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來萬就能在青島買個“智慧農貿市場”攤位,10年返租回本!天底下真有這樣的好事?如果真能穩賺不賠,開發商干嘛不自己留著發財?這不就是樓市版的“重金求子”嗎?這個所謂的“智慧農貿市場”,到底是投資新風口,還是智商稅?
▲李滄龍湖春江天境
1、
智慧農貿市場長啥樣?
“十幾萬就能當智慧農貿市場的房東!十年返租包你回本!”最近不少青島市民接到了這樣的推銷電話,電話那頭描繪的“第四代智慧農貿市場”,位于李滄區龍湖春江天境小區的地下一層。走近一看,這個號稱年底開業的農貿市場,入口狹窄,門頭上掛的牌子是——青山路景隆市集。
所謂智慧農貿市場,是指食品溯源、線上商城等大數據管理,聽起來高大上。可現實呢?一個小區地下的農貿市場,真能靠這些高科技名詞翻身?
▲青山路智慧農貿市場的宣傳
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家運營公司,包下了一批不好賣的商鋪,然后進行改造,宣傳后期要統一招商統一運營。感覺更像是找了個新由頭,把賣不掉的商業地產庫存甩出去。
據景隆的銷售人員介紹,青山路智慧農貿市場,一個攤位總價十幾萬,攤位面積4~6㎡左右,單價約3.1萬余元左右,折合下來單價一點也不低。
2、
這樣一個攤位,能賺多少?
智慧農貿市場,究竟是是真香還是智商稅?要判斷這商鋪值不值得買,先得算筆賬,看看它能不能養活自己。以租一個6.33㎡的攤位為例,租金每個月1160元;每天物業費10塊,電費10塊,一個月下來就是600元,加起來總成本1760元,平均一天差不多60塊。這60塊貌似不多,可問題來了,青山路這農貿市場的客流量到底有多少?沒人知道!
▲青山路智慧農貿市場,號稱輻射30萬人口
龍湖春江天境小區地下的農貿市場,缺乏步行街式人流,能有多少人專門跑來買菜?附近居民可能會來,但指望它變成青島版的“網紅菜市場”,吸引外邊的人蜂擁而至?
再說這個智慧農貿市場,有智能支付、溯源系統啥的,可這些東西真能吸引顧客嗎?去菜市場買菜,不就圖個新鮮便宜?誰會因為“智慧”,就多跑幾公里來這兒買菜?
據統計,2023年全國農貿市場平均租金回報率僅3.2%。青山路智慧農貿市場,運營方景隆若承諾年回報7%,這收益率顯然遠超農貿市場正常的平均水平,一旦租金高于市場價,鋪面就難以招商,將來大概率空置。
3、
10年返租真的靠譜嗎?
青山路智慧農貿市場,最吸引人的,還是那個“10年返租回本”的承諾:按7%的年回報率,每季度返租金,10年后本金就回來了,穩賺不賠!但這事兒咋越琢磨越不對勁呢?10年是個啥概念?青島樓市這10年能變成啥樣,誰說得準?誰敢打包票?
▲青山路智慧農貿市場銷控圖
返租這種模式,在房地產圈里并不新鮮。聽上去投資者穩賺不賠,實際上埋著不少雷:返租協議不是和開發商龍湖簽的,而是跟一個叫“景隆”的運營方簽的。龍湖把商鋪賣給業主后,轉交給“景隆”運營,可這“景隆”是啥來頭?萬一經營不善或者……業主去找龍湖說理,說得著嗎?說到底,這種返租模式看著像天上掉餡餅,其實是陷阱。如果真能穩賺,開發商為啥不自己留著,非要賣給你?
▲青山路智慧農貿市場,內部實景
這個智慧農貿市場聽著高大上,其實就是老掉牙的商業地產營銷套路翻版:商業前景不明,返租承諾更是畫餅,就連消防驗收能不能過關,都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十來萬不算多,但掏錢之前,不妨先動動腦子!扔進這種地方,搞不好就打了水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