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報導:近年來,云南綠色能源版圖持續拓展,在裝機規模、項目建設、技術創新及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顯著突破,為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和實現 “雙碳” 目標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能源裝機規模與發電能力跨越式提升
截至 2024 年底,云南電力總裝機容量突破 1.5 億千瓦,其中清潔能源占比超 90%,綠色能源發電占比超 85%。
全年新增新能源裝機 1611.874 萬千瓦,新能源總裝機突破 5000 萬千瓦,占統調發電裝機的 36%,光伏、風電裝機均超過火電,成為全省第二、第三大電源。
2024 年全省發電量達 4646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 12%,新能源發電量 702.2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 77%,單日最大發電量達 3.8 億千瓦時。
“西電東送” 電量增長 15%,累計送電量超 1.7 萬億千瓦時,為東部地區減排二氧化碳超 5.7 億噸。
重大能源項目加速落地
風光基地建設:金沙江下游清潔能源基地首批風光項目全容量并網,年均發電量 36 億千瓦時,可替代標準煤 112 萬噸。
2025 年第一批新能源項目開發方案確定 175 個項目,裝機 1448.9 萬千瓦,其中光伏 1203.4 萬千瓦、風電 245.5 萬千瓦,重點推進 “水風光一體化” 開發。
儲能與抽水蓄能:楚雄永仁 30 萬千瓦 / 60 萬千瓦時獨立共享儲能項目投入運行,成為云南規模最大的 “源網荷儲” 一體化項目。
富民、祿豐抽水蓄能電站全面開工,首批 19 個共享儲能示范項目穩步推進,預計 2025 年儲能投產并網 200 萬千瓦。
農光互補示范:鎮康蒿子壩 200 兆瓦農光互補項目首批并網,年發電量 3.26 億千瓦時,可節約標準煤 10.18 萬噸,實現 “板上發電、板下種植” 的生態經濟效益。
政策創新與產業融合深化
電力體制改革:率先開展存量水電綠證無償劃轉,9 萬余家用戶受益;電力現貨市場整月連續結算試運行,獨立儲能入市實現突破。
2024 年綠電交易電量突破 16 億千瓦時,是 2023 年的 120 倍,覆蓋工業、建筑等多領域。
綠電 + 先進制造業:綠色鋁、硅光伏、新能源電池產業用電量分別增長 17.2%、28.3%、78.9%,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2.9%、12%、18%,形成 “綠電 +” 核心競爭力。
云鋁股份綠電占比超 80%,產品碳排放僅為煤電鋁的 20%,成為全球綠色鋁標桿企業。
零碳園區建設:首批 5 個零碳園區在綠色能源多能互補、碳排放管理等方面成效初顯,推動產業低碳轉型。
氫能與儲能技術突破
氫能產業鏈布局:麗江建成全省首座加氫站,云內動力兩款氫燃料電池產品下線,貴研鉑業催化劑技術全國領先。
曲靖啟動全國首個 “制儲輸加用” 全產業鏈氫能示范項目,計劃 2025 年氫能全產業鏈收入達 50 億元。
儲能技術應用:2024 年新型儲能示范項目達 310 萬千瓦 / 710 萬千瓦時,涵蓋鋰離子電池、共享儲能等多種形式。
臨滄、文山等地儲能項目加速建設,推動新能源消納能力提升。
國際能源合作深化
跨境電網互聯:中老 500 千伏聯網工程、中緬 230 千伏聯網工程推進,累計跨境電力貿易超 700 億千瓦時。
云南能投集團在老撾、緬甸建成多個水電及輸變電項目,如老撾班哈 - 班納 - 阿速坡 500 千伏項目,年輸送電量超 32 億度。
南博會合作成果:第 8 屆南博會期間,云南與老撾簽訂電力合作意向書,推動瀾湄區域電力互濟,助力周邊國家綠色發展。
智慧能源與綠色消費升級
數字技術賦能:南方電網云南公司建成怒江獨龍江智能微網、昆明 “光儲充” 一體化智能微網,提升供電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綠電消費普及:南博會、工廠屋頂光伏、新能源汽車充電等場景推動綠電消費意識提升,企業通過綠電綠證降低產品碳足跡,增強國際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