續加碼,具身智能機器人賽道再現融資熱。
7月21日,千尋智能、眾擎機器人、逐際動力三家具身智能機器人公司今天同日宣布,各自新近完成一筆由京東領投的融資。
針對密集投資具身智能公司,京東方面對外回應稱,京東高度重視包括具身智能、大模型在內的技術熱點,聚焦供應鏈場景,推動創新應用。京東持續通過內部技術創新和外部投資等方式來構建技術創新生態。
筆者了解到,目前京東具身智能專項部門由前商湯科技副總裁沈徽擔任負責人。
京東科技AI相關負責人早前對筆者表示,京東主要聚焦于機器人和大模型的深度結合,以及新應用場景的探索,包括世界模型、深度推理模型等,最終將機器人希望做到可執行、可操作的“具身智能”,無論是機器人、車,還是機器狗,都是如此。
清華系+深圳兩家頭部具身智能公司同日吸金
7月21日,深圳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公司逐際動力LimX Dynamics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獲京東戰略領投。
公司表示,其持續推進全尺寸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和銷售、具身大模型技術的研發及IDS生態平臺建設,此次融資將深化逐際動力和京東在零售、物流和服務等領域的協同探索。
逐際動力還透露,其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已完成量產準備工作,將于今年下半年公開銷售。
張巍于2022年創立具身智能機器人公司逐際動力,也是南方科技大學長聘教授。創立逐際動力前,張巍任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長聘教授,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擔任博士后研究員,擁有普渡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博士學位,本科就讀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動化系。
今年3月,逐際動力宣布完成了A+輪融資,半年內累計完成5億元A輪系列融資。A輪系列吸引了阿里巴巴、招商局集團旗下的招商局創投、上汽集團旗下私募股權投資平臺尚頎資本、蔚來資本等產業資本,以及明勢資本、峰瑞資本等創投機構。
與此同時,千尋智能今天也宣布新完成Pre-A+輪融資,融資額近6億元,由京東領投,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浙江省科創母基金、華泰紫金、復星銳正等知名機構跟投。沙特阿美風險投資部門旗下基金Prosperity7 Ventures、順為資本、華控基金、華發集團、千乘資本、靖亞資本、弘暉基金等老股東超額追加投資。
此前3月,千尋智能還完成了一筆5.28億元的Pre-A輪融資,獲華為旗下哈勃投資入股。這意味著,千尋智能今年兩筆融資已進賬超11億元。
2024年成立于杭州的千尋智能,其創始團隊由“科學家+產業老兵”組合。創始人兼CEO韓峰濤曾作為聯合創始人兼CTO,2015年創建了工業機器人公司珞石機器人;聯合創始人高陽則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博士學位,現為清華大學交叉信息學院助理教授,已發表超過30篇機器人學、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相關的國際頂刊論文。
今年6月,千尋智能發布搭載自研 VLA(視覺語言動作)模型的人形機器人 Moz1。官方視頻中,這款機器人演示了桌面整理、扔垃圾、座椅歸位等辦公室任務。
此外,總部位于深圳的眾擎機器人則在今天宣布,連續完成了Pre-A++輪以及A1輪融資,融資額近10億元。
其中,Pre-A++輪由小鵬汽車作為基石出資人發起設立的星航資本投資。A1輪融資由京東領投,寧德時代旗下溥泉資本、銀泰集團等產投,以及華控基金、達晨財智旗下國晨基金、黃浦江資本等財投參投。
4月初,眾擎在Pre-A輪融資收獲近2億元。本輪融資由中東資本Stone Venture領投。兩輪融資下來,眾擎今年已進賬近12億元。
眾擎創始人趙同陽曾帶領小鵬旗下的“鵬行智能”機器人團隊。2023年10月,趙同陽離職創業。眾擎機器人于去年7月底發布一款面向教育場景的雙足機器人,售價僅3.85萬元。今年1月中旬,眾擎PM01人形機器人在深圳街頭散步、前空翻、奔跑、跳舞等動作的視頻,受到外界關注。
眾擎方面表示,新近兩輪融資之后,目前正推進規模化試產與交付進程,將現有的生產交付團隊規模和能力提升5倍,同時加大具身智能技術的研發投入。
據筆者了解,眾擎的人形機器人已經在7月開始了首批交付工作。
趙同陽在今年6月北京智源大會上透露,計劃2026年,綁定超100家的行業解決方案商,覆蓋商業、工業、服務、康養等領域,以豐富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此外,公司還將依托中東融資,利用中東地區的資金支持和市場資源,拓展阿布扎比、迪拜等市場。
不只是這三家公司,近期多家具身智能公司都宣布了融資。
7月7日:星動紀元宣布完成近5億元A輪融資;8日,云深處科技宣布近5億元新融資;小雨智造完成億元級A+輪融資,滴滴領投,北京信產基金跟投,這是滴滴在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首次投資布局;它石智航完成1.22億美元(約合8.75億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美團戰投領投。此外,智元機器人收購上緯新材63.62%股份,“稚暉君”闖入科創板,引發廣泛關注。
更早之前,北京靈寶機器人完成近億元天使+輪融資;魔法原子宣布完成數億元新一輪戰略融資;杭州宇樹完成C輪融資,并實現股改;6月23日,銀河通用完成11億元的新一輪融資,估值超10億美元。
7月18日,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樹科技)已在浙江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并披露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備案報告。輔導機構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律師事務所為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為容誠會計師事務所。
據IPO輔導備案文件,宇樹科技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王興興,其直接持有公司23.8216%股權,并通過上海宇翼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控制公司10.9414%股權,合計控制公司34.7630%股權。
根據輔導工作安排,輔導機構最早將于2025年10月,對宇樹科技是否達到發行上市條件進行綜合評估,并協助其按相關規定準備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申請文件。
今年6月底,宇樹科技創始人、CEO王興興透露,目前宇樹科技公司有約1000人,年度營收已超10億元。目前行業處在相對早期階段,個人認為未來3-5年,人形機器人應用會越來越快。
如宇樹科技后續成功上市,將有望成為“A股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對行業有促進作用。
京東、美團、螞蟻等互聯網大廠加注具身智能
京東和美團的戰火,似乎已經燒到了“具身智能”賽道。
其中,美團在具身智能賽道至少已布局五家創業公司,領投過宇樹科技、銀河通用、它石智航、星海圖、自變量機器人等企業。
京東后來居上,已投資布局智元機器人、千尋智能、眾擎機器人、逐際動力等公司。
此外,螞蟻集團也在布局具身智能,投資了宇樹科技、星海圖、星塵智能、鈦虎機器人這四家人形機器人整機公司,以及靈巧手零部件公司靈心巧手等。
不只是投資。京東內部也有在組建具身智能研發隊伍。早在今年3月,京東就成立了具身智能專項部門,劉強東領導,并挖來商湯科技副總裁沈徽擔任負責人。此外,京東內部還有多支團隊布局前沿方向的研發。
京東布局機器人主要有兩點:一方面是京東自身的產業大模型基于供應鏈積累了大量專業數據,需要將大模型內置于機器人機器狗、AI玩具等硬件的大腦當中,為用戶提供情感陪伴,增加產品的競爭力,截至目前,京東已經與十余家頭部機器人品牌達成合作;另一方面是銷售,618期間京東智能機器人自營銷售額同比增長3倍,具身智能機器人銷售額增長17倍。
“京東Joy Inside是希望把現有 AI 大模型的能力與不同硬件相結合,讓人形機器人、四足機器狗等產品都‘安裝’京東大模型進行交互。”京東集團探索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對筆者透露,京東Joy Inside是希望做具身智能的操作和交互技術。
IT桔子數據顯示,今年中國具身智能行業投資熱度持續攀升,2025年前5個月,具身智能和機器人領域投資事件數達114起,超過去年全年的77起;融資額已超過230億元,達232億元,超過2024年全年209億元總和。
另據筆者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11日,今年國內具身智能和機器人領域總融資額已超過300億元,美團、滴滴、字節挑戰、螞蟻、紅杉、高瓴、京東等科技巨頭和頭部投資機構都對此全面布局。
祥峰投資管理合伙人夏志進對筆者表示,人形機器人行業正重走自動駕駛行業發展路徑。而目前國內機器人和具身智能行業處于“過熱”狀態,仍未“降溫”。
花旗銀行曾發布報告預測,到205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7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萬億元)。
夏志進對筆者表示,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大家有些高估了機器人行業的短期價值,低估了其長期價值。未來5-10年,甚至更長時間,機器人將進入家庭和工廠,幫助人類做更多事情,甚至可能會替代人類的重復性任務。(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林志佳,編輯|蓋虹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