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先生支付5328元網購兩臺空調,商家寄給他4包抽紙作為小禮品,卻遲遲不發貨也不退款。7月22日,華商報大風新聞接到反映介入調查,淘寶平臺向消費者致歉并啟動“先行墊付”流程,目前江先生已收到退款。
>>消費者反映買空調只收到了4包抽紙
7月22日,江先生向記者講述了他在淘寶平臺上“離奇”的購物經歷,“我于4月3日在淘寶平臺花費5328元在一家名為‘原裝廠家直銷’的店鋪購買了兩臺空調,付款后,商家很快發出了一個快遞包裹,可包裹內僅裝了一提4包抽紙。”
江先生花費5328元在網上買了兩臺空調
商家發的快遞包裹內僅裝了一提4包抽紙
江先生回憶,收貨后他詢問店鋪客服,對方稱這是“小禮品”,并承諾空調將在15天后發出。然而,到了約定發貨的4月18日,商家并未履約。江先生多次催促無果后,向淘寶平臺申請了退款。
“淘寶平臺一開始說90天內會聯合商家給我退款,結果到了90天,不僅款沒退成,訂單還被淘寶單方面關閉了。我這錢和貨都沒了著落。”江先生對此感到十分氣憤。
男子與商家聊天截圖
>>淘寶回應:正在退款,但商家保證金不足
7月22日,記者嘗試在淘寶平臺搜索涉事店鋪“原裝廠家直銷”,發現店鋪信息已無法找到,其客服名稱也變成了一串無法識別的代號,疑似已被平臺封禁。
記者隨后聯系淘寶天貓消費者服務熱線核實此事。客服人員查詢訂單后證實,平臺確實已介入處理江先生的售后問題,但核心障礙在于“賣家賬戶余額不足”,導致無法執行退款操作。客服表示:“平臺目前正催促賣家積極處理中,以確保客戶的權益得到保障。”
商家保證金不足
針對這一情況,記者進一步向客服提出了幾個關鍵問題:為何商家在保證金未足額繳納的情況下仍能正常運營并接收大額訂單?類似保證金不足導致消費者無法退款的情況在平臺上是否普遍?平臺如何切實保障消費者在此類極端情況下的權益?但未得到明確回復。
當日下午4時許,江先生告訴記者,他已收到了淘寶平臺的道歉和退款,“感謝大風新聞的幫助”。
>>律師說法:商家涉嫌欺詐,平臺涉嫌監管失職
北京德恒(西安高新區)律師事務所李寶坤律師認為:這遠非簡單的消費糾紛,其核心暴露出兩個關鍵問題——商家涉嫌欺詐,以及電商平臺在商家準入和保證金監管環節存在漏洞。
李寶坤分析稱,涉事商家在收取高額貨款后,僅寄送4包抽紙承諾后續發貨,甚至失聯。這明顯不符合正常交易邏輯。有理由認為商家在訂立合同之初就缺乏履行合同的真實意愿,其可能涉嫌非法占有消費者貨款。這種行為已超出普通的“違約”范疇,很可能構成《刑法》中的合同詐騙罪。
李寶坤表示,淘寶平臺設立的保證金制度,本應是保障消費者權益、約束商家行為的“安全閥”。但在此案中,平臺客服明確表示因“商家保證金不足”導致退款受阻,這說明平臺在商家入駐審核和保證金持續監管上存在一定的漏洞。
延伸閱讀
你身邊有喜歡囤積東西的人嗎?
今年66歲的王阿姨(化姓)獨居在上海市嘉定區的一處商品房小區,近幾年,她沉迷網購,家中未拆封的快遞堆積如山。
圖為去年5月記者拍攝的王阿姨家中囤積快遞畫面
去年5月起,小區就有多戶居民投訴王阿姨家快遞堆積,不僅散發異味,還會滋生蠅蟲,存在消防衛生隱患。記者采訪時,樓道里有活的蟑螂在爬。
樓道里能看到有活的蟑螂在爬
領居陸先生向記者訴苦,早上一開門就一股異味撲面而來,味道不可描述。
鄰居稱一開門就一股異味撲面而來
去年5月拍攝的畫面,阿姨家快遞堆積逼近屋頂,屋內無處落腳,她只能在快遞堆里爬動。阿姨自述沒有地方睡覺,只能靠著快遞堆坐一會。
王阿姨自稱沒有地方睡覺
阿姨的女兒定居國外,親戚間也不來往。 屬地曾多次嘗試幫老人聯系家屬,希望從“親情關愛”的角度尋找突破口,但都沒結果。
最終,社區工作人員多次與老人溝通,在征得老人同意后,安排上門清運。
多次清運后,老人和小區的居住環境有所改善。
社區工作人員上門進行清運
時隔一年,記者再次上門回訪王阿姨,王阿姨似乎還保持著囤物習慣,房間又再次被堵住。
地下車庫仍堆放著王阿姨買的東西
為了存放快遞,王阿姨甚至在小區里租了一套90平米的房子,阿姨自述,她網購已經花掉了將近200萬元。
王阿姨租了房存放快遞,她自稱網購已花掉了將近200萬
阿姨喜歡成箱地購買物品,其中不乏一些黃金珠寶、收藏品、保健品等,大多是在直播間購得,并非生活必需品。
王阿姨講述自己的網購經歷
阿姨買了一箱24盒的“血清蛋白”,她稱不是自己買錯了,而是直播間就是這么賣的。
王阿姨的購物記錄顯示,比如貴價的保健品,她經常一買就是好幾個。王阿姨說購物有一種花錢的“爽感”。
王阿姨還告訴記者,瘋狂花錢的背后另有隱情。
王阿姨自稱花了錢,人家也不好意思開口問她借錢
除了花錢時的爽感,另一個原因就是,阿姨說自己將市區的房子賣了,到嘉定買了房子,別人會知道她手里有錢。為防止別人來借錢,她不如把錢都花了,讓別人看到后不好開口。
上海精神衛生中心醫生解讀
囤積是指持續保存大量物品的行為。 在特定情況下,每個人都會表現出某種程度的囤積行為。然而,當囤積行為失去理性,發展為“萬物皆有用,一件不能少”的執念時,它就可能從適應性行為演變為一種病態反應。
目前,國內暫未有專門針對囤積行為的精神門診,在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科,嚴峰醫生曾接診過不少有囤積行為的老年人。
嚴峰醫生稱有囤積行為的老年人人數是越來越多
根據流調表明,老年人囤積障礙的發生率,可能達到6%。
嚴峰醫生提醒,如果發現家里老人突然出現囤積行為,同時還出現記憶力下降等現象,就要高度懷疑跟阿爾茨海默病有關。
還有一類精神類疾病叫額顳癡呆,也會引發一些刻板行為,可能導致老人有囤積物品的習慣。
圖為嚴峰醫生受訪
上海市積極心理學專業委員會會員施燕鳳表示,相關研究表明,囤積障礙患者一般都伴隨其他精神疾病。
患有囤積障礙的患者,至少有一半同時患有抑郁癥,還有部分可能患有焦慮癥、社交焦慮等疾病。
嚴峰醫生還提醒,遇到有囤積行為的患者,如果強制清理的話,可能會加重他的情緒反應,不再干預后,可能會引發變本加厲地囤積。
嚴峰醫生還提醒,遇到有囤積行為的患者,不能強制清理,否則容易變本加厲
解決囤積障礙患者的問題,需要社會、生物和心理的綜合干預,也要經歷一個相當長的治療過程。
網友也希望能有有效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
圖為網友評論截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