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巴基斯坦等國紛紛表態,要支持伊朗,以色列將迎來“大麻煩”,關鍵時刻,特朗普說不許殺哈梅內伊?
從13日的空襲開始,伊以沖突仿佛在“疊盒子”,你來我往,日趨猛烈。
伊朗除了核設施被打擊,相關領域科學家遇襲身亡,就連革命衛隊總司令薩拉米少將都未能幸免于難,再加上美國“拉偏架”,處境之艱難可以料想。
說他們“拉偏架”,是因為以方襲擊時機“有講究”,恰好是在美伊第六輪談判前,外界難免懷疑以色列是做了美國的“刀子”:
就是為了迫使伊方在談判中妥協。
事后美國做法也驗證了這點,特朗普反而以此來恫嚇伊朗,“不盡快談完,更大的麻煩還在后面”。
美以如此“仗勢欺人”,外界自然是一片不平之聲—
首先是伊拉克,其總理在日前和佩澤希奇揚電話交流,期間著重強調了對伊朗安全穩定的重視,并表示他們將通過多方面努力來制止以方的“暴行”。
蘇達尼稱,凡是“必要的幫助”他們都愿意給予,只要能攔下以色列的腳步。
這點其實“不令人意外”,畢竟當初伊朗回擊以色列都是從伊拉克“借道”的,關系多鐵可見一斑。
且伊拉克過去在伊朗的“資助名單”里,此時正是“回報”時。
同樣堅定站在伊朗身后的,還有巴基斯坦。
兩國過去是有矛盾的,甚至可以說是“死對頭”,畢竟伊朗信奉什葉派,另一邊則是遜尼派信徒居多,因為“信仰差異”沒少產生矛盾。
然而“鬧得急,好的也快”,畢竟都是伊斯蘭教國家,還有猶太教這么個“外敵”在。
再加上電力和反恐需求,巴基斯坦不能坐視伊朗被以色列“拿捏”。
沒有伊朗輸送的電力,到了晚上整個俾路支省只有3成區域能亮起來,沒有伊朗幫忙協助清剿,邊境襲擊事件數量也不會少了一大半。
伊朗總統在抵達薩達巴德宮時接待了總理夏巴茲·謝里夫
伊朗有難,巴鐵一“合計”,這忙得幫!
蘇達尼講話的當天,巴基斯坦參議院方面就給出了類似的呼聲,即竭盡全力“援伊抗以”。
防長阿西夫在聲明中做出了細化,即他們可以提供軍事和技術支持,空軍方面也表示假設伊朗大規模遇襲,他們可以出動力量對其領空進行“保護”。
畢竟伊朗空防實力可能還停留在20世紀90年代的水平,想要借此對抗以空軍不太現實,以色列13號的急襲就是例子,出動200多架次戰機打得伊朗損失慘重。
伊拉克和巴基斯坦的“援手”,能夠給伊朗提供“平等對話”的底氣,不過卻不足以給以方帶來“大麻煩”。
真正讓以色列感到頭疼的,其實是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共同意志,或者說“大團結”。
13日的空襲過后,忙著打電話的可不只是特朗普、蘇達尼以及佩澤希奇揚,還有法國、卡塔爾以及沙特等國的領導人,其中沙特王儲的一番話令人“震動”—
整個“伊斯蘭世界”都會堅定地站在伊朗身后,成為支持它的后備力量。
這不僅體現在外交場合的施壓上,更體現在一些實質的幫助中,就向伊巴提供武器和技術支援。
法國等國家雖然沒有明確站隊,但是馬克龍也說了不會因為美以的行動影響和伊朗的關系,也就是說他們不會“跟著美以走”。
雖然蒙受了不小損失,伊朗卻沒有就此認輸,其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遇襲當天就表態會采取武力報復,直到將敵方政權徹底瓦解。
率先給出動作的是伊朗陸軍方面,他們朝以色列發射了上百架無人機,讓以軍疲于攔截,緊接著又出動了導彈襲擊,據悉至少造成了200多人傷亡。
事情到這里依舊沒結束,隨著第六輪美伊談判被取消,伊朗對以色列的報復愈發“無保留”—
15日,內塔尼亞胡驚魂未定的表示,伊朗人朝著他的臥室玻璃“丟導彈”,試圖對他進行暗殺,幸而導彈沒有命中……
在親眼見識到哈梅內伊的“決心”后,外界不禁猜測以色列是否會對其進行“斬首”,同一天美聯社的報道更是把這份猜測推向了高潮—
美聯社引援知情人士證實,以方的確有過“斬首”哈梅內伊的打算,不過這件事傳到特朗普那邊,被他拒絕了。
理由不明,可能是因為害怕引起“核戰爭”。
也有美國政府官員向路透社披露,是因本輪伊以沖突中,還沒有美國人被卷入其中并造成死傷。
美方不想推行斬首計劃被卷入其中,也不想追殺其領導層,擴大矛盾范圍。
對此反倒是以色列做出“澄清”,內塔尼亞胡的一位發言人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這條消息是假的。
可既然是假的,內塔尼亞胡本人又為何“避而不談”?
他在接受采訪時說,當下有太多的虛假報道,對此不想評價,
說完內塔尼亞胡又將話題扯到了另一邊,大談伊朗對美國敵意大,甚至背地里計劃殺掉特朗普等等。
只不過,相信內塔尼亞胡的人并不多,他本人的表態像是心虛,發言人的講話更似是“找補”,自然也就激不起多少波瀾。
不管特朗普是否阻止以色列襲殺哈梅內伊,其立場都值得憂慮—
一邊高呼和平,一邊偷偷往以色列運輸近300枚獄火導彈,這件事美方就“沒法狡辯”,更別說他們還給以色列提供其他武器、幫以方攔截伊朗的導彈了。
這種“搖擺”,更多源自美方內部的“決策分歧”。
共和黨“大佬”、聯邦參議員林賽主張快刀斬亂麻,盡快摧毀核設施,以色列“斬首”也不必攔,
強硬保守派聯邦眾議員瑪喬麗等人則認為不應該卷入國外的沖突,雙方最終誰占主導都有可能。
特朗普在13日剛說“可能參與”,當天就有白宮官員站出來否認了這一說法,也同時驗證了這一點。
不管以色列怎么想,美方“攔沒攔”,伊朗都要做好準備嚴陣以待。
參考資料:
《以色列敦促美國加入戰爭以摧毀伊朗核計劃,美方官員證實并回應:目前還不考慮》 觀察者網
《英媒:美國悄悄向以色列運送獄火導彈》 參考消息
《美媒:特朗普否決以色列刺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計劃》 環球網
《內塔尼亞胡:伊朗想殺我,向我臥室發射導彈,但沒打中,美媒主持人:哇哦》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