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陸軍的29個重型合成旅,能單挑一個小國?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解放軍一個重型合成旅的配置通常如下,有5000至7000左右的戰斗人員,下設多個作戰單位,4個重型合成營,炮兵營、防空營、偵察營、作戰支援營以及勤務保障營等各有一個,它們互相協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作戰體系。
武器裝備自然相當豪華,當年李云龍要有這些裝備,他敢打東京。坦克是重型合成旅的中堅力量,一般配備有112輛 99A主戰坦克,按照人均來算,首次比美國陸軍高。
99A主戰坦克裝備125毫米口徑的ZPT-98型滑膛炮,同時配備厚實的裝甲,正面等效1000毫米均質鋼。其主炮能輕松穿透敵方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激光武器系統能壓制對面的坦克駕駛員,同時毀傷外部的觀瞄設備。
除了坦克,重型合成旅還有100余輛04A型步兵戰車,它配備的30毫米機關炮和反坦克導彈,在伴隨坦克作戰時,能夠有效向敵方輕型裝甲車輛和碉堡塹壕傾瀉炮彈,為步兵清障。
遠程打擊上,重型合成旅裝備有PHL-191型遠程火箭炮和PCL-181型自行榴彈炮。
PHL-191火箭炮射程480多公里,帶衛星制導,能從福建沿海發射,覆蓋臺島全境,在中印邊境發射的話能打到印度首都新德里。
PCL-181自行榴彈炮目前可以說是陸軍的最愛,每次有節目采訪,陸軍都喜歡把這個炮拉出來。該炮發射普通炮彈時射程約40公里,發射火箭增程彈時射程可達120公里。此次印巴沖突中,巴基斯坦就用PCL-181的出口型號SH-15自行榴彈炮打得三哥舉白旗。
當然了,這幾款只是最具代表性的,還有很多重武器的威力依舊不容小覷,單拎出這幾個,就知道重型合成旅有多么土豪。
有了這些重武器,后勤能力自然要跟得上,所以重型合成旅必須要有成建制的后勤保障營。
勤務保障營主要負責物資運輸、戰車汽車修理和救助受傷士兵。這個營配備了很多后勤保障車輛,據說餐車可以一邊跑一邊做飯,炊事班連顛勺都省了。
作戰支援營下轄工兵、防化等連隊,裝備有工兵車、電子戰車和化生防車。而工兵部隊具備快速架橋、地雷探測與清除、障礙物設置與拆除等能力,能夠為部隊開辟道路,使得重型裝備也能順利通過。
還有非常完善的防空體系,在這個無人機、巡飛彈滿天飛的時代,防空營是重型合成旅的守門員,裝備有紅旗-17履帶式自行地空導彈系統和PGZ-09履帶式自行雙聯35毫米高炮系統。
紅旗-17機動性很強、反應速度快,主要攔截小型無人機和巡航導彈。近些年,西北某些旅還裝備了PLA-625防空戰車,使用電動加特林發射可編程的25毫米炮彈,具備出色的機動性和防空能力,是近些年我國軍工專家為對付FPV這類無人機專門研制的,攔截效率極高。
其實,重型合成旅的電子信息化水平才是亮點。
整個部隊的通訊,采用“云-邊-端”三級網絡架構,旅級指揮部也能集中衛星、無人機、地面傳感器等多方收集的情報,從戰略到戰術,從旅長到塹壕里面的士兵,實現實時數據貫通。
當然了,一般不會越級指揮,解放軍可不會出現“把機槍往左移動5厘米”這種鬧劇。但是要知道,現在我們有這種能力,坦克、火炮、無人機、士兵、機器狗這些,不光是火力節點,也是信息共享節點。
這個全數據鏈路的抗干擾能力極強,雖然解放軍40年沒有打過仗了,但是每次演習都是在極其復雜的電磁環境下進行,這方面說是藍星第一并不過分。如今全數據鏈又加上了AI大數據分析,讓整個集團軍的指揮決策和戰士們的戰場應變更加準確和科學。
有人計算過,構建一個重型合成旅的成本就要200億,這么多錢夠買3艘055大驅了,所以那些總喜歡把“陸軍只配有新槍和新鞋”掛嘴邊的可以歇會了。這幾年陸軍裝備的更新速度還是很快的,練兵也更加頻繁。
這么拼命的發展陸軍,還是因為當年吃過的苦太多了。當下解放軍能有這么多先進裝備,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實現了工業化,而且還在不斷升級,工業化是一個國家能保衛自己的先決條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