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中美貿易爭端,從中方拿出“稀土王牌”后已經開始轉向,足以見得美對華稀土依賴是比較嚴重的。
可這個美政府數年來都“戒”不掉的“依賴癥”,現在卻有一家美企號稱“給我們一年,就能都搞定!”
這話說的,究竟是純純的“畫餅”?還是這家美企真有什么秘密武器?
正文:
在英國48小時燈火通明的背后,是中美兩國代表團隊緊張談判的現實。
根據記者蹲守畫面來看,雙方都沒顧得上正式吃飯,而是點的外賣。
不過對于美國來說,這份“苦”吃的值得,因為他們感覺這波和中國的談話,尤其是稀土問題應該“穩了”!
所以,會后美商務部長直接公開號稱:已經取得“令人鼓舞”的進展,并且在多個“關鍵事宜”上達成初步共識。
但有意思的是,在中國商務部所發出公告的言辭里,卻是連一丁點“稀土”“磁鐵”的字眼都沒有提。
且不說這個關鍵信息美國國內有沒有看到,至少對于部分美企來說,在這場談判后他們自我感覺又“厲害”了起來。
11日,觀察者網發布了一則文章報道,先是揭露了由于美國“亂搞”關稅戰,中國的稀土管控已經讓美行業感覺到“痛”。
但美國企業也并不是一味的“長吁短嘆”,一邊喊著供應鏈不足一邊看著自己的企業滑落山谷,相反,有一部分“聰明人”看到了機會。
比如其中一家稀土制造商就無比自信,他們號稱眼下情況證明了美國稀土供應鏈的短缺,而當下他們正在努力,到了明年就將有所作為!
而且他們還拿出了“業績”,號稱在俄克拉荷馬州的稀土磁鐵制造廠,一年最多能生產4億至5億塊磁鐵。
同時,該公司還有一個研究院正在研究“稀土分離技術”,可以對當下感覺到“缺貨”的美國客戶提供服務。
按理說這種受到“外力”從而奮發圖強的精神,確實值得鼓勵。
但要是僅僅想要靠“畫大餅”就想解決眼下的問題,那可就成了“好高騖遠”了。
就現在來看,如果美國的生產能力是“嘎嘎的”,那根本不用這么著急啊?那就說明你沒有搞懂美國重新定義的“自產稀土”。
按照已知的美國地質調查局針對2023年美國稀土礦的說法,在北美,美國的稀土已探明和推斷資源估計包括360萬噸,真不算少。
可若想生產,就得把稀土挖出來然后送到中國提純,再運回去打上“自產標簽”,才真正能用。
說白了,中國一直以來靠的從來都不是稀土本身,而是稀土技術。
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中國作為稀土儲量大國,也一度落得跟眼下美國差不多的境遇。
由于稀土冶煉分離技術都被美、法、日壟斷,導致咱們只能“低價賣礦,高價買土”。
自此之后,咱中國就奮發圖強,數十年的潛心研究,才讓如今中國得以在稀土圈站穩腳跟,而分離和加工,則成為手中的真正王牌。
截至至目前,全球9成的稀土冶煉產能都在中國手里。
眼下這家美企,想要在1年內就超過中國數十年的努力?小說都不敢這么寫!這一點有太多企業可以證明。
以汽車行業為例,5月份日本以及歐洲許多汽車大廠都陷入一片“哭唧唧”的狀態里,其中主流車企(包括豐田、大眾)等,還給特朗普政府寫了聯名信。
等到后來,寶馬更是直接發出“警告”,說眼下雖然工廠還在正常運轉,但由于供應商已經受到稀土短缺影響,很快就將停產。
沒兩天,日本鈴木公司接過寶馬的“棒子”,直接對外宣布:不用過幾天了,眼下因為中國含稀土材料的零部件不到貨,咱已經開始停擺了。
你說這么多大企業和相關供應商都撓頭的問題,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美企就能解決?那不是鬧呢么。
當然,由于稀土確實相當重要,尤其是其中的“磁王”:“釹鐵硼”磁體,可以應用到汽車、航天、AI等一系列領域,中國也沒有徹底卡住不放。
前一陣中國就已經表示過,會加快稀土輸歐審批程序,并建立綠色通道,同一時間也對部分美企予以“臨時許可”。
但如果說是美方所希望的“回到4月以前”,不出意外,不會那么快到來。
12日,中國再次強調,由于稀土的軍民兩用性,我們會考慮民用領域的需求,但限制出口也符合國際法。
言外之意,就是民企想要的很快就有,但軍用這塊想都別想了。
就這種情況下,美國方面還是沒有認清現實,就在談判后特朗普還美滋滋的在社交平臺發文:說和中國的不少協議達成啦!比如中方將會提供稀土磁鐵等。
隨后中方外交部就直接回應道:中美確實達成了一些框架,來解決各方面的需求,不過前提是這個共識雙方都得遵守。
這話里話外也是告訴美國,你們想要的現在還沒“資格”立刻拿到,等你們表現出一定“誠意”后咱們再聊。
說直白點,不管是美企的行業“挑戰”,還是美總統的“喜訊發言”,本質上都不過是在通過“畫餅”撫慰民眾與行業情緒罷了。
真正的解決方案,除了等中國開放限制外別無它法。
畢竟很早以前,美國一系列減少對華稀土依賴的措施,全都“失敗”了。
2020年,美國國防部直接撥款超過4.39億美元,就為了提高美國的稀土供應鏈搭建。
不過眼下,美國加州的稀土加工廠都還沒搭建完畢,所謂“擺脫”根本不現實。
可問題在于,F-35戰斗機和弗吉尼亞級攻擊潛艇等關鍵軍備的生產,一天都等不了了。
還有拜登時期,還把“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定為國策,為此不單給企業補貼,還聯合多個其他國家合作,然而4年過去了成果那叫一個都沒有。
直到本次特朗普重回白宮,他能做到的也最多是搞稀土開采,從勘探格陵蘭島沿海的冰山斷裂區,到宣布允許海下開采。
可對于提煉技術的壁壘依舊碰都不敢碰。
說白了,咱們不否認美國或許有一天可以突破技術,逐步掌握一部分稀土供應鏈,但這個時間絕不是現在或1年后。
參考資料:
央視新聞《商務部:將依法依規對稀土出口許可申請進行審查》
觀察者網《中方反制讓全球企業開始“卷”起來了,美企放話:明年我們就會有所作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