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柴旭晨
編輯 | 周智宇
7月18日,證監會官網顯示,宇樹科技已在浙江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并披露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備案報告,由中信證券擔任輔導機構。根據計劃,輔導機構最早將于今年10月對宇樹是否達到發行上市條件進行綜合評估,并協助其籌備IPO。
這意味著,宇樹——這家備受矚目的具身智能獨角獸——正式開啟了上市進程。
事實上,宇樹為IPO早已開始暗暗鋪路。在開啟上市輔導前,宇樹已于5月29日完成更名,同時創始人王興興還以CEO、CTO、董事、財務負責人等多重身份完成工商登記。
一個月前,宇樹宣布已完成始于去年底的C輪融資交割,估值也水漲船高來到120億,相較前一輪近乎翻倍。與此同時,宇樹也在做上市前的資本運作。
宇樹的IPO似乎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眼下它也的確駛入了關鍵的命運轉折點。
今年初,宇樹機器人登上央視春晚,收獲了一波國民級人緣。美團、京東、阿里等互聯網大廠成了投資人形機器人的主力軍,“宇樹們”的股份被大廠爭搶,股東將其視為下一個“大疆”。資本市場上“宇樹概念股”隨之一路飛漲,具身智能賽道旋即迎來一波上市潮。
就在兩周前的7月8日晚,智元機器人宣布要約收購上緯新材63.62%股份。此后,上緯新材連續8個交易日上漲,漲幅超3倍。
無獨有偶,樂動機器人、仙工智能、臥安機器人、云跡科技等都在今年提交了赴港上市招股書;優地機器人、節卡機器人、遨博機器人等相繼傳出等待IPO消息,漢陽科技、云鯨智能等則宣布已啟動Pre-IPO輪融資。
在業內人士看來,資本市場對機器人賽道的燥熱,或許是出于FOMO(錯失恐懼)情緒的卡位策略,但熱錢涌動意味著投資者開始加碼豪賭自己心中的優質標的,一場行業競速旋即開啟。
宇樹、智元們深知,在具身智能商業化剛剛起勢的階段,誰先獲得更多資源加持,便更有希望鎖定終局的贏面。
而借助資本力量實現跨越式發展,才有可能留在最后的牌桌上。IPO則是他們未來能否實現卡位的關鍵一戰。
在強大的“朋友圈”支持下,宇樹的IPO前景被市場普遍看好。自2022年B輪融資開始,頭部基金和大廠們就已紛紛向宇樹投下重注。為其站臺的不僅有紅杉、經緯創投、容億投資等一眾頂級投資機構,還有國資背景的中網投、中關村科學城、北京機器人產投基金、上海科創基金、中信證券等,大廠中美團,雷軍的順為資本也多次出手。
能被眾多機構看中,宇樹背后自然有獨到的能力。“宇樹在關節模組、主控板等核心環節,是行業里面整體做得最好的”。一位機構人士向華爾街見聞表示,其突出的成本優勢也是吸引投資者的關鍵。
興業證券研報顯示,按照各部位零部件成本測算,宇樹人形機器人G1總硬件成本約為8.6萬元,進階版總硬件成本為約19萬元,遠低于特斯拉Optimus約36.8萬元的總硬件成本。
投資人相信,宇樹的優勢在于背靠中國產業鏈的系統性機會,它能夠成為中國具身智能的代表。事實的確如此,在技術先發優勢的加持下,宇樹在這輪機器人熱潮中銷量迎來爆發,且成為了業內少數能真正賺錢的玩家。
近日王興興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直言,其年度營收已超10億元。有宇樹的股東向華爾街見聞透露,自2020年以來,宇樹的財務報表每年都保持盈利狀態,去年凈利潤更接近一個億。
一方是具身智能的熱門標的,另一方是手握熱錢的投資者,一場雙向奔赴的資本盛宴即將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