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幾乎不吃貓肉,也從來沒有吃貓肉的傳統,而越南人卻每年吃掉400萬只,為什么中國人不吃貓肉,是不敢吃還是不好吃?
貓是除了狗之外人們最常見到的動物,也是最受人們喜歡的動物之一,它和狗一樣可以被當做寵物飼養,但是在自身安全這一方面,貓比狗要安全的多。
偏僻的角落中可能會有狗肉店,鄉鎮的街道上也會有人騎車穿過大街小巷收狗,這些狗最后也會像其他家禽一樣被送往屠宰場。
雖然狗是人們的好伙伴,但也擋不住有些人要吃狗肉,久而久之,還有很多狗販子為了生意從別人家偷狗,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
和狗比起來,貓同樣也是被喂養的寵物,它們走在路上是安全的,除了要看兩邊有沒有路過的車輛之外,根本不用擔心被抓走。
中國人不吃貓肉,或者也可以說很少有人吃貓肉,不管是哪個地區的生活的人,都沒有吃貓的習慣愛好。
當然也不能排除有一些人就是為了獵奇,他們可能是相信了某些土方子,或者只是為了滿足某種扭曲的心理,所以他們會抓來食用。
不過這些人只占極少一部分,大部分人都對貓肉不感興趣,如果身邊有人說吃貓肉的話,可能還會下意識覺得這個人不正常。
世間萬物都有存在的道理,草本植物逃不過被吃和入藥的結局,有很多動物最終都會變成食物,但貓科動物卻很少會成為兩者中的一個。
貓肉性溫,味道甘酸、咸,除了中醫書中記載了一些入藥方法之外,基本上不會有人吃貓肉,但不吃不代表沒有。
在一些地區,有一道以貓肉烹飪而成的菜,生燴老貓,單單是從這個名字就能知道這道菜的主要材料是什么。
既然能出現以貓肉為主的菜品,但是卻沒能把這道菜傳揚出來,也可以證明人們還是打心底里無法接受貓被端上餐桌。
貓在人們心中的形象一直都是可愛乖巧的,毛茸茸的一個小動物,能抓老鼠的同時還能緩解人們心中的壓力,它的存在是很有意義的。
中國的現存的貓有很多都是從國外傳進來的,貓的先祖出現在6500萬年到4800萬年前,當時它的名字叫“細齒獸”,體型不大,行動敏捷,可以自由在叢林中穿梭。
如今的家貓也是從野生貓馴化而來的,當人們發現這個小家伙可以抓老鼠可以爬樹的時候,人們就開始了馴服計劃。
野貓可比其他動物難馴服多了,貓本來就是一種很聰明的動物,而且配上它們矯健的身手,想要在野外抓到一只野生貓是十分困難的事情。
人類的先祖能把野貓馴化想必也付出了很多努力,貓不是群居動物,它們向來是獨來獨往的,而且還都占據的有屬于自己的領地。
如果有外來貓的味道闖入領地中,他們就回立刻炸毛,擺出攻擊姿勢后準備隨時迎敵,一旦動起手來除非一方甘愿人數,否則他們絕對不可能和平相處。
而且貓還十分任性,它們不像狗一樣會聽從主人的命令,貓不會把主人當成君主來服從,它們向來是高傲的。
有時候,不管主人怎么呼喊,它們都不會出面,除非是用平等的身份和他們相處,否則養貓的道路將會十分艱難。
貓是夜行動物,它們在晚上也能暢通無阻的活動,能有夜行本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喜歡吃魚和老鼠。
貓抓老鼠并不簡單是一份“工作”,其實更是因為它們需要老鼠體內的營養物質所以才抓的,如果它們只是把抓老鼠當成一部分工作的話,它們根本不會這么配合。
也正是因為貓的聰明和能干所以人們才喜歡養這個動物,人們從不會把貓當成一種食物來看待,也不會有人生出想吃的念頭。
雖然狗也是一個看家護院的能手,但也會遇到一些不好的人,不過比起其他家禽和動物,狗和貓算是比較安全的。
信息來源:貓.《中國大百科全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