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的校門外,不少汽車都扎堆接著孩子,鮮花簇擁。對于很多家庭來講,高考結束使得整個家庭邁入了新的階段,很多人都迫不及待的用這種方式來慶祝自己孩子的成長禮。
在灌陽縣第二高級中學門口的人潮當中,一個瘦小的身影俯身扛起一根磨得發(fā)亮的扁擔,兩端掛著鼓鼓囊囊的蛇皮袋,背上壓著書包,左手還挽著一個行李包。
她扶了扶眼鏡,步伐沉穩(wěn)地穿過喧鬧的人群走向遠方。這個不到10秒的畫面被路人拍下,24小時內播放量過億,人民日報兩度轉發(fā)點贊。
這就是扁擔女孩劉燕的故事,在短短幾天內引爆全網,甚至引起了人民日報的關注。為什么她能引起這么多人的關注和反響?我們普通人又能從她的人生當中得到哪些啟示?
人民日報點贊的扁擔女孩,給這個浮華時代上了一堂尊嚴課。
第一,自立是最動人的尊嚴
劉燕用一根扁擔挑著行李離開學校,這并不是刻意的表演,而是她的日常。今天很多孩子還在因為玩手機跟父母大鬧不停的時候,劉燕已經開始學會自立。她早就已經習慣用扁擔幫著母親挑水干農活,承受這幾十斤的重量也只為分擔母親的辛勞。
當年我們一直都在批判今天的教育是在培養(yǎng)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而劉燕的行為恰好的是一種回擊。扁擔女孩是一種真實的,是一種自律的,是發(fā)生在大多數人都依賴父母的情況下,這個女孩學會用自立來幫助父母分擔家庭的重擔,所以顯得尤其珍貴。
更難能可貴的,是她拒絕資助,更是彰顯了自立的尊嚴。面對突如其來的關注和資助意愿,劉燕堅定地回應說未來的路還得靠自己走。這是難得的人間清醒。
第二,本心是最踏實的尊嚴
流量時代的定力守護本心,比追逐浮名更讓人羨慕。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在扁擔女孩迅速走紅以后,有不少人冒充她以及親屬開設賬號,甚至直播索要打賞。
劉燕果斷澄清并且拒絕商業(yè)合作,官方也封禁了假冒的賬號。劉燕的態(tài)度也很明顯的表明出來,真正的價值不在于流量的變現,而在于真實的生活軌跡,守護本心比追逐浮名更加重要。
劉艷所在的學校70%的學生來自農村,扁擔、編織袋,是他們搬運行李的常態(tài)工具。不同的地方環(huán)境是不一樣的,教育的差距也是不一樣的,真正的教育從來的不是高考分數,而在于培養(yǎng)能扛起生活的堅韌的人格。
從這個層面上來講,無論劉燕也好,還是那個在考試路上救人耽誤了考試的小伙子也罷,他們的身上體現出了教育本質的回歸,人格的培養(yǎng)比分數更重要。
第三,真實是最稀缺的尊嚴
劉燕火了以后,人民日報等很多媒體都在轉發(fā)留言,也引起了很多媒體的反思,這是不是一種苦難敘事?在今天的環(huán)境下,還在使用扁擔來扛著自己的行李前進,是不是也在歌頌苦難?
但是劉燕告訴我們,家境雖然并不富裕,但是父母勤勞,家庭和睦。在她的身上呈現的并不是一個悲情,而是萬千平凡奮斗者的所有。
換一句話說,劉燕其實就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
所以有的網友就說,劉燕挑的不是行李,而是當代青年的脊梁。
劉艷的故事之所以能夠掀起全民共鳴,正是因為她用最樸素的方式回應了這個時代的焦慮。
在當前流行虛假人士和流量泡沫的時代背景下,反映了人們對浮華的厭倦,而更加側重于真實。扁擔女孩在視頻中不過十幾秒,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在扁擔上看見這個時代的精神坐標。
那個真實的挑著扁擔前進的女孩是我們普通人中的一員,她的經歷,也是我們很多人都曾經經歷過的一段歷程。我們從她的身上看到了真實的自己,所以才引起了這么多人的共鳴。
劉燕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啟示,普通人并不需要宏大的敘事。普通人有自己自立、真實而平凡地活著,努力向上,勇于承擔,這就已經是這個浮華時代最稀缺的毒屬于人的尊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