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云南姑娘地栽多肉的照片,半米寬的廣寒宮看得人直咂舌。
平時養(yǎng)多肉,拇指盆一控就是三五年,水不敢多澆,根盤成小毛球。
人家偏不——直接往地里一扔,腐葉土摻煤渣,羊糞一拌,三年躥成“磨盤門神”。廣寒宮葉子撐開半米寬,落霞竄到30厘米高,粉紫葉片裹著金邊,比花展還野趣。拇指盆也有好——省土省地,陽臺塞百盆,狀態(tài)紅得能掛一年。
可地栽的勁兒不一樣,根系往深處鉆,像小孩穿大鞋,腳趾舒展著長個。云南那地界兒,白天曬得狠,夜里涼得快,溫差一拉十來度,多肉白天攢養(yǎng)分,晚上慢慢耗。
拇指盆里的肉,根蜷著憋屈,三年還是“拇指姑娘”,看著精致,總少點野勁兒。
土壤是關鍵,地栽土捏一把能散開,澆水十分鐘滲干凈,根不悶不爛,自然撒歡兒。拇指盆土少,水一澆就干,省心是省心,可養(yǎng)分跟不上,想爆側芽難如登天。
品種也挑人,廣寒宮、落霞天生“巨人胚子”,地栽等于松了韁繩,越長越精神。陽臺黨別急,沒院子也能玩——華北煤渣多墊底,江南腐葉土防潮,小盆也能養(yǎng)出狀態(tài)。地栽的美在野,清晨露珠掛葉尖,像撒了層糖霜;傍晚斜陽一照,整片地泛金光。
盆栽的美在巧,百盆擠在窗臺,紅的粉的排開,像打翻的調色盤。有人說地栽太糙,沒造型;有人嫌盆栽太悶,沒生氣。其實多肉本是山溝里的野孩子,憋在小盆里不如撒開長,生命力比精致更動人。
家里有院子的,騰半米地,墊碎石鋪腐殖土,挑棵大品種往里一杵,別老修根剪葉。
陽臺黨接著用拇指盆,省地省事兒,紅得透亮的小肉球,擺一排也喜慶。
未來幾天云南晝夜溫差還大,地栽多肉怕是要接著“瘋長”,指不定又冒出啥“新門神”。養(yǎng)肉這事,沒絕對好壞,有院子圖個野趣,沒院子圖個精致,自己看了歡喜最重要。
想試地栽的新手,先刨塊小地,別學人家直接扔,土配好了再下苗,省得爛根心疼。至于我,今年說啥也得在院兒里刨塊地——誰能拒絕一棵會“長個兒”的“地面巨獸”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