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鑒于中東緊張局勢,他將于當晚結束在加拿大參加七國集團峰會的行程并提前返美。據稱他已下令國家安全委員會在白宮戰情室待命。
另據新華社報道,美國正向中東地區部署更多軍力。有美軍官員稱,美方已將大量加油機轉移到歐洲,美國“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也正前往中東,為特朗普的決策提供選擇余地。
開弓沒有回頭箭,特朗普在以色列這次空襲伊朗前按不住內塔尼亞胡,那被拖下水就是大概率事件了。
特朗普先是拒絕在七國集團關于呼吁緩和中東局勢的公告上簽字,接著提前離開七國集團回到華盛頓特區。再加上美軍的大規模異動和白宮戰情室的緊急集合,確實給人一種山雨欲來的感覺。
再結合各國包括我們都陸續開始撤僑,基本可以判斷美國人要下場了,最快甚至可能就在幾個小時內。
之前美軍就動作頻頻,三十多架加油機從美國本土飛往歐洲,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也在往中東趕。加油機這玩意兒,說白了就是給戰斗機續命的,能讓戰機飛得更遠、打得更久。
這么大陣仗,顯然不是鬧著玩的,至少說明美軍在認真準備一場可能的空襲行動。
特朗普提前結束G7峰會趕回白宮,還在社交媒體上喊話讓所有人撤離德黑蘭。這架勢,像極了當年美國打伊拉克前的節奏。
但問題是,伊朗可不是伊拉克。伊朗的軍事實力在中東數一數二,導彈庫存管夠,真打起來,美軍未必能輕松拿下。
更關鍵的是,伊朗手里還捏著霍爾木茲海峽這張王牌,全球三分之一的石油運輸都得走這兒。要是伊朗一急眼,破罐子破摔把海峽封了,國際油價立馬竄上天,全世界都得炸鍋。
特朗普這人,做生意出身,最會玩極限施壓。他現在的操作,更像是在逼伊朗回到談判桌。
你看他一邊調兵遣將,一邊又讓團隊趕緊聯系伊朗官員,擺明了是想用軍事威懾換外交讓步。
這套路,他在2019年就用過,當時也是航母轟炸機齊上陣,最后卻沒真打,而是追加了一堆制裁。
美國現在內憂外患一大堆。亞太要盯著中國,歐洲還得防著俄羅斯,國內通脹還沒完全摁住。真要跟伊朗開戰,那就是一腳踩進泥潭,沒個三五年別想抽身。
特朗普再莽,也得掂量掂量這代價。更別說明年就是中期選舉年,萬一戰爭拖垮經濟,他后面的任期就跛腳了。
以色列這次的陽謀,就是想拉美國下場,想讓美國在崩潰之前,再給自己貢獻一把。這次逼著伊朗跟自己死磕,就是欺負伊朗孤立無援,伊朗如果下死手反擊,美國不可能看以色列去死。
伊朗這邊,惹急了也不是善茬。這些年被美國制裁得夠嗆,但總歸是扛住了。他們的導彈能打到以色列,還能支援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武裝這些小弟。
美軍要是真動手,伊朗肯定不會坐以待斃,兔子急了還咬人呢,到時候中東怕是得亂成一鍋粥,周邊國家大概率會被拖下水,沙特、阿聯酋這些美國盟友也得跟著遭殃。
從頭到尾最希望美國打伊朗的,就是以色列。內塔尼亞胡一直想借美國之手除掉伊朗這個心頭大患,只是美國人不想再當冤大頭才遲遲沒有動手。
因此美軍這番動作,威懾的成分應該遠大于實戰。特朗普是在賭,賭伊朗不敢硬剛,最后乖乖回到談判桌。
都說有什么樣的性格就有什么樣的命,三國里曹操曾經評價袁紹是“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伊朗國內現在一大堆的“袁紹”,導致今天這樣的局面也就很正常了。
就在去年,真主黨和伊拉克民兵武裝還三天兩頭炸美軍基地和以色列,是伊朗叫停了他們。如今的抵抗之弧,除了胡賽還保存較好,其他都殘了。
伊朗當時的軟弱綏靖,到今天最終逃不過挨打的命運也就順理成章了。現在以色列擺明了要對伊朗進行更大規模空襲報復,伊朗除了徹底投降和擴大規模繼續打之外,已經沒有第三條“一邊打一邊談”路可以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