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是上演過奇跡的,這一點不用懷疑,而且奇得人不得不服。就是每每豆粕看空下跌的時候,每每總能低處反彈,而且發生不過止一次,所以堪稱“奇跡”。
而現在的豆粕就正在低谷。
一是從豆粕行情來看,徘徊在2800到2900元/噸,而去年的歷史低點也大概是2780元/噸,所以豆粕在2800元/噸這個位置上有比較強的支撐。
二是從消息方面看,仍然是明顯的利空。
比如,當前正值南美大豆出口旺季,巴西大豆正源源不斷到港,從5月開始,進口大豆到港量激增,普遍都在1000萬噸以上。
三是豆粕開始累庫。
天量到港,再加上天氣炎熱,巴西大豆不易儲存,所以油廠也是開足馬力生產,開機率不斷提高,使得豆粕開始出現累庫的現象。
既然是累庫,就說明生產大于需求。
確實,需求方面也出了點問題。
那就是近期豬價持續磨底,再加上官方引導豬企減重出欄,以及標肥倒掛,和二次育肥的管控,豬市面臨出欄增加,產能調減的壓力。
產能調減,豬價又磨底,自然不會利好豆粕需求,按理說,豆粕就是一個偏利空的行情。即便是底部有支撐,但是想抬頭卻也并不容易。
但反常的是,近日豆粕連續上漲,雖然說漲幅不大,但是上漲的勢頭也十分明顯。
進口大豆瘋狂到港,國內需求又沒有明顯抬頭,為啥豆粕卻接連上漲了呢?豆粕的“奇跡”是否又要再次上演呢?
雖然豆粕看似利空,但其實也有潛在的利多。
比如第一個利多就是美豆漲價。
美豆漲價源于兩件事,一個是種植報告里美豆的優良率走低,這使得美豆產量有了一些預期;另一個則是全球沖突不斷,原油價格再次走高,以及美國打算執行的新的生物燃料政策利好美豆行情,所以美豆近期頻繁上漲。
美豆上漲,意味著全球大豆成本上移,當然巴西大豆也不例外。
第二個利多則是大豆成本增加后帶來的連鎖反應。
進口大豆成本上漲以后,導致油廠大豆壓榨利潤縮水,油廠想提高利潤,于是也有明顯給豆粕提價的意愿。
第三個利多,豆粕雖然在累庫,但是庫存水平遠低于往年同期。
最直觀的例子,當前豆粕庫存約為40萬噸,環比上周增加了約3萬噸,但是去年同期豆粕庫存高達百萬噸,也就是說,當前豆粕庫存水平連去年的一半還不到呢,所以雖然累庫,但對豆粕影響并不大。
但是我們也發現,豆粕雖然不斷上漲,但是漲幅并不大,原因是豆粕雖然也有利多,但是總體利多并不強勁,并不足以支撐豆粕大漲,所以豆粕漲勢相對溫和。
而我們之前也分析過,2800是豆粕的一個重要的底,而3000也同樣是豆粕的一個重要關卡,登上3000元/噸以后,上漲動力會明顯不足。
豆粕后續還會發力嗎?
不好說,當前大框架基本已定,豆粕在沒有新的利多或者利空消息的影響下,基本會維持當前的小幅震蕩行情。
但到三季度末,隨著南美大豆出口窗口期的結束,中美貿易關系將成為左右豆粕行情的重要因素。
話說回來,在人人看跌的時候,豆粕能再次連續反彈,這本身來說也算是一種奇跡吧。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