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避暑天,執一釣魚竿,到撫仙湖垂釣。擇一濃蔭處,甩出釣線,晨釣朝霞,暮釣夕光。漫長的三伏天,隨釣竿悠閑起落,一切煩擾憂愁拋卻腦后。
早在明末,徐霞客就在其游記寫道:“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渾濁,惟撫仙湖最清”,它的美正在于澄澈透亮。
為了一睹傳說中的碧波萬頃,也為了早來擇好方位垂釣,我們先抵達撫仙湖公園北岸。此處湖面開闊,云南特有的蔚藍蒼穹下,遠處的水藍得不真實。繼續向南,到達湖西南端的孤山景區,偶有微風滑過,湖水便泛起漣漪共舞,清澈的湖水,映照著湖邊的青山、綠林、藍天和白云,成為垂釣者常臨之地。
同樣,在云南的滇池悠然垂釣,也是垂釣賞景兩相宜。雖然看不到越冬的西伯利亞紅嘴鷗,但還是有很多海鳥在此盤旋飛翔,近在咫尺場面壯觀,游客和垂釣者紛紛下車觀賞。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湖北部有橫亙東西的海埂伸入滇池,將湖分為內外兩部分。海埂以北稱草海,海埂大壩就是草海邊上的堤壩。到了海埂湖濱路,果真看到不少海鷗在湖上,但都不肯飛起來。熱心的當地人指著遠方解釋:“海鷗在那里覓食,吃飽才來這里小憩,所以都不飛啦?!辈槐氐歉咄h,不必受烈日暴曬,不必冒大汗淋漓之苦,只要租輛小車,便可一邊放釣,一邊悉數飽覽云南美景。
登上大壩,游人如潮,許多游客在喂食海鷗。大家已經遺忘垂釣的目的,我也撕下一小塊面包放在手心,舉得高高的,可海鷗就是不吃。后來我發現,應該用手指捏住一點,露出大部分的面包,這時,機警的海鷗才盤旋而下,叼起面包快速飛走,生怕被人們捉到似的。
在海埂大壩岸邊垂釣,醉翁之意不在酒,圖的是盛夏陰涼。魚在湖里,游水冒泡,不緊不慢。人不羨魚,人也可以和魚一樣,不疾不徐。魚竿安插妥帖之后,貓在一樹綠蔭下,坐到一方石塊上。背后習習微風,自濃蔭深處,直瀉而下。熱汗瞬息而止,睡意頓消,神清氣爽。
釣魚不必費神盯著魚竿,只要側耳傾聽魚鈴即可。魚咬或者不咬鉤,全憑魚兒愿意或者不愿意,無關緊要。釣到或者釣不到魚,人在那里,不喜不悲。而最大的收獲是,人清涼恣意,與釣魚的心情相得益彰。春夏交替,大壩旁開滿粉色杜鵑,淡淡芬芳、色彩鮮艷,將湖畔渲染得絢麗多姿。菖蒲、蘆葦、睡蓮、小葉榕、五色梅等交相輝映,人們全然不顧頭頂烈日如焰,只要一碗豌豆涼粉或涼面就可迅速降溫。
幸好這個夏天,在春城昆明之水,隱遁在浮躁之外,讓都市人的情緒慢下來,放下包袱,放下欲望,折榕枝為釣竿,裁蘆葦為釣絲,在夏日里,釣得一份避暑的好心情。
作者:王珉(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轉載請注明來源《民族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