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上午,鹽城中學老校區的操場上,工人們正在緊張鋪設著鮮紅的塑膠跑道和翠綠的人工草皮。陽光下,這些嶄新的設施與周圍飽經滄桑的教學樓形成鮮明對比——這座始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老校區,正在經歷一場脫胎換骨的"逆生長"。從5月25日正式開工到計劃8月底交付使用,短短三個月內,包括教學樓、圖書館、科技樓、體育館、宿舍等在內的建筑群將完成內外墻出新、屋面改造、門窗更換及修繕。但這場改造遠不止于建筑表面的翻新,它更像是一所名校與自身歷史的深情對話,一次教育理念的現代化轉身。
▲鹽中老校區升級改造中
▲ 工人們正在鋪設塑膠跑道
修舊如舊:在磚瓦間守護文化基因
▲ 教學樓升級改造中
▲ 體育館內外升級中
歷史與未來的時空交匯
隨著秋季開學臨近,這場"逆生長"改造即將交出答卷。但鹽中老校區的意義早已超越物理空間——它是教育傳統的活態博物館,是創新理念的試驗田,更是無數鹽中人共同的精神原鄉。當新學期的鈴聲在煥然一新的老校區響起,這里將繼續書寫關于傳承與創新的教育詩篇。正如校史館墻上那句歷久彌新的箴言:"博學約修",這或許就是鹽中老校區留給當代教育最珍貴的啟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