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2 日,蘇州匯川聯合動力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 “聯合動力”)成功通過深交所首發審核,作為 A 股上市公司匯川技術分拆新能源汽車業務的主體,這一標志性事件不僅重塑了分拆上市的審核邏輯,更以制度創新實踐詮釋了資本市場服務國家戰略的核心路徑。
一、分拆上市意味著“優中選優”
2024年4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此后分拆上市的審核環境整體趨冷,短短兩月內超14家企業分拆計劃擱淺,市場觀望情緒彌漫。然而,分拆上市并未完全停滯,滬深北交易所在新規后均有新增受理項目和成功上市項目。如今聯合動力的成功過會,更進一步明確了監管宗旨——并非叫停分拆,而是遏制盲目分拆和套利行為,優化資源配置、推進高質量發展。其重點在于“優中選優”,核心區別在于企業是否具備業務獨立性、技術先進性、分拆必要性和估值合理性的“清晰度”。
具體而言,聯合動力作為匯川技術體系內運營新能源汽車電驅和電源系統的唯一主體,自2016年設立以來專注該領域研發生產,與母公司工控產品在核心技術、工藝、應用領域及客戶結構上差異顯著。財務數據也印證了其獨立性:2022年至2024年,公司營收從50.27億元躍升至161.78億元,復合增速達79.39%,且與母公司及關聯方無同業競爭或不當關聯交易 。
技術層面,公司已形成26項產品核心技術與6項平臺核心技術,擁有98項發明專利及407項實用新型專利,主導參與20余項國家標準制定,技術護城河深厚。
分拆的合理性與必要性則基于雙重背景:一方面,母公司匯川技術作為工控巨頭(市值1700億元,2024年凈利潤42.85億元),嚴格遵循分拆規則中盈利門檻及子公司占比限制;另一方面,聯合動力聚焦新能源賽道的高成長性,分拆后有望通過獨立融資增強競爭力,反哺母公司整體價值,契合“分拆為聚焦而非套利”的監管導向。
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實踐映射
聯合動力之所以能從眾多分拆項目中脫穎而出,除了自身健康的發展態勢,更在于其扎實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和卓越的治理水平。這不僅是企業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成為新監管環境下贏得資本市場青睞的關鍵競爭力。
5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國資委、中國證監會、全國工商聯共同召開新聞發布會,就《關于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意見》(簡稱《意見》)答記者問,明確提出要“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在此背景下, 聯合動力的成功實踐恰恰是該制度框架和方向指引的現實映射。
匯川技術自2010年上市至今,收入從6億元成長至370億元,凈利潤從2億元成長至43億元。借助上市公司平臺,匯川技術用14年的時間實現了收入、利潤分別超過54倍、19倍的增長。而市值表現更是從上市時的78億元增長至1,690億元,上市至今融資53億元、現金分紅79億元,真正做到為廣大投資者持續貢獻價值。匯川技術的高增長、高回報體現了資本市場在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資本形成、完善公司治理、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等方面發揮的重大作用,是服務新質生產力的典型案例。
作為匯川技術的控股子公司,聯合動力是新能源動力系統的行業龍頭,其分拆緊密契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自主可控的國家戰略。一方面, 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實現了IGBT/SiC功率模組、電機定子轉子、減速器等核心部件及軟件算法全自主、國產控制芯片的大規模應用,并采取創新方案有效提升了新能源汽車上游零部件產業的國產化率。由此,它不僅鏈接上游的關鍵零部件產業,服務于下游的民族汽車企業,更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把握時代機遇,利用新質生產力引領技術浪潮,直接響應了《意見》中“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的重大部署。
另一方面,《意見》還著重強調要健全創新導向的激勵機制。鑒于聯合動力所處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是典型的人才及技術密集型行業,人才儲備至關重要。根據其招股書顯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 公司已實施三期股權激勵,員工持股平臺持有5.49%的股份,覆蓋員工超過970名,既包括各部門各級別員工,也包括對日常經營有重要貢獻的高管。
這種設計,首先體現了匯川技術深度綁定核心人才、激發創新活力的長期治理策略,符合國家鼓勵科技創新的導向;其次,持股平臺結構透明、由高管管理的公司主導、匯川技術的董監高未持有任何聯合動力的股權激勵額度,有效避免了監管層對“利用分拆向高管進行不當利益輸送”的疑慮。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激勵安排實質上是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者和奮斗者價值的合理回報,而非監管打擊的“造富游戲”,因此更契合《意見》提出的“賦予項目團隊充分自主權,鼓勵企業運用多種方式強化激勵,推動企業將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動能”的精神。
可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為聯合動力賦予了高“清晰度”和持續創新能力的內在基礎。這為其注入了長期價值增長的基因,最終呼應了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訴求。在資本市場充分激活組織活力、有效發揮企業家精神的助力下,相信聯合動力上市后有望復刻匯川技術的優良表現,在業績成長、估值增長以及投資者回報方面,持續向市場交出優秀的成績單。
三、服務戰略大局的制度協同
資本市場的價值不僅在于融資,更在于通過制度約束與要素整合推動戰略實施。一方面,其樞紐功能匯聚資金、技術、人才,助力企業技術攻關與并購重組;另一方面,通過公司治理約束和市場化激勵,推動企業筑牢核心競爭力。聯合動力的分拆上市,正是這一雙向賦能機制的范例——既通過資本市場獲得資源傾斜,又以治理透明度回應了防套利監管要求。
聯合動力的經驗表明,分層制度設計(準入監管+治理基礎+戰略引導)可高效引導資源流向國家急需領域。未來,隨著此類制度協同覆蓋面的不斷擴大,“嚴準入+強治理+戰略適配”的三維模型持續深化,將使更多企業從“被動合規”轉向“主動對標”國家戰略 。
另一方面,聯合動力案例的深層意義在于,它生動詮釋了新“國九條”的審核導向與現代企業制度的治理基石如何協同發力,最終精準服務于國家頂層戰略目標。
今年3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資本市場需聚焦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等五大領域,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而聯合動力的成功實踐,正是新“國九條”與《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意見》協同落地的結果。
健康的分拆運作更是完善并購重組市場生態的關鍵環節。以聯合動力為例,其分拆上市不僅將進一步提升公司業績表現與產業地位,更將通過估值重構有效提升企業價值,使投資者共享經濟發展成果。同時,分拆后實現業務聚焦與獨立運營的聯合動力,有望依托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專業優勢,積極有為地進行行業整合,驅動形成“分拆賦能—聚焦發展—主動整合”的良性循環機制。此類成功案例對并購重組市場建設具有重要的標桿意義,能夠有效提振市場信心。
綜合來看,聯合動力作為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的標桿,其分拆上市形成“母公司聚焦工控+子公司專攻新能源”的協同格局,不僅驗證了資本市場篩選技術密集型企業的能力,更以“小切口”映射出金融五篇大文章在國家產業升級中的“大場景”。與此同時,其體現出的主業純粹性、財務穩健性、激勵合規性、戰略匹配性、并購帶動性,也為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可復制范式。未來隨著“新國九條”政策深化,A股分拆上市將從“數量時代”邁入“質量時代”,逐步形成“嚴監管篩選優質企業-企業發展反哺資本市場-資本賦能國家戰略”的生態閉環,最終為培育世界一流企業集群奠定制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