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書畫創作貴于用墨!水墨交融則如道之變化,致簡可成深邃,湮洇以顯玄機。墨境者乃藝術家心靈的映照,是其對世間萬象之獨特感悟。
在這墨色生于心境的天地里,線條美如行云流水,墨韻妙似氤氳之氣,于墨境中流連,最后由墨境中突圍,走進萬物生之于有,有生之于無的哲思范籌,中國書畫的創作就走進了道可道非常道的鴻蒙境界。當代書畫名家精品展播里的名家精品,借助混沌初開之境,達成突破世俗樊籬之功,以藝術為載體,呈現大道之真諦!讓人在寧靜中感受宇宙浩瀚,覺悟陰陽相生本質,從而反思生命多彩與平衡的機緣。
此展播既是藝術展示,也是智慧引領。愿諸君在這墨境之中感悟藝術之美,領略哲學之妙,最終悟得交困內心的突圍之智,轉而豁達,而朝大海!
北京墨真書畫院編輯部
關玉良,國際著名藝術家,深圳大學教授。中國行業標桿人物獎獲得者,入圍2019工匠中國年度十大人物,中國建國六十周年60位杰出藝術家之一,奧運會藝術評審委員,北京奧運會唯一授權藝術家并作為91號奧林匹克火炬手。在藝術界被譽為中國的畢加索。他先后在國內外舉辦過個人展覽50余次藝術展;出版個人藝術專著和作品集30余部。關玉良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突起的一位重量級藝術家,他以“無常規”的藝術創作理念達到了藝術創作的高峰,藝術創作領域廣泛、自成一格,其雕塑、陶藝、重彩、水墨等藝術作品在海內外具有巨大影響力。他是一位世界“新藝術”的探索者和苦行僧。他對祖國和人民滿懷真摯的熱愛,是一位有著“大國崛起夢”和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中國藝術家。
馳騁于空間的藝術
——讀關玉良作品有感
邵大箴
摘要:“85”美術思潮 空間 媒介
關玉良君是在80年代中期經受了美術界的“風暴”之后成長起來的藝術家,“85”青年美術思潮給予這一代人的影響有多重性:積極的,消極的,介于這兩者之間的,等等。這不僅是因為思潮本身具有復雜的性質,還因為當時接受思潮影響的青年人在素質、修養上有很大的差異,造成他們從不同角度甚至從相反的立場去認識和理解藝術。當“85”風云消散之后,每一位參與者、旁觀者要確立自己未來方向時,便顯示出他們作為藝術家自身的特質、修養,他們對外界的感受能力和自身的創造能力。關玉良似乎從涌動的新潮中,接受了追求創新的激情,但他理解的創新不是漫無節制的,而是有某種約束或更準確地說是受到某種規范制約的。兩種力量在左右著他的藝術方向,前衛的和學院的。作為青年人,他的熱情和闖勁偏向于前衛,作為學院的學子,他對古典傳統和數千年來的中外藝術遺產相當迷戀。就是在這兩種力量的推動下,他一步一步地在尋找自我,在確定自己的藝術理念和方向。他把藝術的兩種路線加以調和、整合,并將自己身上特有的浪漫和激情融合其中,造就了他現在的藝術作風。他的作品不僅尺幅、體積宏大,而且其中形與形之間的組合,充滿著動感和扭曲,很有氣勢,很有張力。關玉良有很好的寫實基礎,但他的創作不拘泥于寫實而講究表現。不同于沒有經過寫實訓練的表現型畫家的是,他的作品是具像的,屬于“具像—表現”的范疇。
在他的藝術創造中,我們會發現有一種特別的空間感,這不僅是因為他作品的尺幅和體積占有較大的空間,而且還由于他作品的結構有一種在空間中延伸和擴展的張力。這是他特別追求的藝術效果,還是他內在感情或內心潛在意識的流露?我琢磨著,這兩者兼而有之。當代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課題之一,是如何處理和占有空間,形成強烈的視覺效果。當代文化背景和社會環境要求藝術語言(包括形式載體及其精神含量)作相應的變化,何況當代繪畫、雕塑受到裝置藝術挑戰,更加強了其自身變革的迫切性。在這種情況下,關玉良所做的努力是很有意義的。
當代藝術進程中的另一個重要課題是如何充分運用多種手段進行創造,發揮造型藝術語言的綜合功能。狹窄的藝術分工不利于藝術家全面提高修養和發揮自己身上的潛能,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每一位藝術家都要面面俱到地掌握各種手藝,每位藝術家要根據自己的個性、修養和素質做出選擇。關玉良是好幻想、愛探索的人,他的個性驅使他涉獵造型藝術的多個品種,運用多種媒材和手段,同時也顯示出他的多才多藝。在當今世界藝術潮流中,“觀念”受寵,“手藝”被貶。似乎藝術家只要有新的、不同于別人的idea,便成功了大半,而手藝在創造中被認為可有可無。其實,藝術創造中一切好的思想、主意或觀念都是應該寄寓在一定的形式之中,赤裸裸地或淺顯地陳示觀念的藝術很難有感人的力量。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之所以能撥動人們的心弦,正是因為創作者通過手藝創造的美來表達自己的觀念和思想,它們有永久存在的價值。高科技提供的新媒材,推動了裝置藝術的產生,并使它領當代潮流之先。但這并意味著傳統形式的繪畫、雕塑要被“消解”,要被邊緣化。未來藝術必然通過兩種途徑向前推進,一是探索和運用新的科學技術成果,從事創新的嘗試:一是利用傳統形式,做“以古開今”的努力。這后一種類型運用手工勞動的藝術創造,因為與人的感情和人性的聯系十分密切,在人與人之間關系日趨冷峻和嚴酷的現代社會,顯得更為親切和珍貴。關玉良是迷戀手工藝的藝術家,他從繪畫、雕塑和陶藝的創造中,獲得無限樂趣,獲得創造的激情與靈感,他的藝術信念和執著追求,本身是一種力量和美的顯示。
在閱讀關玉良作品時,還有一點感想,那就是人們在欣賞表現氣勢的作品時,常常也有一點不滿足感,那就是欠缺一點細節的精致與精湛。確實,藝術家們的創造中常常存在著這種情況:此長彼短或彼長此短,很難求全。創造中的某些片面性或許正是其藝術特色所在。
北京墨真書畫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專注于學術研究,組織開展大型書畫展覽、全國采風、公益事業以及國際交流活動的企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