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白宮官員當地時間6月17日透露,美國總統特朗普正考慮多種行動方案,其中一項引人關注的選項是“直接打擊伊朗”。據稱,此次潛在軍事行動的目標直指伊朗境內防御最為堅固的福爾多核設施。該設施巧妙地建造在深達91米(約300英尺)的山體內部,并經過多層混凝土加固,常規武器幾乎難以對其造成有效破壞。
有分析指出,以色列若沒有美國軍事力量的支持,根本無法攻克這座被形容為“地下堡壘”的核設施。6月18日,一份據稱由美軍制定的旨在摧毀福爾多核設施的詳細計劃浮出水面。該計劃構想分兩步走:首先實施高精度空襲,隨后可能派遣地面部隊入場,以確保徹底完成任務。
計劃中擬動用美國獨有的尖端軍事裝備:B-2“幽靈”隱形轟炸機,并掛載每枚重達13.6噸(3萬磅)的GBU-57巨型鉆地彈,這種被稱為“掩體粉碎彈”的武器威力巨大。然而,即便有如此強大的火力支持,行動的成功也遠非板上釘釘。華盛頓國防大學近東和南亞戰略研究中心的高級軍事研究員大衛·德羅什分析認為,轟炸機需要在“完全相同的位置投下兩枚鉆地彈”,即對同一目標點實施兩次精準打擊,才有可能穿透其厚重的防御層,這無疑是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
德羅什進一步指出,更大的難題在于,空襲過后難以準確評估設施內部的實際損毀情況。基于此,他推測可能需要采取第二步行動:“這讓我相信,要徹底摧毀這些設施,最終或許必須在取得制空權后,派遣地面部隊,通過爆破等手段強行進入設施內部。”
他設想了這樣一種可能的場景:“以色列部隊可能在現場待命,待美軍空投鉆地彈后,利用爆炸效果強行打開入口。他們隨后會進入設施內部,安放更多炸藥,盡可能搜集情報,最終從內部將整個設施引爆。”
面對潛在的軍事打擊威脅,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已發出強硬警告,聲稱如果華盛頓膽敢實施軍事打擊,伊朗將給美國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他們(美國)遭受的損害將遠比伊朗可能面臨的任何情況都嚴重。如果他們軍事介入,他們將面臨無法恢復的傷害。”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伊朗的報復行動很可能針對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基地,這極易將美國拖入一場曠日持久的地區戰爭。風險咨詢公司歐亞集團的分析師格雷戈里·布魯指出,伊朗方面早已發出明確信號,一旦本土遭受攻擊,便會反擊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基地,其中位于伊拉克的基地被認為是尤其脆弱的目標。“這種風險在于,一旦伊朗的報復行動造成美軍人員傷亡,就可能迫使特朗普擴大軍事行動,屆時沖突將從單一的打擊行動,迅速升級為一場長期持續的空戰。”
德羅什預測,這場潛在沖突的結束標志可能要到“以色列確信伊朗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已失去制造核武器的能力”時才會出現。
然而,即便美國能夠成功摧毀福爾多核設施,也難以徹底消除伊朗已經掌握的核技術知識。非營利組織“危機集團”的伊朗項目主任阿里·瓦埃茲強調:“特朗普也許能摧毀福爾多,但他無法用炸彈炸掉伊朗已經學到的知識。伊朗有能力在遭受打擊后生存下來,并有能力重建其核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