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現在也是騎虎難下了。
6月21日凌晨,美國密蘇里州懷特曼空軍基地的6架B-2“幽靈”隱形轟炸機突然升空,在完成空中加油后直奔西太平洋關島基地。幾乎同一時間,也門胡塞武裝軍事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通過官方電視臺向美國發出直白警告:“若美軍參與攻擊伊朗,我們將摧毀紅海和阿拉伯海的所有美國軍艦!”
沒想到剛有小動作就被強敵察覺了,老美此時的內心估計是這樣的:我本來就只是想極限施壓一下,沒想到你真打算下手啊!
那美國真不敢用B-2轟炸機去炸伊朗嗎?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老美這回真不敢親自下場,頂多是聲援一下以色列。
原因也很簡單,這種軍事冒險的代價已經遠超美國的承受能力了,甚至可能成為壓垮其全球戰略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者說,美國距離崩潰就差一場局部戰爭了。
美國會害怕伊朗和胡塞武裝?這不是吹牛嗎?
這種事談不上害不害怕,只有劃不劃算,下場打伊朗和胡塞,即便是打贏了那也是撿了芝麻丟西瓜,更何況現在的美國根本就打不贏。
為什么?
一方面,在經濟上,美國最脆弱的軟肋恰恰是它最引以為傲的資本體系。
當前美國通脹壓力仍未完全緩解,而伊朗一旦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條承擔全球20%石油運輸的咽喉要道,油價將飆升至每桶200美元以上。這種沖擊將直接引爆美國民生危機和金融市場恐慌,甚至逆轉特朗普競選時“壓低通脹”的核心承諾。美聯儲將被迫放棄降息計劃,剛恢復穩定的美股債市將再度崩盤,這是華爾街和美國選民絕不容忍的代價。特朗普私下反復提及伊拉克戰爭的教訓——2萬億美元投入換來的是金融危機而非戰略收益,這種陰影讓白宮對全面戰爭望而卻步。
美國雖然壞,但是不蠢,一打就得被偷家,中東戰場進來容易,出去可就難咯。
另一方面軍事上,伊朗的防御與反制能力遠超美國早期評估。
伊朗的地下核設施如福爾道深藏90米巖層,美軍引以為傲的GBU-57鉆地彈理論穿透深度僅65米,且從未驗證過“雙彈連環穿透”戰術的可行性。即便打擊成功,伊朗早已轉移核材料,實際破壞有限。更危險的是,伊朗擁有上千枚彈道導彈和俄制S-300防空系統,其代理人胡塞武裝已控制紅海航道,威脅封鎖全球12%貿易通道。美軍一旦參戰,恐怕很快就會陷入“山地游擊戰+航道襲擾戰”的多線消耗泥潭,而伊朗高超音速導彈如“法塔赫-2”甚至能突破美軍現有反導系統——這種非對稱打擊正是五角大樓最忌憚的“不可控報復風險”。
GBU-57 Bunker Buster 的工作原理
所以現在的事實是——美軍此次行動延續了極限施壓策略。
2025年4月,美軍曾向印度洋迪戈加西亞基地部署6架B-2,該基地距伊朗僅3900公里。但本次卻選擇更遠的關島(距伊朗7800公里),暴露出美軍的矛盾心態:既要用“全球打擊能力”震懾伊朗,又忌憚伊朗導彈的反擊。
做戲做全套,這樣一來,美國的面子里子都暫時有了,為什么還要苦哈哈地去打仗呢?
伊朗公布的地下導彈
最后總結:
美國當前所有行動——從B-2轟炸機部署到航母調動——本質是“離岸平衡”策略的延續:用極限施壓迫使伊朗屈服,但絕不越雷池半步。
特朗普反復強調的“兩周決策期”,這恐怕就是美國的戰略底牌:威懾是為談判加碼,而非戰爭倒計時。一旦伊朗封鎖海峽或美軍基地遇襲,美國或被迫局部反擊,但全面下場?那將是美國親手為霸權敲響的喪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