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剛公布的全國房價數據已經很明確,雖然樓市長期趨勢有向好的跡象,但短期內仍在調整,如果想完成止跌回穩的目標,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經濟日報在6月18日也表示,當前房地產市場仍在調整過程中,市場信心還在修復,市場供求關系仍待改善,促進房地產止跌回穩還需繼續努力。下一階段,各地要積極主動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現實,那么到底該從哪些方面去努力呢?
1、穩定市場預期和信心。
房地產是不如以前了,甚至可以說大不如以前,比經過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結束了,而且這個我們也都是有準備的。所以,不用擔心,也不用怕,認就行了。
但是不代表房地產真的完了,這一點對穩定預期很關鍵,對市場信心提振有很大幫助。從長遠看,我國城鎮化進程仍在推進中,房地產市場的空間還比較廣闊,有良好發展前景。而且房地產的新發展模式也正逐步確立,不可能完全依賴傳統的模式。我們應對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健康發展有信心。
當然,大家的真正信心還是來自于經濟的恢復情況,未來大家就業及收入信心的預期如果能夠得到更好的改善,那么大家自然也會對房地產有一個改觀。
2、激活剛需和改善性需求。
近日,國家已經定調,進一步優化現有政策,提升政策實施的系統性有效性,多管齊下穩定預期、激活需求、優化供給、化解問題,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所以,今天我們的內容也主要是圍繞以上提到的幾個方面來分析,未來房地產止跌回穩的目標要以這些手段為抓手,各個擊破。政策利好自然是最直接有效的。
6月13日,廣州重申全面取消住房限購、限售、限價,降低貸款首付比例和利率。那么后續其他一線城市跟進調整的幾率很大,更不用說二三四線城市。目的就是持續優化政策,促進需求釋放。除了限制政策要調整,房票安置、公積金貸款政策優化、加大購房補貼、住房“以舊換新”等政策,也將對需求釋放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購房者是買房的主體,沒有他們市場就無法持續。所以,說句不好聽的,你今天怎么討好他們都不為過。要知道他們更在乎什么。缺錢、缺好產品、缺信心等,恐怕哪一個都不能忽視。
綜合下來,一方面,降低購房門檻。另一方面,有序搭建基礎制度。既要對短期政策有統籌安排,更要有長期基礎制度的部署。供需雙向發力,助力新舊模式漸進式過渡。
3、推出更多高品質住房。
別看我們天天覺得這樣那樣,但對于有錢人確實有對住房品質的無限追求。越來越多的高品質住房投向市場,有助于激發居民改善居住條件的消費欲望。多地推進“好房子”工程以來,“好房子”項目已普遍成為置業者購房首選。既然大家都清楚,過去的模式不行了,實際上就是因為我國住房正從增量為主逐步轉向增量和存量并重的階段。
今年5月1日之后,新標準實施,購房者對“好房子”信心更足,極大地穩定了市場預期。不僅改善民生,也拉動經濟增長?,F在新房推出的好房子確實很多都比較搶手,但這也是一把雙刃劍,所以,不僅新房要蓋好房子,舊房子也要改造成好房子。
4、化解風險,強化“保交房”責任。
大家信心缺失除了其他,很重要的一點也在于擔心買了房子之后不能按時交付。所以,就要對癥下藥。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持續顯效,“白名單”制度為符合條件的房地產項目“應貸盡貸”,房地產項目爛尾風險持續降低。
這還不夠,必須積極采取措施,避免房地產項目出現延期交付狀況。應幫助企業積極擴大銷售促進回款,當然我不贊同什么樣的企業都要救,重在救老百姓,別讓大家的錢打了水漂。更好維護購房者權益,讓大家對新建商品房按時交付更有信心。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樓市要想徹底擺脫過去思維模式下造成的創傷,短期之內是不能完全走出來的,所以要有耐心,更要有決心,既要有統籌規劃,也要齊心協力促進樓市止跌回穩,始終明白,老百姓是根是魂,打通了痛點和堵點,相信不用你說,該消費的都會消費,該買房的也會買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