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點、新挑戰
作者:李莉
編輯:夢琪
風品:喬治
來源:首財——首條財經研究院
好飯從來不怕晚。歷經四年多的籌備努力,影石創新終于在6月11日成功登陸科創板。
上市首日即遭熱捧,盤中一度漲超290%,最高觸及187.99元,中一簽新股最多可獲7萬元收益。當日收盤報收177元/股,較47.27元發行價,漲幅超過274%。盡管隨后交易中有所波動,截至6月17日收盤價仍達170.18元,總市值682.42億元。
不止股價撩人,此次19.38億元的募資,也位居2025年以來上交所(主板+科創板)整體募資額第三,在科創板中表現突出。那么問題來了,影石創新為啥這般受捧?當下實力底色、未來前景能不負厚望么?
1
"行業冠軍"這樣煉成
公開信息顯示,影石創新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以全景技術為核心的全球知名智能影像設備龍頭企業。公司圍繞“Insta360影石”核心品牌,構建了消費級智能影像設備、專業級智能影像設備以及配件和其他產品三大產品矩陣,全面覆蓋消費及商用場景,并通過廣泛的創意性配件擴充使用場景。
一路走來,離不開創始人劉靖康深厚的技術積累和敏銳市場洞察力。2010年進入南京大學軟件學院就讀,期間劉靖康憑借一系列創新操作被譽“技術帝”,一個知名事跡是通過電視臺主持人按鍵聲音的細微差異,破譯了360公司創始人周鴻祎的手機號碼。
因敏銳察覺到360°影像內容的巨大潛力,2015年,影石創新正式成立,當年12月便推出首款全景相機Nano。該品在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因主流媒體的廣泛使用迅速成名。
此后,影石創新不斷推進產品小型化和向消費級市場的轉型。2017年發布了自主研發的旗艦全景相機X系列,結合“先拍攝后取景”的創新方案以及AI剪輯與自拍桿智能隱藏技術,實現了“自拍如跟拍”全新體驗。
2024年巴黎奧運會開幕式上,影石Insta360相機頻繁出現在各國運動員手中,記錄下重要時刻。繼而帶火消費市場。
深入業務面,影石創新已搭建起較豐富的產品矩陣,消費級產品主要包括以ONE R系列、ONE(X)系列為代表的全景相機和以Ace系列為代表的運動相機;專業級產品則以Pro系列、TITAN系列為代表的VR全景相機。
根據Frost & Sullivan數據,2023年影石全景相機全球市場占有率達67.2%,位居第一;在運動相機領域,影石創新2023年全球排名第二。
同時,屢屢斬獲國際殊榮,包括《紐約時報》2022年最佳運動相機獎、美國CES創新獎、英國Stuff最佳五顆星評價、德國IF設計獎、日本Good Design設計獎以及美國《時代》雜志2024年度最佳發明等。體現了公司產品設計和技術創新方面的實力。
盤點發展心得,研發方面的持續投入不得不提。據招股書披露,2022年至2024年期間,公司累計投入研發資金達14.8億元。同時,組建一支超過千人的研發團隊,占公司員工總數57.68%,擁有的專利量已突破900項。
可以說,憑借較強的技術實力、較廣闊的全球視野、較前瞻的賽道布局,影石創新在智能影像設備領域脫穎而出,奠定了行業領先優勢。
2
線上線下雙驅 韌性生長
2021年以來,消費級智能影像設備一直是主收入來源,2022年至2024年,貢獻收入為17.04億元、31.32億元和47.89億元,占比達84.81%、87.18%和86.59%。專業級智能影像設備收入,則呈逐年下滑趨勢,同期收入分別為0.48億元、0.34億元和0.24億元,占比2.38%、0.95%和0.43%。
市場分布方面,截至2024年,76%收入來自海外市場,好在單一市場的集中度不高。其中,美國、歐洲、日韓是主要出口市場,2024年占比分別約為23%、23%和8%,同期國內市場占比為24%。
自公司成立以來,影石創新組建了全球化的市場和銷售團隊,完善線上線下銷售體系。線上覆蓋了影石官方商城以及亞馬遜、天貓、京東等境內外主流電商平臺;線下與多家知名零售商合作,形成了覆蓋多個國家的銷售網絡。自2023年起,影石創新還在深圳、廣州、南京等城市的核心商圈開設線下直營店,為消費者提供沉浸式的產品體驗。
據招股書披露,影石創新的線下渠道包括直營門店、經銷商以及Best Buy、順電、Sam's Club、Costco、Yodobashi Camera等大型商超或專業銷售渠道。目前,線下銷售網絡已覆蓋全球超10000家零售門店和90多座海內外機場。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線上銷售金額為10.00億元、16.85億元和26.52億元,線下為10.10億元、19.07億元和28.78億元,銷售占比分別為49.75%/50.25%、46.91%/53.09%、47.95%/52.05%。
齊頭并進,較為均衡的線上線下建設,讓影石創新擁有較強的成長韌性,尤其在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2022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影石創新營收分別達到20.41億元、36.36億元、55.74億元、13.55億元,同比增速78.16%、53.29%和40.7%,2022至2024年復合年增長率(CAGR)57.67%。毛利率為51.49%、55.95%、52.20%和52.93%。
3
長情奔跑、百倍回報
或基于此,影石創新一直不缺資本熱度。早在2014年5月,劉靖康就獲得IDG資本等投資機構認可。為更好接受境外投資,他還計劃搭建VIE架構,為國際化奠定基礎。
IDG資本合伙人童晨表示:“我們從一開始就看好他們作為中國制造的潛力軍進軍海外市場,打開全球發展的大門”。
2015年3月,開曼嵐鋒完成A輪融資,IDG以65.25萬美元認購20%的股份。5月,開曼嵐鋒進行B輪融資,啟明創投以375萬美元占股約15.3%,IDG為避免股權稀釋,追加投資100萬美元。2016年4月的C輪融資中,迅雷以900萬美元占股12.16%,蘇寧出資350萬美元占股4.73%,啟明創投再次跟投145.41萬美元,IDG則選擇放棄跟投。
2018年9月,開曼嵐鋒拆除境外上市架構,將股權平移至境內主體深圳嵐鋒。此時,IDG、啟明創投、迅雷分別持有深圳嵐鋒16.38%、14.44%、12.16%股權。此后,深圳嵐鋒又陸續獲得深圳麥高、廈門富凱、中信證券等機構投資。2020年1月,深圳嵐鋒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為“影石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1世紀經濟新聞援引公開信息顯示,影石創新共完成8輪投資,其中作為最早期投資方,IDG資本入局十年之久。
截至IPO前,IDG通過EARN ACE持有影石創新13.32%股權,啟明創投通過QM101持有9.40%股權,迅雷通過香港迅雷持有8.73%股權,朗瑪峰創投合計持有5.06%股權。而成功上市,也讓這些早期投資者收益迅速放大。以長情陪跑的IDG為例,持股成本約165.2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188.15萬元。按照發行價47.27元/股計,IDG持有的4796.62萬股價元值達到22.67億元,投資回報超180倍。若按照最新收盤價計,可謂賺得盆滿鍋滿。
本次IPO,還吸引了6家戰略配售投資者參與。其中,淡馬錫富敦投資有限公司獲配175.41萬股,價值約8291.55萬元;中信證券投資有限公司獲配126.93萬股......這些戰略投資者的加入,不僅帶來資金支持,也為影石未來的業務發展提供了更多資源和可能性。
募資用途方面,擬主要用于兩大關鍵項目:“智能影像設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和“影石創新深圳研發中心建設項目”。通過項目推進,進一步聚焦智能影像設備領域,加大在光學影像、人工智能技術以及機器人視覺感知等前沿科技的研發投入。
換言之,公司將繼續拼搏、鞏固技術護城河,強化領先地位。
4
侵權調查、競品追擊 新曲線眺望
當然,不拼也不行。畢竟成績只代表過去,展望未來一些挑戰也不容小覷。
首先,是行業市場容量限制。Frost&Sullivan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3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設備市場規模從164.3億元增長到364.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14.3%。而2023年全球全景相機市場規模僅50.3億元,預計2027年達到78.5億元,2023-2027年的復合增長率約11.8%;同期,全球運動相機市場規模314.4億元,預計2027年增至513.5億元,復合增長率13.0%。這意味著,即使到2027年,影石創新所在的全景相機和運動相機賽道的合計規模也不足600億元,年均復合增速不超15%。
看似規模速度還可以,但別忘了競爭分食同樣激烈。影石創新過去幾年的快速擴張,很大程度上得益產品性能和性價比優勢,從而搶占了GoPro等競對的市場份額。目前,影石創新在全景相機領域已占據近70%的市場份額,龍頭地位顯示了競爭力,也意味著進一步攀升的難度。
例如,大疆自2019年開始進入運動相機領域,并采取低價、高性能的市場策略。影石創新招股書顯示,大疆Action 5和Action 5 Pro的零售價格均比影石Insta360 Ace Pro 2低100元。此外,大疆2024年發布的Action 4新增了“360°全景模式”。據36氪硬氪及外媒報道稱,大疆計劃今年7月推出首款消費級全景相機DJI Osmo 360。且大疆研發的Osmo Nano可能是其最小的運動相機,形態和功能方面無疑在對標影石的GO系列。
同時,GoPro也計劃推出MAX 2 360度全景運動相機。種種跡象表明,影石創新在全景相機市場的絕對優勢正受到挑戰。
另一廂,需警惕海外市場風險。如上所文,海外市場一直是影石創新重要的收入來源。2022年至2024年,境外銷售收入為15.96億元、29.03億元和42.23億元,占總營收比分別為79.43%、80.83%和76.35%。
其中,美國市場的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21.46%、25.15%和23.38%。2024年,GoPro依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規定,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337調查申請,指控影石創新及其美國子公司侵犯其在美知識產權。同年5月,337調查正式啟動,目前仍在進行中。影石創新表示,如337調查結果對公司不利,公司聲譽將受到負面影響,相關涉案產品可能無法繼續在美國銷售。
要知道,2024年國內市場占比才24%,美國市場與之基本相當。若無法在美銷售,業績沖擊性不可不察。即便拋開這個因素,2025年以來貿易戰陰云籠罩,個中不確定性同樣不容忽視。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歸母凈利為4.07億元、8.30億元、9.95億元和1.76億元,同比增速103.66%、19.91%和-2.5%。凈利率為19.96%、22.81%、17.58%和13.01%。可以發現,2024年,盈利增速放緩,低于營收。2025年一季度更出現增收不增利。
追其原因,應對外部競爭是一個考量。據36氪,對于大疆及其他企業的潛在競爭,劉靖康曾將智能影像市場類比為游戲市場,高度同質化競爭的可能小。競爭關鍵在于是否比友商更為敏銳的捕捉到客戶未被滿足的需求。“你要保持非常高的頻次不斷抓到客戶新的需求,然后通過軟件或者軟硬件,芯片跟材料之間的結合,不斷的去創造。”
不止說說而已,2024年,影石創新銷售費、研發費分別為8.26億元、7.77億元,占營收比13.93%、14.81%。2025年一季度研發費用率、銷售費用率同比分別提升3.21、3.18個百分點。
顯然,大疆、追覓的入局攻勢,讓王者影石創新感受危機感的同時,也激發其全面競爭的動力,增收減利的壓力。
好在,影石優勢在于全景技術上的沉淀,這里有較多的坑要踩,不容易快速突破。多數涉足該領域的企業,都從運動相機先起步,大疆也如此。這給了影石創新一定的修筑抬高護城河的騰挪時間。只是,看看上述大疆的進擊速度及決心,這個緩沖期或也沒有多久。
往期看,正是通過全景技術差異化,避開與大疆、GoPro的正面沖突;又借助運動相機領域AI智能剪輯(FlashCut)等功能,影石創新實現了彎道超車。不過,近年來有輿論認為,影石創新在相機產品創新玩法上略有停滯。
對此,劉靖康解釋稱,過去兩年時間,影石創新將更多的精力花在垂直場景基礎需求的應用,包括一些隱形的安全需求,例如,相機在高速行駛過程中收音的問題,水下懸停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攝像頭模組為智能影像設備的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達58.5%。其中僅光學鏡頭實現了完全的國產化替代,CMOS圖像傳感器、DSP處理芯片供給來源仍主要集中于歐美、日韓等國。這意味著,硬件方面的提升空間有限。未來比拼的核心戰場,還在軟件技術層面能力。
看預期下菜碟是資本常態。面對大疆等全面追擊,防守不是資本市場的討喜策略。其更在意的是預期,是影石接下來能否抓住一條新增長曲線。是即便其他競品打價格戰,也擁有繼續開拓市場的實力底氣。
若從此看,上市以來的股價高增,對創始人和股東們意味著巨額財富回報,但也抬高了市場期許值、對影石創新是一個背負。雙面鏡的冰火交融中,面對市場更嚴苛的審視,實力底色、后續成長動力是穿越冰火的無二法門。
新起點、新機遇、新挑戰!影石科技做好準備了么、還差多少火候?
本文為首財原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