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網站公布了長清、章丘、起步區、萊蕪、鋼城、南部山區等7個區縣(功能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引人注意的是,起步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落實《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提出打造“五個新”:北方區域互聯互通開放新樞紐,山東半島城市群集聚聯動新龍頭,濟南都市圈開放協同發展新高地,濟南市攜河發展新城區,與濟陽、商河、齊河一體化打造新北部核心區。
2021年4月25日,國務院原則同意《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標志著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正式獲國務院批復設立。按照建設實施方案,賦予起步區“四個新”定位,即: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示范,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新引擎,高水平開放合作的新平臺,綠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區。
獲批四年來,起步區全面成形起勢,經濟社會發展迅速。起步區在北方區域互聯互通開放新樞紐方面提出,開辟沿黃新通道,強化東西交通骨架格局。依托起步區推動濟南與鄭州、西安等黃河流域中心城市開展創新研發、開放聯通、生態保護、文化交往等方面的合作,同時加強濟南教育、醫療、商業、物流等方面建設,強化與青島互補的服務職能,打造濟青科創制造帶。構建濟雄創新走廊。向西輻射鄭州、向東帶動青島,積極開展專業化的技術創新以及成果轉化合作;吸引京滬高新技術企業研發總部,引入京滬及國際頂級高教資源。
山東半島城市群集聚聯動新龍頭體現在兩個方面,即:落實山東省“強省會”戰略,提升服務職能;多港聯動,建立輻射區域的便捷樞紐體系。從而助力濟南在高質量發展核心指標走在全省首位、全國前列,在山東半島城市群和黃河流域的核心引擎功能顯著增強。打造機場、城際高鐵、陸港、水港構成的多層級樞紐體系。依托既有的立體交通條件,提升起步區的樞紐服務能級,利用信息港優勢推動多種樞紐協同聯動。
在濟南都市圈開放協同發展新高地方面,以起步區支撐濟南承接北京創新功能外溢,作為中心城市帶動省會經濟圈創新功能的全面提升,支撐構建區域綜合創新中心。通過以起步區為主體的北部城區壯大,向北加強與雄安新區的直聯直通,向西通過沿黃北部通道的強化,建立與黃河流域中游地區鄭州、西安等地的聯系,構建濟南都市圈更為開放的“井字形”格局,拉開濟南都市圈空間框架。
在攜河發展新城區規劃上,構建“樞紐引領、雙帶協同”的城區空間新結構。充分發揮港區門戶樞紐地區作為開放橋頭堡的關鍵戰略作用,提升空港樞紐等級,帶動對外商務和對外交往功能的集聚。以黃河北岸攜河發展帶動濟南的區域協作水平升級,承載新動能落地。以黃河南岸環山發展帶為主體,不斷優化完善內部結構,強化與黃河北岸攜河發展帶的聯系,打造以內生轉型促動能升級的二次創業區。建設“南山、北水、中黃河”的生態空間新格局。其中,重新認知黃河功能,化生態分割為生態主脈,改變南部城區綿延帶狀發展的舊模式。
起步區與濟陽、商河、齊河一體化打造新北部核心區,是在濟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濟南都市圈框架下的一個新提法,主要通過交通一體化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生態共治共保,實現黃河北岸區域一體化發展。
你有什么想說的?
歡迎在下方留言區分享
▌圖文整理:小編萱萱
▌爆料|求助|廣告|合作|投稿|微信:weijiyang0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