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委部署要全面實施美麗湖北戰略、整體提升支點建設生態承載力。全省公共機構節能工作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先鋒力量,正積極引領全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助力提升支點建設生態承載力。
近年來,湖北省機關事務管理局聯合國網湖北電力有限公司、中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結算中心(中碳登)等知名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通過大力推動全省公共機構采用能源費用托管服務模式,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該模式整合了節能咨詢、診斷、設計、融資、改造、托管等環節,為公共機構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有力助推了公共機構的綠色低碳轉型進程。
截至目前,全省公共機構已簽約能源費用托管服務項目累計金額達30.82億元。其中,項目數量與合同總金額雙雙躋身全國前列,充分彰顯了湖北省在公共機構節能領域的領先地位和顯著成效。
健全機制
推進能源費用托管服務規范化
能源費用托管是指用能單位委托能夠提供用能狀況診斷、改造、運行管理等服務的專業化公司,進行電、氣、煤、油、市政熱力、水等能源資源系統的運行、管理、維護和改造,通過市場化機制推進能源資源綠色低碳利用,減少運行中不必要的能源資源保障支出,用專業化服務提高資源管理水平,實現公共機構綠色低碳發展。
2023年,省機關事務管理局聯合省發改委、省財政廳印發《關于鼓勵和支持湖北省公共機構采用能源費用托管服務的意見》,規范能源費用托管服務采用流程。
為深化實施,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編制了行業標準《公共機構能源費用托管實施規程》,細化評估、采購和合同簽訂等關鍵環節,并印發《關于公共機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實行入庫管理的通知》,根據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類型、實施進度、合同金額和年限,按儲備庫、實施庫、運行庫實行項目動態入庫管理。
2024年底,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會同國管局節能司編制出臺《能源費用托管服務實施規程》行業標準,不斷健全管理機制、細化實施規范,加速推進公共機構能源托管落地見效。
在實踐創新中,宜都市破局攻堅,聚焦174家公共機構設備老化問題,宜都市按照“整體規劃、試點先行、分步實施、全面推進”的總體思路,創新實施整市托管服務模式,與國網湖北綜合能源公司等簽署10年期協議,推動市場化節能。
項目全部完成后預計年節電360萬度,年可節約標準煤442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92噸,實現能耗硬減少、生態大提升。
在能源費用托管服務的精細規劃下,如今,宜都正努力爭創全國首個整市公共機構能源托管“雙碳”市,當地整市托管案例入選國管局節能司編寫的《公共機構能源費用托管服務政策與實踐》,彰顯了湖北綠色發展的示范引領力。
因地制宜
推進能源費用托管服務科學化
公共機構節能托管模式在荊楚大地綻放新活力。
全省公共機構眾多,不同地區、不同機構各有其特點,可適用不同的能源費用托管服務。
“點線面”的多元實踐路徑正引領變革:聚焦校園、醫院的單體托管精準發力,面對多個公共機構形成辦公集群進行區域打包整合優化,推動系統內集約托管的專業深耕,更撬動縣市區一盤棋統籌托管的協同效能。
一幅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多元共治的節能畫卷正徐徐鋪展。
孝感市行政中心集中辦公區辦公人員集中,能源消耗大。孝感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與中標能源管理服務企業簽訂為期10年的能源托管服務合同,扎實推進孝感市行政中心集中辦公區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節能服務公司對園區配電、空調、通風、照明、給排水、辦公、灶具等系統實施節能改造,同時實施綠色照明提升,利用園區地源熱泵系統優化調整大樓能量分布。
看成效,孝感市行政中心屋頂光伏板如藍色翅膀舒展,年輸送112萬度綠電的同時,配用能系統的智慧升級讓能源消耗曲線穩步下行——不低于23%的項目年綜合節能率背后,是每年近千噸二氧化碳的減排貢獻,為其他行業節能發揮“頭雁效應”,為同類項目立起示范標桿。
大冶市將276家單位能源打包管理,47個改造項目如精密齒輪環環相扣。千萬元投入轉出綠色收益:年省電費220萬元,財政減支近60萬元,減排359噸標煤和1810噸二氧化碳,等效植樹量271棵。綠色發展賬越算越明。
政企攜手下,全省單體最大的托管項目在光谷公共服務中心落地生根。這不僅是能源管理效能的躍升,更是市場化機制賦能公共節能的生動注腳。綠色引擎轟鳴,為美麗湖北建設輸出澎湃動能。
AI管理賦能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路徑高效化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堅實支撐。
《關于鼓勵和支持湖北省公共機構采用能源費用托管服務的意見》明確,對于新建建筑或者既有建筑改造的,適宜將能源費用托管服務納入整體設計方案統籌考慮,鼓勵采用綠色低碳技術和產品,減少化石能源使用和碳排放量。
黃岡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緊盯節能降碳目標,以黃岡市公安系統為試點探索公共機構能源費用托管模式,努力破解傳統用能“粗放式”管理難題。
黃岡市公安系統與國網黃岡供電公司建立“托管+運維”合作模式,由企業提供技術支撐、數據分析及節能改造服務,開發AI能效診斷系統,自動生成優化建議213條,成功實現設備故障率下降40%,管理效率提高60%;部署4G/5G智慧物聯插座超5000個,接入空調等高能耗設備,依托國網湖北電力綜合智慧能源服務平臺,實現用能數據實時采集、智能分析、動態調控,推動能源數據與警務大數據平臺融合應用,實現市、縣、鄉三級用能立體管理全面貫通的“一張網”管理體系。
通過“技術+管理”的模式,黃岡市公安系統每年節約電量319.77萬kWh,節約電費119萬元,10年合同周期預計可節約資金1350多萬元,節約標準煤1380余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2200余噸,實現了能源消耗、運行成本“雙下降”和管理效能、生態效益“雙提升”。
在武漢市武昌區,公共機構建筑多建于20世紀末,存在建筑老舊、設備老化、改造難度大等問題。
2024年,武昌區采用“8+1”改造模式推進能源費用托管服務項目——“1”是搭建智慧能碳管理平臺,“8”涵蓋充電樁、儲能、樓宇照明、太陽能路燈、中央空調、分體式空調、節能器、光伏發電等8項綠色低碳場景。
借助“武碳江湖”小程序,武昌區引導機關職工參與綠色出行、節約資源等低碳生活場景,積攢碳積分助力機關實現碳中和目標。搭建智慧能碳管理平臺,實現全區數字化管理和實時數據監測“一張網”,減少數據調查收集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和數據準確率。
截至今年4月底,武昌區改造區域能耗同比下降12%,節約177.8萬度電,節約能耗開支133.4萬元。預計今年底改造完成后,武昌區公共機構全年節能率將不低于15%,年節電643萬度電,節約開支482萬元,減少碳排放2900噸。
擴面提質
深挖公共機構能源節約潛力
舉辦全省公共機構能源費用托管服務培訓班;
研發推廣碳普惠應用小程序;
開展綠色低碳新技術新產品及典型案例的推介;
近年來,湖北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扎實推進公共機構節能工作。5月27日至28日,能源費用托管工作培訓班在孝感市舉行,參訓人員實地學習,孝感市集中打包黨政機關托管服務經驗,深化實踐交流。培訓會上,孝感市、黃岡市、隨州市、大冶市和武漢市武昌區等5家先行地區代表圍繞項目推進、合同管理和技術應用等主題作了典型發言,分享創新做法。
通過政策宣貫、案例剖析、標準解讀與實地調研相結合的模式,此次培訓為深化全省公共機構能源費用托管服務明確了方向、夯實了基礎,有力推動節能增效和綠色發展。
6月20日,湖北省機關事務管理局聯合中國節能協會等機構,成功舉辦湖北省公共機構節能宣傳周啟動儀式暨綠色低碳新技術新產品推介會,為全省節能工作注入新活力。
本次活動聚焦多項核心舉措:
一是動員全省公共機構深入開展“節能增效,煥新引領”主題宣傳及“碳路先鋒、綠動未來”全國低碳日活動,營造濃厚節能氛圍;
二是聯合中碳登全面推廣碳普惠應用小程序,覆蓋省直機關及武漢市公共機構,推動數字化減碳實踐;
三是深入解讀節能降碳政策標準,大力宣傳各地在能源費用托管服務和合同節水管理方面的優秀案例,強化示范引領;
四是積極搭建對接平臺,集中推介綠色低碳領域先進技術與產品,深化協作機制,持續提升公共機構在資源節約、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效能,突出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的改革先導作用,并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決定性功能。
下一步,全省將以系列活動為契機,加大力度推動能源費用托管模式在公共機構深度覆蓋,著力打造一批標桿示范項目,加快構建“政府引導、政企合作、多元參與”的節能工作新格局,為綠色低碳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作為破解節能瓶頸的“金鑰匙”,市場機制在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領域潛力巨大、切實可行。
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將不斷完善市場化機制,采取充實政策供給、健全制度規則、維護市場秩序等方式,吸引社會更多綠色低碳技術力量參與,進一步培育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市場,為美麗湖北建設作出新貢獻。
策劃:湖北省機關事務管理局
撰文:杜芳新 楊俊 田耘稷 程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