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創建一批“楓橋式人民法庭”的部署要求,爭創全國首批百家“楓橋式人民法庭”,宿遷中院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新時代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示范活動,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工作在矛盾糾紛化解中的基礎性作用,切實提升人民法庭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為鄉村振興注入司法能量。近日,宿遷中院組織開展首屆“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評估驗收活動,活動中各法庭充分展示“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工作開展情況。
即日起,本微信公眾號對首屆參評的六家人民法庭創建成果進行展播。
今天,跟著小編感受宿城法院龍河法庭《“楓”映將軍里 法潤鄉間路》爭創新時代“楓橋式人民法庭”。
“楓”映將軍里
法潤鄉間路
爭創新時代“楓橋式人民法庭”
宿城法院龍河法庭司法轄區自2023年調整為龍河鎮、埠子鎮、洋北街道、陳集鎮、屠園鎮、中揚鎮及運河宿遷港產業園和江蘇省宿城現代農業產業園,轄區面積474平方千米,轄區人口22萬人。近年來,宿城法院龍河法庭以“打造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活動為抓手,結合轄區實際情況和鄉土地域特色,在各鄉鎮以融合法庭為載體設立司法聯系點,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服務轄區經濟社會發展。
PART01
聚焦紅色文化,黨建引領強隊伍
01
紅色基因鑄魂
堅持把傳承紅色基因與深化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有機結合,依托轄區朱瑞將軍故里紅色資源,組織法庭干警走進朱瑞故居開展“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司法為民”主題黨日活動,以紅色精神筑牢干警忠誠為民思想根基。聯合龍河鎮黨委開展聯合普法行動,與朱瑞將軍故里所在社區支部開展“庭村共建”,堅持“三聯驅動”工作法,以司法力量守護紅色基因傳承,持續擦亮“法潤兩港繪三彩”支部品牌。
02
先鋒示范賦能
聚焦示范引領,組建以3名青年黨員干警為核心的“青年突擊隊”,將其作為錘煉骨干、儲備人才的“練兵場”,展現青年干警沖鋒在前、敢打硬仗的先鋒風采,法庭青年黨員法官調解率及服判息訴率較非黨員法官分別高出5%、4.8%。推行“黨員法官亮身份、踐承諾”行動,黨員法官全部嵌入基層治理網格,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法官帶頭承辦疑難復雜案件、包聯矛盾突出村社,實現“關鍵崗位有黨員、攻堅克難靠黨員”。
03
文化育警凝心
以“我們的家”為主題,建設法庭文化墻展示干警日常生活剪影和干警隨筆,設置清風廊弘揚“親和為家”法庭文化,舉辦干警家屬開放日、開辦法庭農場,召開“樹清廉家風、創美好家庭”座談會,及時關注干警思想動態和實際困難,不斷提升法庭隊伍凝聚力。創新“黨建+審判”融合機制,將支部“三會兩課”與“一讀四評”有機結合,每月常態化開展解讀審判質效、評選優秀文書、優秀庭審、優秀案例等活動,推動政治素能與司法能力同步提升。
PART02
聚焦生態宜居,司法惠農促振興
01
抓實特色農業品牌保護
設立“洋北西瓜國家地理標志司法保護聯系點”,聯合市場監管部門打擊冒用商標、以次充好等違法行為,提升地理標志司法保護實效。針對涉洋北西瓜、陳集葡萄、羅圩香茄、埠子蠶桑等特色產業糾紛多發態勢,與陳集葡萄園、現代農業產業園簽訂法治共建協議,開設“時令法庭”,開展法律培訓15場,指導簽訂規范合同28份,就地化解土地流轉、農產品購銷糾紛173起。
02
抓實“退圩還湖”專項行動
立足“審判—執行—修復—預防”全鏈條司法保護機制,開展“退圩還湖”專項行動,破解“退圩還湖”難題,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有機統一。對于合法承包但需退出的養殖戶,指導鎮政府就合同解除可得利益損失與預期利益損失擬定補償方案;對于需要通過行政征收作出行政補償決定的,指導鎮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和正當程序辦理;對于已經提起訴訟的,通過快審快執方式,及時、妥善促使其退出承包水域,推動湖區生態修復工程按期完成。陳某占用湖區水面3000余畝,經強制執行后全部退出。
03
抓實弱勢群體司法服務
開通特殊困難群眾綠色通道,為留守老人、婦女、兒童提供上門立案等便民服務。開展“夕陽紅”老年人權益保護,聯合民政部門、派出所、司法所設立“夕陽紅”志愿服務隊,充分利用逢集、節日等時間點,聚焦防老詐騙、贍養繼承等典型案例,組織法官到村居、養老服務中心開展主題法治宣傳。2024年化解涉老年人糾紛200余件,為行動不便老人提供上門立案、上門調解、判后回訪等司法服務70余次。開展“紅領巾”青少年司法保護,與市雙蔡學校建立未成年人矯正教育共建機制,通過巡回審判、贈送普法書籍、典型案例教學、心理疏導等方式,助力迷途少年重返正軌。
PART03
聚焦鄉鎮工業,法護營商優環境
高效化解涉企糾紛
構建先行調解協作機制,主動聯合工會、司法所等職能部門建立常態化調解協作機制,同時積極引入律師、人民陪審員等專業力量參與調解,提高調解實效。大力推廣“線上訴訟平臺”,集成案件送達、質證、調解、庭審等全流程功能,有效降低企業時間與差旅成本。通過發布線上訴訟指南、典型案例宣傳等方式,引導企業熟悉并使用遠程訴訟服務。2024年以來,通過先行調解成功化解商事糾紛368件。組織線上調解與庭審156次,及時化解合同履行、貨款拖欠、勞動爭議等糾紛,確保企業維權“零延遲”。某房地產公司與某幼兒園因租金問題瀕臨解約,法官通過組織多輪調解,最終促成該幼兒園分批支付租金,實現雙贏共贏。
精準供給司法措施
創新涉企保全方式,針對涉訴企業賬戶凍結導致經營停擺的困境,法庭創新采用 “不動產置換保全” 方案,既通過替代性財產保障了債權償付安全性,又釋放了企業的基本賬戶功能,為企業贏得復蘇契機。某企業因多起訴訟導致基本賬戶被凍結,影響正常經營,法庭主動協調原告接受在賬戶扣劃后提供不動產作為替代擔保,解除賬戶凍結,使企業繼續經營。掛牌成立“服務鄉村振興實踐基地”,針對特色工業、制造業等轄區主導產業,開展“點對點”司法體檢,幫助企業梳理合同管理、用工制度中的漏洞,提前規避法律風險。
積極延伸司法服務
與園區企業建立常態化聯絡機制,在龍河機電產業園、埠子食品產業園等園區設立司法服務站,嚴格落實“一法官一網格” 和法官電話公示制度,定期開展主題法治宣講,及時回應企業法律難題。2025年3月,法庭走進洋北長江精工公司,舉辦“優化營商環境 助力企業發展”專題活動,現場解答企業關切的法律問題。累計編印發放涉企糾紛典型案例、勞動合同簽訂指引等資料500余冊,為企業應對復雜經營環境提供實操指引。制發2024年度涉運河宿遷港產業園區案件分析報告,詳細分析案件辦理中發現的制約企業發展、影響民生保障、行業監管等問題,提出針對性建議。
PART04
聚焦基層治理,庭鎮聯動增效能
(一)堅持抓前端治“未病”
前移風險預警關口,建立“重大案件預警”機制,就可能引發涉眾型糾紛、群體性矛盾的,及時向當地黨委政府發出風險預警。以司法建議賦能社會治理,針對轄區物業、光伏電板等問題向相關政府部門發送司法建議4篇,推動相關單位及時堵塞風險漏洞。
把法庭職能嵌入綜治網絡,法庭負責人定期列席鄉鎮黨委(擴大)會,針對農村土地流轉、特殊群體保護等問題提出工作建議,參與制定轄區平安建設方案。
創新“法治+戲曲”融合普法,結合轄區文化特色,聯合龍河鎮雙百藝術團將贍養糾紛、土地承包等典型案例改編為《一樁離婚案》《揚人情新風》等柳琴戲節目,進行鄉村戲曲巡演,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動“法治理念入鄉音、法治故事進民心”。
(二)堅持抓中端治“欲病”
依托“法庭+綜治中心+網格”一站式服務平臺,聯合司法所、村居委會等建立多方聯動調解機制,簽訂共建共治協議12份,設立20個鎮村融合法庭,中揚鎮融合法庭已成為法庭轄區內成子湖畔的哨所法庭。
推行“1名法官+1個鄉鎮”包聯責任制,法官定期下沉掛鉤鄉鎮參與矛盾糾紛排查、指導調解工作。堅持用農村工作法化解農村糾紛,邀請鄉賢、人大代表、老教師、老支書擔任特邀調解員,就地化解涉農、鄰里、贍養等糾紛。2024年,駐庭調解員共調解1497件案件,調解成功1003件,成功率67%,張迎九先后獲評“最美宿城人”、全市優秀調解員。
建立家事調查員制度,聘請熟悉社情民意的村婦聯主席、網格員擔任家事調查員,協助法庭調查家事案件中涉未成年人撫養、老年人贍養等情況,為案件審理提供重要參考。2024年以來,家事調查員共協助調查案件72起,協助化解糾紛31起,相關做法被江蘇法治報深入報道。
(三)堅持抓末端治“已病”
落實好督促履行機制,采用“自動履行+正向激勵”雙向發力,在案件開庭前播放嵌入主動履行告知書、審理時簽署《自動履行承諾書》、判后送達《判后告知書》,明確履行期限、法律后果及誠信履行正向激勵政策,生效案件自動履行率28.7%,經督促后主動履行23.6%。
落實好直接執行機制,制定《人民法庭直接執行工作機制實施方案(試行)》,由執行局明確執行專員和法庭干警組成執行團隊駐庭執行,聯合鄉鎮治安綜合治理中心、村委會、派出所解紛力量,充分發揮屬地調解員、網格員的基層基礎工作優勢,摸排義務人的行動軌跡、收入情況。2025年1-5月,法庭執行團隊執行完畢案件161件案件,執行完畢率41.18%、首執案件終本率30.7%,執行到位率59.16%,該三項指標均優于區間最優值,并優于全局平局值。
來源:宿城區人民法院
如果您喜歡我們 推送 的文章,請將"宿遷中院公眾號"加為星標,分享您喜歡的文章并點擊頁面下方的“在看”“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