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墅里面唱K/水池里面銀龍魚/我送阿叔茶具/他研墨下筆直接給我四個字/大展鴻圖……”
這段帶著濃重嶺南口音的歌詞,配上粵劇梆子混搭電子鼓點的魔性旋律,最近成了全球不少年輕人手機里的循環曲目。創作人大概沒料到,這首以“記錄父輩生活”為初衷的歌《大展鴻圖》,會讓廣東說唱歌手攬佬以302.2萬月聽眾數超越大多數流行歌手,登頂Spotify華語歌手榜首;更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那些關于銀龍魚、燒臘店、祥龍迎春的市井意象,會讓巴西少年跟著搖頭,法國博主對著歌詞學粵語。
《大展鴻圖》的破圈,折射出文化出海的新可能。當我們不再刻意打磨“標準答案式”的文化符號,草根創作也能帶著煙火氣自然生長,戳中人類共通的情感穴位。
多年來,我們總在琢磨“如何讓中華文化走出去”。于是有了精編的民族舞劇,有了字正腔圓的教材,有了融入“中國元素”的影視作品。努力固然可貴,但有時還是感覺缺少了一些讓人“食指大動”的野生活力。
《大展鴻圖》偏不按套路出牌,里里外外透著“不精致”:創作人嗓音帶著未經訓練的沙啞,歌詞像街坊閑聊般隨意,“阿叔”“茶具”“銀龍魚”等意象,瑣碎得像從嶺南人家的窗臺上隨手拾來。但正是這種“不精致”,造就了鋒利的穿透力。
銀龍魚在東南亞是富貴象征,在歐美是異國情調的寵物,文化背景迥異的人能從歌詞里讀出不同的生活經驗;“阿叔題字”的場景,讓華人想起父輩的期許,亦讓外國人聯想到電影里的東方智慧;就連“別墅唱K”的畫面,也精準觸達了全球普通人對美好生活的樸素想象。這些未經翻譯的生活片段,就像胡同里的鴿哨、弄堂里的麻將聲,頗具辨識度。
相比于堆砌傳統符號的一些作品,《大展鴻圖》展示了文化出海不必時刻端著架子。創作者放下傳播的執念,專注于表達自己的生活,反而讓文化基因自然流淌。就像墨西哥的街頭涂鴉成為全球潮流,尼日利亞的“諾萊塢”電影征服非洲市場,有生命力的文化傳播,從來都是“我手寫我心”的真情流露。
攬佬SKAIISYOURGOD
,贊 1.8萬
初聽《大展鴻圖》的人,多半會被其“混搭感”擊中:粵劇《帝女花》經典唱段開場切入,電子合成器的音色裹著嶺南鑼鼓的節奏,傳統民樂的旋律線里蹦出幾句說唱。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組合,卻構成了最抓人的聽覺記憶點。
音樂圈流傳一個說法:陌生感與熟悉感的黃金比例,決定傳播力。《大展鴻圖》將這一比例拿捏得恰到好處。對華語聽眾來說,粵劇是熟悉的文化元素,電子編曲帶來了新鮮感;對外國聽眾而言,電子節奏是熟悉的律動,東方旋律則增加了異域吸引力。“各取所需”的聽覺體驗,讓其在不同圈層找到共鳴。
更妙哉的是,歌曲把“土”與“洋”的邊界攪碎了。“土”的是題材——家長里短、街坊瑣事,是稀松平常的“市井敘事”;“洋”的是形式——電子音樂制作、短視頻傳播,是前沿的文化載體。二者碰撞產生的不是違和感,而是讓人眼前一亮的化學反應。
這令人想起早年的《最炫民族風》。一首被吐槽“土得掉渣”的歌,卻讓NBA球星跟著跳,讓外國網友改編成各種版本。當時有人不解“土味神曲”憑什么火,現在看來,正是“土”里帶著的生猛活力,打破了文化傳播的“精致枷鎖”。
《大展鴻圖》在海外的傳播路徑,更印證了這個道理。它不是通過主流媒體的推介走紅,而是先在留學生圈子發酵,再被外國博主偶然發現,最后靠著網紅編舞掀起模仿潮。這場自下而上的傳播說明,當一種文化表達足夠鮮活,普通受眾會自發成為傳播節點,而民間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正是突破文化壁壘的關鍵力量,由此形成滲透力的輻射效應。
環球時報
,贊 3637
在Spotify登頂之前,《大展鴻圖》已在短視頻平臺完成了第一輪“破圈”。博主“不齊舞團”編的舞蹈動作簡單到幾乎沒有門檻。雙手比出“鴻鵠展翅”的姿勢,配合腳步的左右滑動,再加上一個甩頭的收尾,這套被網友戲稱“廣場舞2.0”的動作,迅速引發全民模仿。
數據顯示,該舞蹈的翻拍視頻在抖音超50萬條,從幼兒園小朋友到退休大爺,從寫字樓白領到田間農民,都在鏡頭前同跳一支舞。“全民參與”的熱度,讓歌曲傳播半徑呈幾何級擴大。外國網友刷到這些視頻,哪怕聽不懂歌詞,也能跟著節奏比畫兩下,不知不覺就記住了旋律。
這揭示了短視頻時代文化傳播的核心邏輯,不是“我演你看”,而是“人人都能參與進來”。傳統的文化輸出,好比劇場里演話劇,觀眾只能坐在臺下看;而短視頻時代的傳播,更像在廣場上開派對,每個人都能下場跳。《大展鴻圖》的旋律抓耳、歌詞重復、舞蹈簡單,剛好符合易參與、易改編的傳播特質。
海外社交平臺上,有人用這首歌做游戲視頻的BGM,有人把歌詞翻譯成各國語言惡搞,有人甚至用其旋律重新填詞,“二次創作”的狂歡,讓文化傳播有了持續發酵的動力。在海外華人圈,這首歌的共鳴更加強烈。近乎瑣碎的意象,串聯起幾代華人的共同經歷。從努力打拼到渴望“大展鴻圖”,從重視家庭到敬畏傳統,文化的力量在情感共振中悄然生長。
當阿叔的題字遇上電子節奏,銀龍魚的意象跨越重洋,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首神曲的走紅,更是一種文化自信的生長。這種自信是相信普通生活值得被看見、個性表達能為世界所理解。
歌曲還在循環,模仿還在繼續。留下的啟示值得深思:文化的生命力奔涌于市井之間,貼近生活的表達最具穿透力,普通人的參與才是最好的傳播。
本期話題
你聽過《大展鴻圖》嗎?你認為它爆火的原因是什么?評 論區聊一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