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5》第五期,GAI周延在經歷了前三期的的不溫不火,到第四期的跌入谷底,在這周終于迎來了觸底反彈。
第五期的揭榜賽,GAI周延拿出了一個Rapper的態度,于泥足深陷里拔出奔跑的腳 ;于水深火熱的困境,找到希望之光,一首《白鴿》唱哭了在場觀眾,也聽哭了我,最終以第一名的姿態摘得桂冠。
聽GAI周延的這首《白鴿》,集聚了我認為的一位中國說唱歌手所獨有的特質:表達真我,反擊壓迫,反思成長,勇敢追光。
GAI周延終于找到了爆發點,那就是如何在表達自我與公共議題間,找到微妙的平衡點,因為這影響的不僅僅是比賽成績,更是他對拓展事業版圖的瘋狂試探。
一、
這首《白鴿》改編自伍佰的《白鴿》。整首作品帶著憂郁的氣質,同時帶給人希望的力量。加上伍佰滄桑的聲音,讓這首作品柔情似水也有搖滾精神。
大概GAI周延敏銳的感知到了作品中“自由”“流浪”的生命主題,恰與他的個人經驗有著某種深度契合,所以將伍佰的《白鴿》融合進自己的原創歌曲《混蛋》里,成為一首天衣無縫的縫合之作。
而這首歌之所以能摘得桂冠,其實跟這首歌巧設的三個部分的架構有很大關系。
比如第一部分的主歌第一段說唱,就開宗明義地拋出了自己的觀點,對他人指點江山的不屑,對階梯不可逾越的規則的無奈。
第二段主歌,則表達自己的來處與信念,特別是“礦工的娃兒走出礦井歌詞寫了幾頁,堅信靠押韻他能夠壓出一個企業”正是GAI給人的這種不服輸的精神特質。
第三段說唱,則輸出的是他的價值觀,與金錢的關系,與家人的態度,在社會的左沖右突中的生存方法論。
第四段的說唱,則是不再糾結,找到了面對世事的平衡點,一半留給周延一半留給GAI,在勇敢面對中尋找突破點。
學會了原諒過去的糾結不再糾結
一半我留給周延另一半留給 GAI
明白選擇不會重復習慣在恨里愛
生活總愛問爛問題不可能把我問倒
如果沒有參加比賽 GAI只會更好
副歌段《白鴿》的唱段,仿佛是對前面理性內容的感性宣泄,更加強化了情感濃度。
到了第二部分時,GAI周延則是不再具象化,說唱主題再一次深化,每個句子都是他一路走過來的真情實感,而這真情實感又是每個人從平庸走向更高處更自由的必經之路。
特別是“全是我自己挖的坑就別怪罪給沼澤”“出人頭地是不斷被現實教育的過程”“我代表不服代表異類代表永不妥協,代表不在意誰投票的那種說唱歌手”這些句子句句似鐵釘,卻是他走過的心路歷程。
兩個部分唱完音樂戛然而止,我以為結束了,沒想到接下來卻是他用四川話講的一句真心告白“往前走,不要回頭,不管別人怎么看你,你不要小看你自己”,這句話是GAI說給觀眾聽的,同時也是說給他自己的,這句的殺傷力太強了,果然“真誠才是必殺技”。
于是第三部分的內容,經過前面的層層疊疊的鋪墊之后,情緒達峰值之際,迎來情緒的最高潮、情感的大爆發。
陪你吃苦受罪趕不走的留下才叫真
我把感受變成句子讓句子成為歷史
我相信你也可以做街上成功的例子
我必須要成為我你也可以成為你
莫怕前路無人伴風雨搖曳無知己
最后一部分由己及人,鼓舞力量拉滿的同時,這句“我必須要成為你,你也可以成為你”值得反復回味,而“莫怕前路無人伴,風雨搖曳無知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深切感悟,也是在做自己和迎合他人之間的選擇掙扎,揭示了成長所要付出的代價。
所以當副歌的“縱然帶著永遠的傷口,至少我還擁有自由”唱起時,或許只有相似經歷的人,才能感受到這撕裂的成長之痛,獲得自由的沉重代價。
這樣層層遞進的謀篇布局,從態度堅決到情感激起滔天駭浪,緊緊抓住了人們血脈的流速,情感的觸點,所以它能夠一躍成為第一,可謂實至名歸。
二、
《白鴿》的編曲從前奏開始,就有著濃烈的悲情味道,就給這首歌定了基調。
這種民謠搖滾加說唱的混搭方式,是理性態度與感性情感的雙劍合璧,其內核其實是情感部分,所以從前奏起,就開始讓人進入了他的情感核心表達。
而到了GAI周延講敘自己個人故事的部分時,加入了銅管樂增加其昂揚氣勢。
而他的獨白、無伴奏清唱的部分,也讓這首作品更富“人味”,于整首歌曲而言更富層次和情感張力。
鋼琴和吉他與和聲組,非常的接地氣,應和著民謠搖滾的基調,摒棄了宏大敘事,也很符合這首歌曲的內涵與氣質。特別是銅管樂的點綴,將他悲情表面而內在奮進的性格底色進行了彰顯。
在他的演唱過程中,看到燈光投影出了白鴿群飛舞的場景,這更加深化了這首歌的主題呈現——“禁錮中的自由”,而舞臺的方寸之地無形中成為社會的一種隱喻。
誰不是在禁錮中尋找著自由的腳步,誰還不是在鐐銬中跳舞。
三、
GAI周延實現了在第五期的第一名,與其說是逆襲,不如說他在節目中終于拋卻技巧性設計,找回了自己。
我想到自己剛開始寫公眾號時的自己,考慮吸引流量,盡量地寫故事,寫嘩眾取寵的標題,雖然流量尚可,但點贊和轉發都很少,大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后來我反思自己,我寫公眾號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迎合讀者,而是把自己的所學用于分析音樂作品,寫公眾號只為尋找共鳴,尋找知音。
當及時調整了方向,雖然流量有所降低,但內心更加篤定、滿足,不寫故事點贊量反而增加了。
我想GAI周延其實也是一樣的,他不是逆襲,只是更加真誠地面對舞臺,面對自己了。重慶方言的粗糲感、江湖市井式的宣泄,就如他嘶吼時臉部變形的線條一般真實。
這首歌曲炫技的成分很少,更多的是情感投入,他的歌里有憤怒也有悲憫,有傲氣也有脆弱,有激進也有退縮,有自由也有無奈,這不也是所有追夢人的共同的生命體驗嗎?
所以觀眾被感動,被吸引,不由自主地為他投出了那寶貴的一票。
GAI周延摘得周冠軍后,迅速登上微博、抖音熱搜榜首,“聽哭”成為高頻觀眾反饋詞;豆瓣小組更涌現“礦工娃兒走出礦井”的北漂群體共鳴帖。
這就是群體共鳴的力量。
GAI的《白鴿》,是他參加《歌手2025》舞臺后首個現象級舞臺,這首作品不再只是小圈子里的方言RAP,而是處于生存困境中的、正在努力與生命抗爭的年輕人的“代言曲”,他將個體傷痛轉化為集體的吶喊。
而這首歌,又帶著GAI強烈的個人屬性和風格,江湖氣息明顯,但同時又融入了主流情感敘事,為中國說唱開拓出一個破圈范本。
這首歌曲讓我看到,原來中文說唱也可承載厚重的人生敘事,這為華語樂壇的“共識缺失”提供了新可能。
“飛再高也要落地,但翅膀劃過的痕跡就是存在的意義”,這場表演,一如帶著傷口奮力翱翔的白鴿,振翅之聲響徹寰宇又激蕩人心,《白鴿》不再只局限于舞臺的聲浪,而是一個時代的情緒回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