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唐大業,盡說大實話!
不得不承認,語言藝術這方面,小米的幾位高管,那真的是個個身懷絕技!
前不久董明珠再度開炮,直播中暗諷某些企業利用流量忽悠消費者。明眼人都知道,她指的是誰。
最近,小米也玩了一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只字未提格力,卻又字字直指格力,結果熱搜又爆了!
01
語言藝術戰,盧偉冰暗示小米取代格力!
“我還是覺得美的和海爾是非常優秀的企業。無論是方總還是周總,都是極其有格局的企業家。非常期待和美的、海爾成為大家電的頭部企業。”
6月18日的一場直播中,對于美的董事長方洪波此前在采訪中提及的“小米大家電聲稱三年之內成為中國頭部(前三)”這一目標,小米總裁盧偉冰如此回答。
不得不說,盧偉冰的這番回答將中文的博大精深和語言的藝術性發揮得淋漓盡致。簡直就是“從未提格力,卻一直在針對格力!”
這番話看似平和,卻又霸氣外露。很明顯,這次小米不裝了,這股子咄咄逼人的氣勢下,藏著雷軍和小米取代格力,擠進家電領域三強的野心,火藥味十足。
盧偉冰一邊不斷贊揚美的方洪波、海爾周云杰的格局與優秀,卻讓格力電器和董明珠在對話中徹底“消失”。這種刻意的忽略明顯是向格力發出了無聲的挑戰。
而在5月17日的直播中,盧偉冰就曾宣布:“小米空調將在今年內實現從行業第四到第三的躍升,并計劃2030年沖擊國內前二。”這次的暗示算是對此前言論的進一步回應。
更狠的還在后面,隨后小米創始人雷軍也加入這場語言藝術秀里,他轉發相關微博稱:“美的、海爾都是非常優秀的企業,我們需要認真向這些優秀企業學習。”
同樣是沒有提到格力,同樣是處處在針對格力,看來“詆毀,本身就是一種仰望”鬧出的烏龍,并沒有對雷軍的營銷計劃造成影響。
說到小米與格力、雷軍和董明珠之間的恩怨,那就要先回到2013年。
十二年前,雷軍與董明珠共同亮相央視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當時雷軍心血來潮,要賭個1塊錢,小米五年內營收將超過格力。
當時野心勃勃且信心滿滿的董明珠可看不上1塊錢的賭局,她表示要賭就賭個大的:“我賭10個億,小米超越不了格力。”
事實證明,董明珠敢放出10億豪言自有她的底氣。當時的格力在傳統家電領域如日中天,2018年賭約到期時,格力以1981億元營收力壓小米的1749億元,董明珠確實贏了。
不過董明珠贏得也很艱險,五年后的小米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在手機和智能產品領域不斷發力,僅以200多億之差憾負。
只能說董明珠的格力贏在了當下,而雷軍的小米雖然輸了,卻贏在了未來。這場賭局也成為傳統制造業與互聯網經濟碰撞的象征,一個新的時代就此拉開序幕。
時間來到2024年,賭局過后的6年,小米的營收已經高達3659億元,遠超格力的1900億元。
雖然在利潤率上小米還遠不如格力,但營收上兩者的差距已接近兩倍。小米在空調領域,更是嚴重威脅到格力前三的地位。
盧偉冰的“選擇性贊美”同樣是有底氣的,他暗示著一個新的競爭格局即將誕生:小米已將格力排除在主要競爭對手之外,真正的對手只有海爾和美的。
在小米發出將格力擠出家電前三宣言的同時,在今年的618電商大促中,小米又一次取得了令人感到恐怖的成績。
6月19日,小米以“大獲全勝,再創佳績!”為開頭,發布618終極戰報。
戰報數據顯示,小米全渠道累計支付金額突破355億元,刷新小米歷年大促紀錄。
這一數字不僅是618銷售業績的突破,更是小米“人車家全生態”戰略全面落地的證明。
手機方面,小米延續了去年的霸榜態勢。小米15斬獲京東、天貓雙平臺4000-5999元價位段國產手機銷量冠軍;Redmi K80系列登頂京東2000-2999元價位銷量榜首。
更值得關注的是小米生態的爆發。小米之家銷售額同比增長51%,其中智能生活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63%。米家便攜即飲熱水機、米家隨行便攜榨汁機、米家智能殺菌足浴器等多款產品斬獲京東同品類銷量銷售額雙第一。
這份戰報的背后,是小米生態鏈產品在細分市場的全面突破,標志著小米已從手機單點突破轉向全場景智能生活的覆蓋。
02
從產品到生態,雷軍和董明珠還要戰下去!
在小米618的耀眼數據中,還有一個十分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銷量數字都未曾提及空調的具體銷量,但在大捷戰報的宣傳圖中,空調赫然在列,位置十分顯眼。
也許在今年的618大促上,空調這一單一品類,小米仍舊未能超越格力。但智能生活和家電產品的增長態勢對董明珠力推的“董明珠健康家”渠道戰略已經構成直接挑戰。
官方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小米科技家電收入同比增長56.4%。其中小米空調全渠道出貨量高達680萬臺,相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50%。在年輕消費群體中,小米空調的認知度正快速接近傳統巨頭。
而在去年618大促上,小米的某款空調成了爆款銷冠,這件事也直接導致之后董明珠多次炮轟雷軍和小米的導火索。
而在另一邊,格力也不甘示弱。今年2月更是發布“董明珠健康家”戰略,原有格力專賣店改名的同時,計劃開設新店3000家,試圖打造全品類健康家電生態。
面對小米在空調領域的“偷家”,董明珠顯然開始著急了,她多次公開炮轟,充滿了火藥味。
去年618大促后,董明珠便在股東大會上提出尖銳質疑:“小米說空調第一名,全靠別的廠家做產品,你的技術是什么?”
今年3月,她再度向雷軍發難:“某個企業,都是偷人家的技術、挖人家的人,然后打扮自己一下,變成了一個好像科技領導者一樣,然后外面多漂亮,說我迎合年輕人的口味。”
在4月份發出“擔心有間諜拒用海歸派”的爭議言論后,董明珠又表示:“小米汽車燒死人你們看到了吧?但格力在北京大1路跑了十幾年,從沒有火災事故。這就是實力,這就是技術。”
在小米SU7發生爆燃事故,雷軍深陷輿論爭議漩渦時說出這般攻擊性極強的言論,董明珠多少有些落井下石的味道,有失企業家形象與格局。
而就在最近,董明珠又開始暗諷了,她在與孟雨童的二次合體直播中說道:“有些企業或許一時能忽悠一些消費者,但這并不長久。而依靠品質取信的格力,即使在網上也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消費者依然是信任格力的。”
同時董明珠還認為,有些企業利用流量攻擊對手,同時對自己的用戶虛假宣傳。她到底在諷刺誰,只能是雷軍和小米。
而這次爭議言論,也更像是對雷軍“詆毀,本身就是一種仰望”的回應。到底誰在詆毀,到底誰在仰望,也許只能留給時間和用戶去檢驗。
小米與格力的競爭本質是兩種商業模式的對決。
小米是一家互聯網科技公司,它依托性價比標簽和互聯網營銷銷售渠道起家,構建的是“手機×AIoT”生態鏈,覆蓋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電動汽車等六大品類。
在雷軍的戰略里,手機所積累的流量和用戶基礎為智能家具、家電等產品導流,而這種生態體系則反哺互聯網服務,同時拓展汽車業務開辟新增長極;
格力則堅守傳統家電的技術性能和“專利高墻”策略。截至2024年,格力擁有超12萬項專利(含近7萬項發明專利),覆蓋壓縮機、能效控制等核心領域。但在年輕用戶認可度、線上營銷渠道拓展上,卻面臨著嚴峻的壓力。
如今,小米的生態鏈正在形成對格力家電帝國的多維絞殺。
一方面,小米通過“價格屠夫”策略壓低空調價格;另一方面,通過智能化提升用戶體驗,將空調從功能型家電升級為智能生活服務終端。
而董明珠的個人IP戰略也遠遠達到曾經設想的預期。
一來,從格力手機開機畫面植入個人寫真,到親自代言美容儀,再到董明珠健康家戰略的推行,其個人IP凌駕于企業品牌之上的問題多次被輿論熱議;
二來,當董明珠在直播間推銷玫瑰空調時,年輕人更傾向選擇小米的全屋智能套裝,品牌年輕化轉型步履維艱,即使拉來孟雨童“世紀大和解”,也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在這次雷軍和盧偉冰聯手暗示小米將在家電領域取代格力進前三后,想必董明珠正在謀劃著更猛烈的炮轟。這場明爭暗斗中,雷軍和董明珠的梁子越結越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