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晚的中超第14輪,津門虎主場1-0拿下山東泰山,比分不大但背后的故事不少,賽后新聞發布會現場,主帥于根偉的解釋直接點燃了球迷圈的討論,王秋明替補出場,理由是“留后手,加上黃嘉輝因家庭原因缺陣,津門虎今天的排兵布陣其實已經透露出一些“未雨綢繆的意味,問題來了,誰能想到,一個換人安排能引出如此多的輿論波瀾
比賽過程其實挺有代表性,津門虎上半場踢得謹慎,攻防都不冒進,球迷看得明白,這就是典型的“穩字當頭,王秋明沒進首發,有人猜是不是身體原因,也有人擔心是不是內部有啥小插曲,畢竟隊長身份擺在這兒,主教練拿他開刀風險可不小,但于根偉賽后給出的解釋倒是很實在——球隊前段時間70分鐘后強度掉得厲害,球迷建議“留后手用人,他采納了,王秋明替補就是為了關鍵時刻救場,這回應其實挺讓人意外,平時教練組和球迷對噴的不少,真正點贊回懟采納建議的,沒幾個
這么看,津門虎其實是在用一種更接地氣的方式與外界互動,說得直白點,教練組不再把自己當“高高在上的戰術大師,反而愿意傾聽球迷的聲音,這點值得點贊,當然,也有人會問,真把王秋明這樣的主力放到替補席,萬一場面打不開怎么辦,其實這場比賽前70分鐘,津門虎的控制力確實還算在線,但進攻端明顯少了點想象力,尤其是中場壓力一上來,缺少一個能穩住節奏的人,這就是王秋明缺陣時的現實寫照
不過于根偉的“后手沒白留,等到下半場體能消耗上來,泰山隊開始提速壓迫,津門虎中場一度有點頂不住,這個時候王秋明和孫銘謙的登場,等于給球隊打了一針強心劑,特別是謝維軍的換上,直接對準泰山后防線,效果立竿見影,場面雖然沒打得多么流暢,但至少防線沒被沖垮,1-0的比分守到終場哨響,這一波“留后手操作,多少有點教科書級別的味道
當然,留后手也不是萬能鑰匙,這場比賽能贏,除了調整得當,更多還是靠全隊的意志力在硬扛,說實話,津門虎本賽季的表現起伏不小,主場能贏泰山確實提氣,但細看過程,球隊在高壓下的應變能力、替補席深度、戰術多樣性這些老問題,依然沒能徹底解決,球迷建議再多,最終還是得靠教練組和球員場上的執行力,換句話說,采納建議是態度,能不能轉化為穩定輸出,還得慢慢看
這次于根偉主動提到球迷建議,其實也是對場外輿論的一種回應,前一陣子津門虎70分鐘后“擺爛風波,網上討論得沸沸揚揚,有球迷直言球隊總是后勁不足,換人晚、調整慢,賽后教練組還不服氣回懟,這次的調整可以看作是一次積極的互動嘗試,某種程度上緩和了教練組和球迷之間的隔閡,畢竟足球不是一個人的游戲,場外聲音有時候也能成為場上變化的推動力
但話說回來,采納建議是一回事,怎么消化和執行又是另一回事,這場比賽的勝利固然重要,但津門虎還是得正視自己的短板,比如面對更強對手時,中場被壓制、進攻乏力這些問題怎么破局,王秋明本場替補救急,下場還能不能打首發,這些都是擺在教練組面前的現實難題,足球世界從來沒有標準答案,今天的“留后手也許能成為明天的“隱患,關鍵還得看球隊能不能把調整做成常態,而不是臨時抱佛腳
至于王秋明本人,這場比賽的角色變化其實也挺耐人尋味,作為隊長、核心,突然降為替補,有人擔心會不會影響更衣室氣氛,但從場上表現來看,王秋明出場后依然拼勁十足,沒有任何怨氣,這種職業態度本身就是球隊的財富,教練組敢于“動主力,球員能接受安排,這種信任和默契其實比贏一場球更可貴,畢竟一支成熟的球隊,永遠需要有人能挺身而出,也需要有人甘當綠葉
總的來看,津門虎這場1-0的勝利既是對球隊調整的認可,也是對球迷建議的一次正面回應,賽后于根偉的解釋雖然不算“高情商發言,但至少做到了坦誠和尊重,球隊還需要時間去打磨陣容,球迷的聲音也值得更多被聽見,未來的路還很長,津門虎能不能擺脫“70分鐘掉線的魔咒,還得看接下來幾輪的表現,今晚的留后手是成功的,但每一次“后發制人都能贏球嗎,球迷心里其實都有數,關鍵時刻還得靠場上真刀真槍說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