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啾啾媽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三個媽媽六個娃”
ID:pkumum
這個月,所有家長的話題都沒離開過兩件事,一個是剛過去不久的高考,一個是即將要到來的期末考試。
家有兩個小學生,我最近也是花了不少時間去研究,尤其是我非常看重的語文和英語,前幾天和大家聊了聊高考語文的變化和趨勢,今天就來說說高考英語。
下周一我也會和大家聊聊期末英語復習的重點,以及啾啾在上的新東方比鄰外教課,媽媽們可以蹲一蹲,下周二6月24日中午12:00,我還把新東方比鄰喬蕾喬爸拉到直播間,親自給大家講干貨,并且放出比鄰外教課暑期的限量名額。
以前高考英語,難就是難,不難就是不難,但今年特別有意思,我看了很多考后孩子的采訪,簡直是兩極分化。
有的說太難了,聽力聽不懂,閱讀生詞太多題答不完,還有的說比起語文數學,英語今年很簡單。
出現這個現象我也覺得很好奇,后來和幾個老師朋友聊天,大概就知道怎么回事兒了。
想知道為什么出現難度評價不一,得先看看今年高考的英語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以前孩子學英語,都當成一個學科去學,但現在高考的趨勢明顯能看出英語越來越回歸到它的本質,作為一個工具。
那什么樣的孩子會覺得題目簡單,很明顯就是走原版娃路線的孩子。
跟著母語國家路線學英語的孩子,目的就是現實中能不能用英語處理問題,而不是說課本里的課文學得多扎實。
就拿今年高考的聽力來說, 有人覺得簡單到不可思議,有人覺得聽不懂。
覺得難的孩子,一是說聽力語速快,I卷平均160詞/分鐘,II卷更快,達到165-170詞/分鐘,在近幾年高考里算是中等偏上的速度了。
而且還感覺有連讀、吞音,背景音嘈雜的問題。
覺得簡單的孩子,覺得語速和發音太對胃口了,經常聽原版教材的孩子再聽高考題就覺得是慢速版。
話題也是日常訓練里常聽的接地氣的,比如討論問題指引,行李丟失,討論畢業計劃,餐廳偶遇熟人,都是真實場景。
從這兒就能看出,英語考試的成績和學英語的方法目標關系太大了。
以前我們學英語練聽力,恨不得一點雜音都沒有,而且還必須得發音特別標準才行,但這種完美發音根本不可能在現實生活里存在,學得英語到了現實就廢了。
2020年的高考新課標以及2022年的中考新課標里,提到英語考試要盡量還原到真實的英語情景。真實的英語情景一定不是我們每天訓練聽力聽到的真空式播音員一樣的發音。
真實的就是要在田間地 頭,聽得懂混雜雷電雨聲的各種語音,有口音是很正常的,所以平時就要多訓練,接受各種真實的語言情景。
現在走原版路線的孩子,聽說本來就是學習的重點,語速、發音都是日常訓練里必須要做的,通過真實場景解決現實問題的話題也是高頻練習的,所以對于考KP的孩子就覺得很簡單。
所以,如果平時只盯著校內課本,課外閱讀少,聽說不練習,23分鐘的聽力一半時間在走神,考試隨便換一個陌生場景,直接就懵了。
包括這次考試的閱讀,原來的閱讀改錯變成了閱讀續寫,分數有25分,要求孩子有扎實的功底,還要有邏輯思維,如果日常積累少,文章都不能理解透徹,更別提續寫了,所以有人覺得簡單有人覺得太難了。
我自己在培養兩個女兒的過程里,切身體會到原版路線真的太正確了,包括啾啾這幾年考KET、PET以考促學,就是在不停變化的考試里先行一步。
怎么走原版娃路線,學什么教材,重點在哪里,下周二的直播間我還會和大家重點分享,感興趣的媽媽可以提前預約好直播。
2025年高考英語
最大的變化和趨勢就這4點
今年是新課標和教材改版后的第一次英語高考, 英語回歸工具,從今年的出題方向也能很明顯的看出。
如果認真研究的話,就能發現國家讓孩子學英語,就是為了交流、應用,能看懂國際文獻了解國際發展,還能向國際輸出中國文化,讓中國走向世界。
之前還有媽媽猜測未來高考會不會取消英語,相信大家也有了答案,就是絕對不會,并且英語考試會越來越難。
今年高考英語試卷,完全緊跟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整個都是在圍繞科學素養、場景應用、中國成就和中華文化來出題的。
這次高考英語的變化主要有4個大難點,下面給大家做個簡單的分享。
1、試卷生詞非常多
今年高考英語,一部分孩子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發現明顯有很多不認識的單詞,導致題目答不完。
圖片來源于網絡
之前就有專家說過,高考試卷一定有5%的生詞,而且不光考孩子認不認識,還要考在不同語境中單詞的不同含義。
2、話題廣度和深度提升
今年高考英語的話題,更多元化、更聚焦全球視野,讓孩子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去思考。
全國I卷,放了交通碳排放柱狀圖讓孩子分析,這樣的題以前只會在考雅思的時候才會出現。
閱讀理解講了微塑料污染全球性的話題,并且還說了中國科學家在這方面的成就;
語法填空題講了中國圍棋藝術;
全國II卷講了食物邊角料和糧食危機;
整個出題角度完全符合前面說的孩子要了解國際發展的同時,要讓世界看到中國。
3、作文更靈活,強調實用性
近幾年高考的英語作文,都不是背范文就能應付了的,考察的更多是英語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
比如北京卷,讓孩子站在外國好友的角度,幫外國好友寫他去參加聯合國倡議征集活動,不是讓孩子自己提出倡議,而是站在別人的角度,說白了,如果孩子平時不看新聞,都不知道從哪里下手。
4、對思維和品質的考驗提高
不管是今年的閱讀理解還是寫作,從題目中能看到英語不光考孩子的語言能力,還非常注重考察孩子的思維品質,思維的敏捷性、獨創性和批判性。
今年有一道閱讀續寫,講的是兩個兄弟因為吃飯帶狗吵架,讓你續寫故事,聽起來不難,但如果在眾多考生答案里,你能從很別致,有特色的角度去續寫,才能讓閱卷人眼前一亮。
所以孩子在答題前一定是先思考,這和語文的作文要求也越來越趨近。
總結下來,不管是生詞多,閱讀主題有深度還廣,還是作文難,誤導選項多的變化,但如果真的仔細讀過新課標文件的媽媽,其實都能在新課標要求里找到這些趨勢。
面對不停變化的考察要求
未來的英語怎么學?
高考試題就是未來的風向標,通過這次高考,其實就可以總結出國家釋放出信號的背后,孩子未來英語學習的幾個方向和重點。
1、回歸到工具層面,重視聽說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目的就是溝通交流,雖然現在考試還是以筆試為主,但聽力和口語是毋庸置疑的考察重點。
孩子要有用英語在真實場景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答對題目不是目標,能聽能說才是學語言的意義。
這也是為什么啾啾和呦呦在啟蒙階段,我就嘗試過很多口語課,外教課,包括現在考KET\PET,聽說也是姐妹倆重點加強的能力,每周兩節比鄰外教課從沒間斷。
啾啾上個月PET的成績出來之后,口語果然不出意外的依然拿到了卓越。
2、重視單詞,搞定校內要求完全不夠
不管什么時候學語言,單詞一定是根基,現在的問題是校內要求的單詞量和考試的單詞量完全不匹配。
小學新課標要求詞匯量達到800個;初中要求詞匯量在1600個;高考英語詞匯量要求3500個。
但實際上,不管是考劍橋英語這樣的國際測評,還是中高考,想要達到優秀,小學詞匯量至少在1500+;初中詞匯在2500+,高中詞匯普遍在5000+。
所以單純完成課內的要求完全不夠,一定要讓孩子在平常多做詞匯積累和實際運用,在大量的閱讀和各種真實場景中熟練運用。
認識單詞的同時要在不同場景下理解單詞的不同含義。
3、大量閱讀,廣泛涉獵
英語閱讀不用多說,所有媽媽都知道重要。
現在高考對孩子的要求,就是要打開全球視野,注重科技科普,涉及面要廣,圍繞一個主題要從多個角度去選擇材料。
多關注國際國家大事,新聞報道實時報道文化科研成果,世界正在關心的實事和議題。
所以從低年級培養閱讀習慣開始,孩子要閱讀的書目一定不能局限于一種,孩子愛看故事就只看故事,愛看科普就只看科普,閱讀的內容一定要虛實結合,并且要讀“新鮮”的內容。
4、培養語言思維
前面說過,現在英語不光得有語言能力,還要有思維能力,平時孩子在學英語的時候,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多引導。
我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多提問,在閱讀學習的時候,多問幾個問題,多出出題,而且要盡量給出開放式問題,讓孩子通過日常交流來提升思維。
包括邏輯能力,創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和學中文一樣,孩子有好口才就離不開思維力,英語也一樣。
其實不光是高考,現在基本上英語的考試都在往共同的方向發展,所以這些學英語的重點,是從英語啟蒙就要重視的。
不管是參加中高考,還是去考kp,考雅思托福,未來走英語專業還是出國留學,這幾點做到位了,一定不會出錯。
今天和大家的分享就到這兒,最后再和大家強調一下,6月24日(下周二)中午12:00,我邀請到了新東方比鄰的CEO來直播間,主要兩件事:
1、分享干貨,期末英語怎么復習,從高考趨勢看未來孩子學英語的方向等等話題,有任何想了解的媽媽都可以來直播間聽;
2、比鄰外教課名額限時開放,馬上暑假了,也是訓練聽說口語最好的時機,直播間會給大家帶來比鄰課的少量名額,1v1和1v2兩種選擇,大家一定一定不能錯過。
所有媽媽今天一定要記得提前預約直播間!直播間還有非常多驚喜等大家解鎖。
開播就能收到提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