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當記者問起是否會對伊朗核設施動武時,特朗普說: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又說,沒人知道我會干什么。
還是特朗普更了解美國總統。就在全世界等待美國戰機呼嘯、伊朗地下爆炸震天時,白宮19日表示,特朗普總統將在兩周內決定是否攻擊伊朗。
這就是說,兩周內,伊朗仍存在的核設施還不會被美軍轟炸。按照以色列之前已經反復強調的擔憂,伊朗距離擁有核武器越來越近?,F在“多出”兩周,這對伊朗意味著什么?在特朗普等待最后機會時,以色列指稱的核武計劃會原地踏步嗎?
這就涉及到具體量化,伊朗到底離那顆蛋還有多遠?
若按伊朗盟友所說,伊朗的核設施是用來發電及其他民用目的,著什么急?能不能不尋釁滋事?
可以色列不這么看,特朗普說伊朗不能擁有核武器。歐洲國家也大多對伊朗高度警惕,否則,德國總理默茨也不會說以色列在為大家“干臟活”,向以色列表達敬意。
6月13日,以色列啟動代號為“崛起雄獅”的軍事行動,突然對伊朗核設施展開精確打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出嚴重警告,伊朗即將造出首枚核武器!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今年5月發布的最新報告,伊朗已累積超過408公斤、濃度約60%的濃縮鈾。這個數量足以轉化為9枚核彈的原料。若伊朗決定進一步濃縮至武器級(90%以上),技術上可能僅需數周即可達成。
路透社援引分析指出,這意味著“突破時間”接近零,伊朗生產足夠武器級核材料的時間已從過去的幾個月大幅壓縮至“僅需幾天到一周左右”。
這足以解釋一切,以色列為什么再也坐不住了。
現在,特朗普再給兩周,不行就打。這是否說明特朗普比內塔尼亞胡更有定力,你坐不住,但我坐得???
我們來看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在19日記者會上的說法。當有記者問伊朗距離獲得核武器還有多遠時,萊維特回答:“讓我們非常清楚,伊朗擁有制造核武器所需的一切。他們只需要最高領袖做出決定,然后只需幾周時間即可完成該武器的生產?!碑敱粏柤耙晾适欠駬碛邢嚓P組件時,她予以肯定。
萊維特在回答中用的是“a couple of weeks”(幾周),在英文中,couple意思是“不止一個,但數量很小”。這就是說,白宮認為也就兩三周或三四周時間。但就詞義來說,“a couple of weeks”本身也已經迫近“兩周”。
現在,在最后時刻,特朗普給出兩周。就趕火車來說,這幾乎是掐著點了。
就這么肯定嗎?會不會有風險?
19日,以色列南部城市貝爾謝巴的索羅卡醫院遭到伊朗導彈襲擊,造成數十人受傷。內塔尼亞胡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德黑蘭將為此付出慘痛代價。
伊朗將付出的代價不能阻止以色列人的膽戰心驚,他們想的是,如果這是一枚核彈,那就一了百了,連救護車都免了。
特朗普在搞心理戰,說“完全清楚最高領袖睡在哪里”,甚至在哈梅內伊回嘴之后,曖昧地說“祝你好運”。可是,伊朗人就不會嗎?
近日,一段由伊朗國家電視臺(IRIB)發布的短片再度引爆外界猜測。該影片長約17秒,畫面中一只手撫摸著一枚印有核輻射標志的核彈模型,畫面上浮現“或許”(Maybe)字樣,并伴隨緊張的氛圍音樂。
有報道說,“盡管只是模型,但內容極具象征與挑戰意味?!鄙踔吝€有更大膽的猜測,“伊朗是否已擁有某種形式的核裝置,只是尚未公開?”
這聽上去不可信。但是,人們還記得哈梅內伊的強硬態度,當特朗普要伊朗“無條件投降”,威脅否則將面對打擊后,最高領袖反過來警告華盛頓,如果美國執意采取軍事干預,那將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
什么才會“無法彌補”?想象空間很大。當然,這里似乎有漏洞,如果伊朗真的已經有了那種東西,為什么不早拿出來嚇唬以色列?這里并非完全無法解釋,伊朗面對國際上的懷疑,一直堅稱自己的核設施是用來開發核能的民用目的。
現在,特朗普再給兩周,實際上對以色列來說,是在焦灼時段上又延長了折磨。因為內塔尼亞胡的話早就表明,以色列認為目前危險與日俱增,多一天就多24小時風險,更不用說兩個星期。
白宮對“寬限”有解釋,稱是為了和平。萊維特表示,特朗普總統對外交解決方案感興趣,他是一位以實力實現和平的總統。因此,只要有外交機會,總統總會抓住。但同時補充,“美國總統也不怕使用武力?!?/p>
這暴露了一個問題,雖然特朗普決心很大,也執意要讓伊朗知道“頑抗”的下場,但是,他并非沒有歷史引發的現實擔憂。如果轟炸伊朗核設施真的引發后面的不好處理,怎么辦?雖然這種可能性比哈梅內伊政權崩塌要小,但防范不能沒有。
所以,對特朗普來說,如果能以軍事打擊迫使伊朗就范,那要好過美軍親自下場。但是,這可能和以色列的期待有差距。對內塔尼亞胡來說,推翻德黑蘭神權統治,比炸毀核設施意義更大。
然而,目前很多人知道要炸毀更隱蔽的深藏于地下的福爾多鈾濃縮設施,需要動用美軍威力強大的GBU-57巨型鉆地彈“地堡克星”,并且要用唯有美國空軍才擁有的B-2“幽靈”隱形戰略轟炸機精準投送,并且要多枚連續攻擊。這就是說,沒有這種武器,以色列無法對付福爾多。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如果美軍不動手,以色列就沒辦法了嗎?
19日,內塔尼亞胡在接受以色列公共廣播公司采訪時,出人意料地表示,“我們將實現所有目標,摧毀伊朗所有核設施。我們有能力做到這一點?!?/p>
注意,這里的“我們”不包括美國,而是單指以色列。
內塔尼亞胡補充說,美國總統川普“是否想加入——這完全是他的決定”。又說:“他會做對美國有利的事,我將會做對以色列國有利的事。但任何貢獻都是受歡迎的。”
很多人可以痛恨內塔尼亞胡,但是,平心而論,作為一個總理,他不拖泥帶水,“我們將實現所有目標”,和“我們將帶回全部人質”,都顯示了一個政府領導者的行動力。盡管人質迄今也沒全部帶回,福爾多地下設施能否被摧毀也是懸念。
有人大膽猜測了以色列將怎樣“實現所有目標”:一種可能是高風險的突擊隊突襲。去年9月,以色列特種部隊進行了類似行動,只是規模較小,但他們通過埋設并引爆炸藥摧毀了敘利亞的一個地下導彈工廠。
當然,伊朗的核設施要堅固很多,其防護也遠強于敘利亞。但是,考慮到以色列如今已經完全控制了伊朗領空,并對伊朗軍隊造成沉重打擊,這種選項似乎并沒有那么離譜。
但問題是,美國能看著以色列這么單槍匹馬地去做?雖然特朗普想把風險降到最低,但他內心已經確定,內塔尼亞胡所執著的目標總體符合美國的中東利益。只不過在超越核設施問題上,比如徹底摧毀德黑蘭政權,以色列比美國更急。
內塔尼亞胡想一錘定音,特朗普想不戰而屈人之兵,因為伊朗有其支持者,所以這二者盡可以招某些人嘲笑,但是,在觀察者網、環球網上一心想等待伊朗勝利消息的人,最后一定會以失望而告終??梢哉f,這次哈梅內伊如果不被炸死,伊朗就算“完勝”,但是,核設施絕對保不住了。當最高指揮官們被團斬,最高領袖能否繼續生存要取決于他人,地下那點東西就能保存下來?這只有最天真的腦袋才能想出來。
該醒了,美軍現在攻擊都是先官宣,然后定時定點。不戴草帽,也不必抹黑進村。科技平時是第一生產力,戰爭來了則是第一打擊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